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物馆学基础

博物馆学基础

博物馆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东西方早期博物馆的异同:一致性:保存和利用文物及遗址、遗迹、遗物,进行社会文化教育活动。

差异性:西方传统文化中重视自然科学及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慎终追远,追念前贤、尊崇人文精神。

近代博物馆产生的历史条件:文艺复兴为近代博物馆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新航线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为近代博物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藏品的增长;收藏范围扩大。

英国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17世纪)1682年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

阿什莫林开创了将私人收藏公之于世、建立近代博物馆的先河。

19世纪博物馆发展的特点1.规模大、2.数量多、3.专业化、4.水平高、5.职能强、6.组织全南通博物苑1905年,张謇创建,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博物馆。

当时有四个陈列室:自然、美术、教育和历史。

另外还设有一个植物园,一个动物园。

特别值得提出的:1,把整个西方博物馆和中国的园林结合起来了。

2,张謇对博物馆的精到论述,成为中国博物馆学的理论基石。

思考题为什么说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张謇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学实践者和理论家,请收集并学习他的博物馆理论中国博物馆发展的重要阶段①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第一个小高峰,从1905年张謇创立第一个博物馆到1936年,有76-77座。

②1936年抗日战争爆发,进入低谷。

③第二个高峰是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大概只剩下21座博物馆.1959年建国十周年时,北京有十大建筑,至少有一半是博物馆。

④第三个高峰是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文博系统约350座,2002年约1500座加上其他行业博物馆约2200多座,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全国博物馆数超过2900座。

⑤发展最快的时期是最近几年,虽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我们可以见到和能够参与的博物馆建设就已经可见一斑。

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向:种类丰富、科技类馆增多、小型馆增多、特色化、展陈手段更丰富、先进Museum-Museogrophy-MuseologyICOM成立于1946年,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非政府性博物馆专业组织。

该组织致力于支持和帮助全球各类博物馆机构的建立、发展与专业管理,所制定的《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道德准则》是国际博物馆界普遍承认的参考文本。

目前,国际博协拥有来自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0余名会员,并在1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委员会。

协会下设31个国际专业委员会、17个附属国际组织以及7个地区联盟。

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三年召开一次的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们在大会期间通过选择某一特定主题,对博物馆的功能和作用展开深入讨论。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内部;1.博物馆基本理论 2.博物馆方法3.博物馆史4.博物馆管理5.博物馆的藏品陈列观众外部;6.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博物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博物馆学与教育学、博物馆学与心理学、博物馆学与社会学、博物馆学与管理学、博物馆学公共关系学、博物馆学与考古学、博物馆学与文物学、博物馆学与各专业学科-专题博物馆的专业性研究博物馆类型的意义:①可以更科学地把握各类博物馆的特点和规律。

②及时了解博物馆在类型分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③有助于国家或行业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制定地区或行业的文化、教育发展战略。

博物馆类型划分、(以藏品和基本陈列内容为分类依据):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综合博物馆博物馆的特征:①具有一定规模的藏品②有基本陈列③向公众开放④有专门从事管理和社会教育的专业人员博物馆的功能收藏:自身需要社会责任研究:学术研究出版教育:面向社会博物馆的基本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①收集、保存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

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③思想品德教育。

④科学研究。

⑤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藏品征集就是博物馆根据其性质、特点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地不断补充藏品或标本的基本业务工作。

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收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藏品的种类:实物资料、音像资料、文字资料等。

性质不同,藏品征集也应各有偏重。

藏品征集的原则1 明确的目的性(要从博物馆的实际出发征集藏品)①根据博物馆的性质④根据博物馆目前的任务②根据博物馆的特色⑤根据博物馆未来的发展③根据博物馆的财力⑥保护国家科学文化财富2 逐步建立完整的藏品体系3 科学的计划性:为未来而征集,今天就是未来的历史藏品征集的途径1.考古发掘与调查 2.田野采集 3.民族学调查 4.社会调查征集 5.市场收购 6.接受捐赠7.交换与调拨8.接受移交9.借展藏品征集中应注意的问题1.专家把关,辨别真伪与价值。

购买特别贵重的文物时,务必慎重。

2.建立详细的原始纪录。

p147藏品的定级:一级: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二级: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三级:具有比较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藏品的登记、编目和管理p157假设你在博物馆储藏室里发现一件藏品上写有下述两组数字:875-1-2a和2/G691,很明显,这两组数字由不同人于不同时间写下,那么只依据这两组数字你能对博物馆和此藏品有何了解?又有何推测?藏品保护的基本内容1.藏品的损毁与质变:损毁是人为的;质变是自然力造成的。

2.藏品保护的基本内容:藏品保护是自然科学中一门研究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现象遗存的质量变化规律的科学。

藏品保护的基本原则:藏品的保护根据不同的质地有不同的技术,但核心是一致的:保养和修复,即防和治。

基本的原则是以防为主,以修为辅。

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理念:1.美观、实用、环保2.博物馆的选址:城市规划周边环境3.博物馆建筑的总体布局(P415):外观和内在上反映出博物馆所要展示的主题,凸显博物馆的文化与精神。

展线合理藏品流程管理流程4.博物馆建筑的功能要求:实用方便空间利用率高博物馆建筑的主要构成1、陈列区:序厅、陈列室、专题陈列室、临时展室、室外展区、广场、展具储藏室。

办公室。

2、藏品库房:藏品库房、管理办公室。

3、技术室:摄影室、文物复制室、标本制作室、修复工场。

4、办公用房:图书馆、办公室、行政库房。

5、观众服务设施:纪念品销售部、休息室、寄存所、售票处、停车场、卫生间等。

6、其他:学术报告厅、接待室、职工食堂。

博物馆陈列就是在一定空间内,主要以实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而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

陈列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陈列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

陈列展览的基本方式:1)基本陈列2)临时展览陈列展览工作主要内容:1.陈列工作的类型 2.陈列工作的程序 3.陈列大纲4.陈列方案陈列展览类型及特点:1.社会历史类陈列2.自然历史类3.艺术类陈列4.科学技术类陈列陈列展览工作程序:1.确立主题,制定陈列主要内容→调研确立目标人群(定位)2.陈列总方案→论证(陈列大纲)3.内容(文字)设计→论证修改4.形式(美术)设计→论证修改5.工程发包→合同适时监督6.陈列制作→发包方与承包方协商修改完善7.预展→专家和普通观众修改8.正式展出9.宣传(此前适当时机)陈列大纲: 1.陈列主题:展览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2.序言:说明展览的基本内容 3.展览的整体结构:分为几个单元 4.每个单元的标题和主要内容 5.每个单元的展品目录 6.每单元需要的辅助展品目录7.给美术设计师的建议内容设计(陈列方案)p260是陈列大纲的具体化:--深刻理解陈列主题--列出全部陈列品1.陈列体系的组成:单元-组-小组2.陈列品的组合:陈列品的选择-馆藏现状、藏品补充、辅助品;陈列品的研究-组合、陈列品群体3.辅助展品4.文字说明:大小标题、单元说明、展品说明。

陈列艺术形式设计的基本原则: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和谐统一。

陈列制作的基本要求:1.创造一个良好的展出与参观环境2.正确地理解展出主题与展出内容3.组织好展品,给它们以恰如其分的陈列地位4.陈列艺术形象要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5.要有自己的艺术风格6.整体完整统一下的多样变化7.要富有艺术感染力8.要善于借鉴,勇于创新常用的陈列艺术语言:色彩空间结构灯光音像形式设计的基本方法:1.系统分类陈列法 2.复原陈列法 3.景观陈列法 4.对比陈列法 5.集中陈列法 6.中心陈列法形式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展陈场地状况,对陈列艺术效果有很大影响。

2、陈列设备和展具,可弥补陈列建筑的不足。

3、展品的形体对陈列艺术有重要影响。

4、充分利用现有材料、工艺、技术条件。

5、尽量使用环保材料。

6、艺术设计必须有利于展品的安全。

观众的一般构成:构成划分的标准,如年龄、参观目的、地域、活动状况、文化程度等观众调查研究的内容:观众类型、观众组织、观众心理、参观兴趣等;观众调查方法: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

抽样调查博物馆之友:会员、志愿工作者(兼职义工实习生科学家义工)管理的目的与基本原则: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

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使博物馆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管理的基本原则:1、坚持为公众服务的理念。

2、适应社会发展。

3、从博物馆自身特点与实际出发。

4、高效率,讲实效。

管理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管理系统中各个因素的合理组织程度2.管理流程的通畅程度3.管理产生的社会效果为了争取管理的最佳整体效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管理的多样性分解与整体性综合。

2、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及时协调对社会的适应。

3、时刻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博物馆组织机构设置应遵循的原则:1.精简效能原则2.责权相称原则 3.相对稳定原则安全工作的内容:1,对博物馆建筑物、内容、员工以及参观者的保护;2,对藏品的照管、避免经济损失的保险、物理性安全(即防盗、防火、防止人为肆意破坏)。

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它的核心是信息的流通与运用。

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畅通。

要通过现代科技所创造的技术手段,使信息的捕捉,信息的发送更便捷,更准确。

数字化(Digitization):是指直接利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处理技术来完成的工作,如利用计算机键盘输入得到文字、利用扫描仪得到图像、利用数字照像机(摄像机)得到静态(动态)的图像,都可以认为是处理对象的数字化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