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近代史
第二讲
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
教学目的与要求 :
了解近代中国传统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了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发生的社会基础; 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挽救国家危亡、实现 民族复兴问题上的不同主张及实践; 了解近代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 性和进步性; 了解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 然性。
(五)武昌起义与建立民国
湖北军政府大楼
1、 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湖北文学社社长蒋翊武。1911年文 学社成立,被举为社长。武昌起义 前被推为临时总指挥,起义后曾代 理湖北革命军战时总司令。
湖北共进会会长孙武。早年在日本加入中 国同盟会,1907年参与发起成立共进会。 武昌起义前被推为参谋长。起义发动前夕 因赶制炸弹不慎爆炸,受伤住院。起义成 功后被举为湖北军政府军务部长。
二、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初步发展 与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初步发展
中国近代第一家华商面粉厂——阜丰面粉厂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买 办
官僚地主
商 人
手工业作坊主 手工工场主
(二) 维新思潮的兴起
郑观应
马建忠
王韬
早期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主张 抵制外国侵略。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反对 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主权的危害,认为只有 仿效西方,实行变法,才是维护国家独立, 民族富强的惟一出路。 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 实行君主立宪。
一、历史大变局中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
中国社会男耕女织图
(一)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国主张
龚自珍
1、龚自珍倡言变革,勇开一代风气之先。
孰与 千 ﹁ 若其 夫 一 自赠 之 祖 改来 议 之 革者 无 法 ﹂以 不 无 劲靡不 改,弊 革 , ,
2、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39年底,林则徐开 始组织翻译《世界地 理大全》,译为《四洲 志》。此书介绍了关 于世界几大洲的新知, 对近代中国走向世界 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三)维新运动的发端和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 有为主张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据
(四)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活动
梁启超,光绪帝和康有为
上书光绪皇帝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开设学堂
时务学堂筹办人合影
强学会遗址
译介西方著作
(五)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文化教育
同盟会国内支部
同盟会国外支部
2、三民主义纲领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 十六字纲领归纳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 “三民主义”。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905年至1907年 间,围绕中国究竟 是采用革命手段还 是改良方式这个问 题,革命派与改良 派各自分别以《民 报》、《新民丛报》 为主要舆论阵地, 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投入这场论战的还 有其他十几种报刊。
2、洋务运动的内容 创办新式海军
教育领域
设立新式学堂 派人出国留学 (人才)
经济领域 军事近代化
军事工业 (军器)
民用工业 (交通\资金 \燃料)
天津机器制造局
•兴办军事工业
旅顺 北洋海军 威海卫 安庆军械所 上海:江南 制造总局
湖北枪炮厂
•建立新式海军
南洋海军
福州船政局 福州海军
开平矿务局
•兴办民用工业
2、“新政”的内容 改革官制和修订法律 改革军制,编练新军 改革经济 改革教育
3、清末新政的实效
“数年以来,规模虽俱,而实效未彰”。 ——《光绪朝东华录》 “弓箭不如私荐,人才怎比钱财?吏兵两部挂招牌, 文武官员出卖。四镇按兵不举,东奴西寇齐来。 虚传阁部过江淮,天子烧刀醉坏。” ——时人《西江月》
(六) 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维新运动的意义: 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 改革运动。 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 想。 惧怕人民群众。
三、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6月) 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1912年7月)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12日)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2日)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905年10月20日)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 梁启超:《变法通议》(节选)(1896年) 严复:《原强》(1895年3月) 《<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民报》,1906年4月28日 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5册、《太平天国》第2册,神 州国光社1954年版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北洋军阀史料选辑》,杜春和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六) 辛亥革命的失败
从辛亥革命起,为了推翻清朝而迁就袁世凯, 后来为 了反抗北洋军阀而利用西南军阀,再后来为了抵制西南军阀 而培植陈炯明,最后陈炯明又叛变了。这样看来,从前的老 一套革命办法非要改变不可,我们要从头做起。 ——吴玉章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 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 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 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2、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从反洋教斗争到义和团运动
天津望海楼天主教堂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分析
“扶清灭洋” 是在特定历史 条件下提出的 口号,触及了 时代的救亡主 题。
3、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面临着前所未遇 的新课题 如何对待外国资本主义势力? 如何认识反侵略反封建两者的关系? 如何对待新的生产方式?
1、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宋教仁
遇刺身亡的宋教仁
2、蔡锷发动“护国运动”
1915年12月25日,即 袁世凯准备“登极” 前一周,蔡锷等在云 南组织“护国军”, 宣布独立,很快形成 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 运动。次年3月,袁世 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 声中被迫取消帝制, 不久忧惧而死。 蔡锷
3、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
工程八营起义后,首先占领楚望台军械库,获取大量武器 弹药,各标营响应的革命党人也汇集于此,准备攻打清湖 广总督署。
担任鄂军都督府都督的黎元洪
2、中华民国的成立
3、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 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具有伟大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 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 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 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 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魏源: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鸦片战争失败后, 魏源在林则徐的 《四洲志》的基 础上,增补了大 量中外资料,写 成《海国图志》 一书,明确提出 了“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主张。
(二)“变事”不“变制”的自强运动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1、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四)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求索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洪秀全于1853年冬 颁布了《天朝田亩 制度》。它是一个 以土地分配制度为 核心,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 等方面的纲领。
《资政新篇》是一个 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 方案。但是,这一方 案本身并没有反映农 民的土地要求,脱离 农民的切身利益。加 以处于战争环境和太 平天国的政局日危, 因此除刊刻颁发外, 并没有付诸实施。
派遣留学生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选派了120名10 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 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引进了西方的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文化,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开阔了中国人的 眼界。 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 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 地位上升,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够救 中国。要解放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 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 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 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思考题:
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反抗运动面临哪些新课 题?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对这些新课题做出了怎样 的回应? 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运动? 怎样理解近代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 性、正义性和进步性?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 巨变? 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既成功又失败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