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明海口工业园区管理体系和发展建议

昆明海口工业园区管理体系和发展建议

2012年第9期/自上世纪90年代掀起开发区建设热潮以来,全国各地政府相继建立各类开发区,经过20年的发展,开发区也由初创期逐步走向发展期,管理体系也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而逐步完善。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各类工业园区面临着治理结构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园区核心竞争力不强、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昆明海口工业园区管理体系的特点和经验昆明海口工业园区(以下简称海口工业园区)是云南省政府确定的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是40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之一。

园区规划面积32.34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磷化工、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是现代新昆明“一湖四片”中昆明西城重要的工业片区和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十二五”规划期间,海口工业园区将立足于现有基础和资源优势,整合、提档、升级建成区,形成新、老区功能互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磷化工、机械制造、光学仪器产业,培育磷化工产业集群,建成国家高浓度磷复肥产业基地和光学仪器产业基地,打造成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产业园区。

工业园区的管理体系通常涉及三个层面:一是经济管理层面,即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和服务的管理。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工业区规划和管理;土地供应和开发管理;路、水、电、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依托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资金、物质、能源、人才等生产资源的管理;招商引资、配套产业的管理等。

二是经济体制改革层面,即工业园区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改革。

主要体现在:对园区内企业的管理均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只提供服务不干涉经营;园区企业拥有投资自主权,承担融资风险责任;园区实行劳动者竞争就业和法定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加强财务、审计、监察、法律仲裁、质量认证等市场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有效机制;建立服务周到的行政服务中心等。

三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层面,即园区的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主要体现在:廉政建设的模式、方法和效果;减少对园区企业的行政干预;用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机制代替行政指令;诚信、和谐、互利、共赢、民主、服务、公正、廉洁的园区精神文明追求等。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海口工业园区凭借自身优势,在吸收、借鉴国内工业园区管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管理体系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明确的园区发展方向和清晰的定位海口工业园区依托“桥头堡”战略和现代新昆明跨越式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基础设施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为支撑,以发展磷化工、机械制造和光机电一体化三大产业为重点,培育磷化工产业集群,建成国家高浓度磷复肥产业基地和光学仪器产业基地,产业成为西山区“工业强区”战略的重要支撑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极。

2.合理超前的园区规划海口工业园区按照现代新昆明“一湖四片”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现代新西山“五区两带一港”空间布局,依托海口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以高海高速公路、安晋高速公路为横纵轴向,以自然山体为生态屏障,以自然水系为生态脉络,打造北部、东部、西部三大产业组团,建设磷化工、机电、光学、机械制造、新能源、有色金属深加工、新材料等产业片区,将园区打造成一个生态宜居的新型工业化新城。

3.完善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海口工业园区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现正在大力推进磷化工及配套产业、高浓度磷复肥及配套产业、氟硅酸钠生产及配套产业、磷石膏深加工开发利用、精密光学仪器仪表、机械加工制造、造纸、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新型建材和昆明海口工业园区管理体系分析和发展建议■昆明/陈建江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桥头堡”战略的深入推进实施,云南省各开发区的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部分开发区的建设发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本文以昆明海口工业园区为对象,分析其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以期为云南省工业园区管理体系创新提供启示。

关键词:昆明海口工业园区;管理体系;分析;建议经管研究JINGGUANYANJIU142现代制造等产业配套建设,为实现园区规划目标和快速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集约高效地利用园区资源海口工业园区按照“产业集群、集约利用土地、统筹城乡发展、产业生态化”的原则,以磷化工、机械制造和光机电一体化三大产业为重点,配套建设高新材料、环保、节能和资源再生、休闲、装备制造、工业房地产和商业房地产等产业,不断提升园区的土地资源、磷矿资源、水资源、产业资源、人力资源、技术信息资源的集约化程度和利用效率。

5.“政企”分离的经营管理模式海口工业园区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经营与管理相分离,设立昆明海口工业园区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各类设施建设、管理和经营;设立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的发展规划和行政监管。

采用“政企”分离的经营管理模式,可避免工业园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既是权利行使者又是权利监督者现象产生。

6.以精干高效为特点的政府机构设置海口工业园区作为昆明西山区政府下辖单位,在设立之初,西山区委、区政府就坚持了“精简、统一、高效”的政府机构设置原则和“管少、管精、管好”的职能设置原则,对海口工业园区与海口街道办事处实施“园处合一”,成立了海口工业园区管委会,并明确主要目标是保障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维护经济和社会公共秩序,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政府机构不直接参与经营,不包揽社会中介事务。

在这两个原则指导下,园区管委会仅设立了七个下属机构:企业管理处,负责园区建设和发展计划、信息及经贸、统计工作;建设管理处,负责园区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的设计和手续办理等工作;综合管理处,负责园区的安监、劳动、城监和土地征储等工作;项目管理处,与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合署办公,代表园区管委会统一对外办理国内外企业的相关手续,全权行使行政审批职能,为企业投资提供综合服务;招商分局,负责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的接洽、服务、协调、落地、信息管理、工作对接和投融资管理等;党政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园区党务、行政、纪检、群团、组织、人事、工资、文秘、档案等工作;财政分局,负责园区财税征管和服务等工作。

7.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海口工业园区将服务作为行政职能定位,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通过精简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和压缩行政收费、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实施社会服务承诺制等,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有距离服务为“零”距离服务、变低层次服务为高层次服务,做到项目建设到哪里,服务跟踪到哪里,为企业投资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8.突出以廉政为核心的政治文明建设海口工业园区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还不断地通过公开透明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强化所属人员的廉政、勤政意识。

通过实施反腐倡廉培训和教育、党风廉政监督检查、信息公开等制度措施,不断增强所属人员的廉政服务意识;通过实施工作人员合同聘用制度、社会招聘的人才引入制度、内部岗位竞聘上岗的岗位竞争制度、能上能下的任用制度等,在不断提高所属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和竞争意识的同时,还不断增强所属人员的勤政意识。

昆明海口工业园区管理体系发展建议1.进一步完善园区治理结构目前,海口工业园区已建立了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园区管委会和园区经营机构———园区投资有限公司,实行“政企”分开的经营管理模式。

但从园区管委会的组织设置和职能设置、园区投资有限公司的经营职能看,行政与经营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离,园区管委会仍在规划、招商、投融资等方面参与其中,园区投资有限公司未对园区进行独立的全面经营,因此需要经营与管理进一步分离。

海口工业园区当前的治理结构设计只针对政府和企业两方主体,未同时关注政府、企业和民众三方主体,并且在行政机构和职能设置上也主要针对政府和企业主体的需要,未完全兼顾民众的需要。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园区的治理结构,鼓励企业和民众参与园区的治理,发挥其在精神文明、民主监督等园区全面建设上的主体作用,为园区创新性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扫清体制障碍。

2.大力推进市场中介组织建设随着市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园区企业对园区的行政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求也进一步扩大。

园区如何有效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满足服务需求、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是未来园区全面建设必然面临的问题。

因此,应大力推进此类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

(1)不断提高财税服务能力。

财务和税务工作是园区政府、企业和民众的日常性工作,由于其专业性相对较强、业务知识技能普及的局限性,企业和民众都希望有专业的机构提供相应的财税服务,在维护各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同时,帮助园区政府理顺园区财税管理关系,减轻财税管理工作的直接压力,增进相互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园区应建立相应的财税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和民众提供知识普及、业务培训、业务咨询、财税筹划等中介服务,提高园区的财税管理和服务能力。

(2)建设监察审计队伍。

监察审计作为园区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必须建设一支自律意识强、专业技术精、综合素质高的审计监察队伍,以实现园区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生态环境、社会保障、财税管理等行政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这是提高园区政治文明建1432012年第9期/2012年第9期/参考文献:[1]宋平伟.苏州工业园区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8.[2]贾效兵.江苏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研究———以苏南国家级开发区为例[J].中国高新区,2010(7).[3]明娟.安徽工业园区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王宇灏.我国开发区治理模式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苏州大学,2009.[5]刘军义.区域治理结构的初步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D].苏州大学,2008.[6]周红,郭颖,李晓宇.新加坡工业园区管理体系的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9(8).[7]刘岩.关于哈尔滨市属工业园区管理问题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8]杨小梅.DY工业园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作者单位:云南天耀化工有限公司)编辑冯学恭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行政途径之一。

因此,园区不仅应加强监察审计队伍的建设,而且还应加大监察审计人员的教育、培养、管理、保障的力度,切实提升监察审计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履职能力。

(3)推进园区质量认证管理。

质量认证作为园区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既是园区政府行政组织的工作职责,也是园区产业企业产品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因此,应在园区企业大力推进质量认证管理,完善质量认证服务的组织、制度、管理,推动园区企业的产品规范化,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