第8章 压力控制回路.讲述
2018/2/7
12
8.3 液压减压回路
• 8.3.3 用一个减压阀实现单向减压 • 在液压系统中,经常要求执行元件 正反行程的工作压力不同,此时要 用减压阀与单向阀的并联实现单向 减压。
2018/2/7
13
8.3 液压减压回路
• 8.3.4 用两个减压阀实现双向减压 • 在液压系统中,当执行元件的正 反行程的工作压力不同,同时其 压力又都低于其系统压力时,应 采用减压阀和单向减压阀的配合, 实现双向减压。
2018/2/7
14
8.3 液压减压回路
• 8.3.5 用先导式比例减压 阀实现无极减压 •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动力 源通过溢流阀可以提供稳 定的系统压力 ,但为了在 分支回路中得到随其系统 工作状态不同的压力值, 一般都采用对先导式比例 减压阀的输入信号控制, 来实现其在分支回路中输 出不同的工作压力值。
2018/2/7
15
8.4 气动减压回路
• 8.4.1 多级减压控制 • 在气动系统中,当需要执行元件有多个工作压力时,可采 用多个直动减压阀分时接入先导式减压阀的压力控制端, 即可实现对先导式减压阀分时输出不同压力的控制。
2018/2/7
16
8.4 气动减压回路
• 8.4.2 用减压阀实现高低压输出控制 • 在气动系统中,多压力分时输出回路,可采用多个减压阀 的并联输出形式实现。
2018/2/7
26
8.8 液压保压回路
• 在液压与气动系统中,经常要求相关执行机构在一定的行 程位置上保持一定的压力并处于停止运动或缓慢运行状态, 而保持的压力要求具有稳定性并采用保压回路实现。 • 8.8.1 用蓄能器实现保压
2018/2/7
27
8.8 液压保压回路
• 8.8.2 用辅助泵实现保压 • 液压系统保压方式除了采用蓄能器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增 加高压小排量的辅助泵(长期运转泵)来实现在主泵卸荷 时的保压,从而达到系统压力稳定的目的。
第8章 压力控制回路
2018/2/系统或系统某一部分的压力 进行控制的回路。包括调压、卸荷、保压、减压、增压、 平衡等多种回路。 • 压力控制回路是由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等液压与气动 基础控制元件构成的,其阀的共同点是利用作用在阀芯上 的流体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实现压力平衡与调整, 从而达到压力稳定。 • 本章主要通过对调压回路、减压回路、增压回路、液压卸 荷回路、液压保压回路、液压平衡回路、缓冲回路等模块 的实际应用,达到在性能、原理、选型、安装、调试等方 面对压力基础控制元件和压力基本控制回路的掌握。
2018/2/7
20
8.6 气动增压回路
• 8.9.2用串联气缸增加压力输出控制 • 当气缸的直径较小或系统的压力较低,但还需要气缸有较 大输出力时,此时可采用气缸串联的形式来增加气缸活塞 杆的输出力,以满足大输出力的要求。如图所示为用串联 气缸实现增加压力的输出控制回路。
2018/2/7
21
8.6 气动增压回路
2018/2/7
7
8.2 气动调压回路
• 8.2.2 双压控制回路 • 对于小型的低压气动系统,可以在中心气源的基础上,直 接通过减压阀实现供气。 • 气源压力控制回路的后面,并联了一路减压阀的压力输出, 用两个不同压力的减压阀输出,可得到两路不同的输出压 力。在流量满足的条件下,利用减压阀可以并联输出多路 压力。
2018/2/7
41
8.13 气动压力回路的特点
• 8.13.2 二次压力控制回路是系统工作压力回路
2018/2/7
42
8.13 气动压力回路的特点
• 8.13.3 用减压阀实现多种压力的输出回路 • 如图所示为用减压阀实现多种压力的输出回路。它是由减 压阀来实现对不同系统输出不同压力p1、p2的控制。为 保证气动系统使用的气体压力为一稳定值,多用空气过滤 器、减压阀、油雾器(气动三大件)组成的二次压力控制 回路,但要注意,供给逻辑元件的压缩空气不能加入润滑 油。
• 8.8.4 综合保压
2018/2/7
30
8.9 液压平衡回路
• 8.9.1 用顺序阀实现垂直安装液压缸的平衡控制 • 在回路中通过串联具有压力开关作用的顺序阀,实现活塞 下行时的背压,从而防止活塞与端盖的硬性撞击,即用增 加背压方式实现了与重物产生的冲击力的平衡。
2018/2/7
31
8.9 液压平衡回路
2018/2/7
23
8.7 液压卸荷回路
• 8.7.1用换向阀实现液压泵卸荷 • 2、二通阀的卸荷回路 • 采用此方法时卸荷回路必须使二位二通换向阀的流量与泵 的额定输出流量相匹配。这种方法的卸荷效果好,易于实 现自动控制,一般适用于液压泵的流量小于6.3L/min的场 合。
2018/2/7
24
8.7 液压卸荷回路
2018/2/7
10
8.3 液压减压回路
• 8.3.2 用减压阀实现多级减压 • 1、二级减压 • 多级减压回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分时接入不同设置参数的 溢流阀实现对先导式减压阀的压力控制,即用溢流阀的压 力控制先导式减压阀的压力,使系统有多个压力输出。
2018/2/7
11
8.3 液压减压回路
• 8.3.2 用减压阀实现多级减压 • 2、三级减压
• 8.9.2用液控单向阀实现垂直安装液压缸的平衡控制 • 在液压回路中,还可以用串接单向节流阀和液控单向阀的 方式实现背压平衡回路。如图所示为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平 衡回路,可以避免溜缸冲击问题的发生。
2018/2/7
32
8.9 液压平衡回路
• 8.9.3 用普通单向阀实现垂直安 装液压缸的平衡控制 • 在液压回路中,最简单的背压平 衡回路就是采用串接节流阀和普 通单向阀的方式实现。如图所示 为采用普通节流阀和单向阀的液 压平台平衡回路,可以避免平台 下沉的溜缸冲击问题发生。
2018/2/7 2
8.1 液压调压回路
• 按照液压系统的实际要求将系统相关各压力调节控制到各 个分支回路工作所需要的不同等级压力。 • 8.1.1 用溢流阀实现单级调压 • 单级调压回路是指用一个溢流阀元件实现最简单的一个等 级的压力控制回路。
2018/2/7
3
8.1 液压调压回路
• 8.1.2 用先导式溢流阀实现多级调压 • 在液压系统中,随着工作过程的时段不同,对液压缸的输 出力大小的要求会有所改变,因此也就要求系统的压力在 不同时刻改变两次或三次或更多次。
三级调压
二级调压
2018/2/7 4
8.1 液压调压回路
• 8.1.3 用两个溢流阀实现双向调压 • 当执行元件的正反行程需要不同的供油压力时,可以将设 置低压力值的溢流阀与设置高压力值的溢流阀并联,从而 使设置高压力值的溢流阀失去稳压能力。可以利用不同时 刻接入更低压力设置值的溢流阀,实现不同时刻的压力输 出。
2018/2/7
35
8.11 气动缓冲回路
• 要获得气缸行程末端的缓冲,除采用带缓冲的气缸外,特 别在行程长、速度快、惯性大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采用缓 冲回路来满足气缸运动速度的要求。 • 8.11.1利用行程阀实现气缸的末端缓冲回路
2018/2/7
36
8.11 气动缓冲回路
• 8.11.2用节流阀和顺序阀实现气缸的末端缓冲回路
2018/2/7
33
8.10 液压缓冲回路
• 8.10.1 用缓冲液压缸实现缓冲 • 在液压系统中,为了防止活塞与端盖的撞击,专门设计了缓 冲液压缸。如图 为采用缓冲液压缸的缓冲回路,采用缓冲 液压缸后不会出现活塞和端盖硬碰硬的撞击损害问题。
2018/2/7
34
8.10 液压缓冲回路
• 8.10.2 用溢流阀实现缓冲 • 在液压回路中,为了防止在 换向或中位停止过程中产生 过大的惯性压力,可在液压 缸进出口的两端并联单向阀 和溢流阀的超压释放回路。
2018/2/7
43
2018/2/7
17
8.8 液压增压回路
• 8.8.1 用单作用增压缸实现增压 • 在液压系统中,当液压缸需要有较大的输 出保持力时,如成型模压系统,此时液压 缸没有多少进给量,但需要有较大的压力 用以保证产品的定型时间,即需要的是小 流量高压力的液压源动力系统。 • 如图8所示为利用增压缸的单作用增压回路。
• 8.12.2 双出杆双作用液压缸的推力及速度计算
2018/2/7
40
8.13 气动压力回路的特点
• 8.13.1 一次压力控制回路是系统安全压力回路 • 如图所示为一次压力控制回路。此回路用于控制系统的压 力,使之不超过规定的压力值。常用外控溢流阀1或用电 接点压力表2来控制空气压缩机的转、停,使贮气罐内压 力保持在规定范围内。采用溢流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但气量浪费大;采用电接点压力表对电动机及控制系统要 求较高,常用于对小型空压机的控制。
2018/2/7
18
8.8 液压增压回路
• 8.8.2 双作用增压回路 • 由于单作用增压回路是间歇性的单程供油,适合无进给量 或进给量非常小的高保压系统。当为要求相对有进给量的 高压力连续输出系统提供动力时,应选用如图所示的双作 用增压回路。
2018/2/7
19
8.6 气动增压回路
• 8.9.1用冲击气缸实现压力冲 击的控制 • 在有些冲击力要求较大的场 合,如金属冲孔、铆接、锻 压、下料等方面,则应根据 冲击力瞬间释放的特点,选 择具有冲击释放效果的气缸 和相应的气动控制回路来实 现其冲击工作过程。如图所 示为用冲击气缸实现压力冲 击的控制回路。
• 8.7.2 用溢流阀实现液压泵卸荷 • 当采用先导式溢流阀进行调压控制时,如果其压力控制端 直接回流,相当压力控制端压力为0,则先导式溢流阀输 出0压力,相当于卸荷。
2018/2/7
25
8.7 液压卸荷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