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第4章(1节)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第4章(1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国国土开发
中国的自然资源 可更新自然资源与开发 能源与开发 矿产资源与开发
第五节 人类遗产资源与开发 第六节 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特点
二、自然资源的分布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特点
(一)类型齐全,分布广泛 (二)总量大,人均量少 (三)数量减少,后备不足 (四)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自然资源比重小 (五)可更新自然资源质量降低,影响生态环境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一)类型齐全,分布广泛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总量大。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四)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自然资源比重小
水资源 河中泥沙多,水质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平均每年从山地、丘陵挟带的泥沙约35×108 t,其中:外流 河的输沙量约33×108 t,占全国总输沙量的94%;内陆河的输沙 量约2×108 t,占全国的6%。外流河的大部分泥沙(占56%)是 由我国直接入海,12×108 t(约占36%)沉积在中下游平原河道 、湖泊水库和灌区内。 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 t ;长江的输沙量达5×108 t。 根据2005年水质监测资料,我国受污染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 40%左右。
(四)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自然资源比重小
土地资源 草地资源质量普遍较差 我国草地资源约4×108 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约3.92×108 hm2,可利用草地3.12×108 hm2。 中下等草地合计占87.15%,我国天然草地质量不高。一等草 地仅占13%,以中下等草地为主,生产力较低,载畜量低。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关键词
自然资源 (natural resources) 农业开发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工业化 (industrialization)
交通建设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产业结构 (industrial structure)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四)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自然资源比重小
矿产资源 煤炭资源质量较高,品种齐全、分布集中;但开采条件较差 ,可露天开采的仅占7.5%,煤矿中含瓦斯比例高。 钨、锑、稀土及一些建材非金属矿质量较好,规模大、品位
高。但相当多的矿种质量不佳,中小型矿、贫矿、难选矿和综合 矿多,开采难度大。 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含硫量低,易于加工, 但不宜输送与炼制;铁矿贫矿占95%以上;铜矿品位大于1%的富 矿仅占30%。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四)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自然资源比重小
土地资源
3.65 一等耕地 20.47 41.33
一等耕地:无限制,质量好
易耕土地资源比重低,难利用土地资源比重 大。
二等耕地 三等耕地
二等耕地:有一定限制,质量中等
34.55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四)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自然资源比重小
土地资源 林地总体质量较好
我国大陆有林地面积约1.95亿 hm2,森林覆盖率为20.36%。 有林地的90%以上分布在东半部,东北、西南、东南、华南 地区的丘陵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西北地区、内蒙古与西藏的
三等耕地:有较大限制,质量差
不宜农耕地:不宜耕种
不宜农耕地
受各种因素限制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59.6%。 其中:以土壤侵蚀为主要威胁的耕地占8.6%; 坡度限制而有潜在侵蚀威胁的耕地占11.38%; 受洪涝限制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9.19%; 盐碱限制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62%; 土质过粘、过砂的限制占耕地总面积的10.07%; 薄土层耕地占3.46%; 裸岩出露的耕地约占0.36%。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中国水资源公报》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三)数量减少,后备不足
中国后备资源不足,开源余地小 后备耕地资源约735 ×104 hm2,集中分布在人口稀少、经济欠发 达、生态环境较脆弱地区,质量较差,开发利用难度大、投资大。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后备耕地集中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少数民族 聚居、开发历史短、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尤其牧业比重大的地 区。 从热量条件看,后备耕地大部分分布在北纬40°~50°的温带地区,约占 全国总量的62%。暖温带地区次之,占21%。 从水分条件看,后备耕地主要集中在年降水量小于400 mm、干燥度大于 1.5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中国是世界上非金属矿 产品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 家之一。石墨、磷、硫、 钾盐等非金属矿产91种, 地下水、矿泉水等水气矿 产3种。全国现有探明储 量的非金属矿产产地5000 多处。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类型齐全,分布广泛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 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
天然草地的质量从东向西逐渐变差,东部草甸草原产草量是西 部荒漠草原的10倍以上。
一等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2.85%,以草甸草原与草原 为主; 二等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38.93%,以荒漠草原类型为 主; 三等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47.86%,以荒漠、沙生、盐 生、沼泽和南方灌丛草地等类型为主。 不宜牧草地约占0.36%。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种类多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仅陆栖脊椎 动物就有2000多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所占比 例最高,兽类次之。 现已发现鸟类有1189种,兽类500种,两栖类210种,爬行类320 种。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一)类型齐全,分布广泛
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和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已查明天然地下水资源8700亿立方米/年,可采资源量 2900亿立方米/年,地下微咸水天然资源约为200亿立方米/年。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缺水的北方地区除了松辽河流域外,其他流域地表水利用程度在 55% 以上,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率几乎100%,超出合理开发阈值,开 源的余地已经很小。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三)数量减少,后备不足
中国后备资源不足,开源余地小 除大多数非金属、 部分有色金属矿产资 源外,一些大宗矿产 ,如铁、铜、石油的 资源储量或富矿资源 相对不足,这些矿产 品的供应已经出现短 缺;钾盐、铂族金属 、金刚石、铬铁矿等 资源一直严重短缺。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本章前言
国土开发是人与自然资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国国土开发从农 业开发、工业开发与伴之而来的城市与交通建设开始,进一步发 展为国土的综合开发,即形成若干具有明显特征的国土开发区域 。 从区域地理的角度,分析国土开发,其目的就是正确认识区域 开发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以及由于区域开发格局变化所产生的生 态与环境效应,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区域开发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国土开发与国家的区域开发政策有密切关系,如“东部沿海开 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西部大开发 ”等。 国土开发还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密切相关,如建设“三西”能 源基地、发展“重化工”产业、振兴“装备工业”等。
资源种类 农用地面积 永久性草场 耕地(2003) 矿产资源 河流年径流量 淡水资源 28000亿立方米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总量 554万平方km 4亿公顷 13004万公顷
世界排名 人均量 1 2 4 6 3 6 2300立方米 0.422公顷 0.304公顷 0.109 公顷 0.125公顷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四)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自然资源比重小
水资源 江河的天然水质良好,水的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类分布最广, 约占78%以上,氯化物和硫酸盐水占全国不到22%。大部分地区 河水的总硬度不高,适于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各主要江河干流的河水矿化度和总硬度都比较低,分布趋 势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变差。高矿化水及极硬水均 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及黄土高原西北部的局部地区。 河水矿化度和总硬度最大的是黄河,矿化度为300~500 mg/L,总硬度一般为85~110 mg/L。 矿化度超过1000mg/L的高矿化度河水分布的面积占全国总 面积的13%;总硬度超过200mg/L的极硬河水分布面积也仅占 全国的12%。
(一)类型齐全,分布广泛
中国矿产资源丰富。 现已发现171种矿 产资源,查明资源储 量的有158种,其中 石油、天然气、煤、 铀、地热等能源矿产 10种。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一)类型齐全,分布广泛
中国矿产资源丰富。 中国属于世界上金 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的国家之一。铁、锰 、铜、铝、铅、锌等 金属矿产54种。
中国地理教程 第四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二)总量大,人均量少
土地面积及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面积都居世界前列; 可开发水能占世界的16.7%,居世界第一位; 大陆架渔场占世界优良渔场总面积的1/4,淡水鱼种属丰富; 钨、锑、钛、钒、稀土等1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锡、 锌、钼等居世界第二、三位;按照45种主要矿产储量计算的潜在价 值占世界的15%左右,居世界第三。 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人均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