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ppt课件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ppt课件
移动电话 800-1800 MHz ﹤0.01 eV 。
4 / 166
1.
辐射防护的含义
非电离辐射:能量小于12.4eV,如紫外线、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直接电离辐射与间接电离辐射
直接电离辐射 directly ionizing radiation
具有足够动能的、碰撞时能引起电离的 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重离子 等,称为直接电离粒子。由直接电离粒子组 成的辐射称为直接电离辐射。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辐射安全与防护 基础知识
1 / 166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目录
一、辐射防护简介 1. 辐射防护的含义 (1)什么是辐射 (2)辐射的分类 2. 辐射防护简史 3. 辐射防护的基本任务和 目的 4. 辐射防护的知识体系 二、辐射物理基础 1. 放射性现象 (1)原子结构 (2)核素的表叙 (3)同位素和核素 (4)术语 2. 放射性衰变及机理 (1)α衰变 (2)β衰变 (3)γ衰变 3. 放射性衰变规律 (1)放射性衰变的规律 (2)放射性活度的衰减规律 (3)半衰期T1/2 (4)放射性活度及其单位 4.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1)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 作用 (2)X、γ射线与物质的相 互作用 (3)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5. 几种不同射线在穿过物质 过程中穿透力的比较 6.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内、 外照射的防护措施 (1)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 (2)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一、辐射防护简介
(1)什么是辐射? 辐射是指以电磁波或高速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 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的统称。(热辐射、核辐 射等) (2)辐射的分类 可见光、红外线和射频辐射 电离辐射:能量大于12.4eV,如X射线、γ 射线、中子、α射线、β射线等 电离辐射粒子的能量在12.4eV以上(相应于电磁辐射 频率在3000THz以上),这个能量下限是使空气等典 型材料发生电离所需的最低能量。
positive
non
various
3 x 108 m/s
X
non
non
3 x 108 m/s
6 / 16
电磁辐射 X射线 γ射线 β粒子 带电粒子 α粒子 质子 不带电粒子 中子
7 / 166
电 离 辐 射
粒子辐射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8 / 166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间接电离辐射indirectly ionizing radiation
与物质相互作用,能产生直接电离粒子 的中性粒子,如中子、光子等,称为间接电 离粒子。由间接电离粒子组成的辐射称为间 接电离辐射。
5 / 166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常见的电离辐射
辐射 组成
2 protons + 2 neutrons electron neutron
Nobel Prize in 1903
1897, 汤姆生(Thomson) 发现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 分的观念。
10 / 166
1898, 居里夫妇发现钋( Polonium) 和镭( Radium)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同位素的工业应用
Nobel Prize in 1903 and 1911
1898, 卢瑟福(Rutherford) 在“贝可勒尔射线”中发现了α、 β粒子,后来证实了α射线是氦 原子核,β射线是电子。 1908年获诺贝尔奖。
2.辐射防护简史
1895, 伦琴( Roentgen )发现 X 射线
伦琴(Conrad Roentgen
1845-1923) Nobel Prize in 1901
Frau Roentgen’s Hand
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 照片1895.12.22
9 / 166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1896,贝克勒尔(Becquerel)发现铀(Uranium) 发现了天然放射性,人 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实验 室观测到放射性现象。
2 / 166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目录
三、辐射来源及其影响 四、辐射的健康效应 1.概述 2.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 (1)随机性效应 (2)确定性效应 (3)胚胎和胎儿的辐射效应 (4)非癌症疾病 3.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1)物理因素 (2)生物因素 五、辐射防护的量 1.电离辐射基本量及其单位 (1)放射计量学量 (2)相互作用系数与相关量 (3)剂量学量 (4)放射性活度 (5)衰变纲图 2.常用辐射剂量学的 (1)吸收剂量 (2)比释动能 (3)照射量 (4)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 射量的区别 3.常用辐射防护的量 (1)与个体相关的辐射量 A.当量剂量 B.有效剂量 C.待积当量剂量与待积有 效剂量 (2)与群体相关的辐射量 A.集体当量剂量 B.集体有效剂量 (3)用于环境和个人监测的 ICRU量 A.周围剂量当量 H*(d) B.定向剂量当量 H(d,Ω) 3 / 166 C.个人剂量当量 Hp(d)
13 / 166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调查结论
迄今为止的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证明: 在低剂量下,唯一潜在的辐射危害是致癌。 遗传危害未见增加。 低于职业性剂量限值的辐射水平的长期慢性 照射,是否会增加恶性肿瘤尚不明确。 出生前诊断性X射线的照射量,是否能增加出 生后的小儿癌症的发病率,尚有争议。 高本底地区居民流行病学的调查,均末证实 遗传危害的增加或恶性肿瘤较对照群体有 过多的发生。
11 / 166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1900,法国化学家维拉尔德 在镭源的射线中发现 射线
1932, 查德威克(Chadwick 发现中子1935年获诺贝尔奖。
12 / 166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
对辐射损伤的调查
重点调查对象包括:
职业性受照射群体的流行病学调查; (1)放射事故受害者调查; (2)出生前受X射线诊断照射的流行病 学调查; (3)高辐射本底地区居住者的流行病学 调查; (4)原子弹、氢弹、切尔诺贝利事故受 害者跟踪调查。
质量
Relativel y Heavy
Relatively Light
电荷
速度
n
P
proton
High Energy Electromagnetic Photons Same as GammaRays
Middle weight Middle weight non
Slow Double Positive Single < 3 x 108 Negative m/s non var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