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文化解析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文化解析

在后来的研究中,埃里克森发现,同样的“中枢失调”在具有严重冲 突的年轻人身上也存在,他们常常由于自己内心的痛苦或与社会存在着尖 锐的冲突而发生“同一性混乱”,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凶猛或抑郁、犯罪或 畏缩。但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的这些症状都是一种急性的并可能度过的 危机,因而不能在病理上对其作出致命性的恶性崩溃诊断。由临床观察他 得出,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问题其实是属于人生发展某一特殊阶段的一种 规范性危机,这种症状会随着青少年的成长最终得到缓解或解决,因此, 埃里克森特别将这种规范性的“同一性危机”归属于青年期和年轻成人期 这一年龄阶段,使“自我同一性”在病理的范畴外又多了一层发展的意义。 由此,埃里克森逐渐将这一概念推广到病理学之外。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展, 他用这一概念解释了人的心理社会发展,以及青少年问题、科学技术进步、
“自我同一性”因其本身的复杂性及埃里克森对其表述的不确定性, 不容易被人全面地驾驭和把握,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就会对其有 不同的理解。我国学者在对这一概念进行阐述时,不可避免地渗透了自己 的理解。高觉敷先生以“自我同一感”透视了“自我同一性”,认为自我同 一感是“青年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生活的重要方面的前后一致和较为充 实的自我意识,能把先前各阶段的自居作用整合而为一个个体的完形,从 而自觉地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去迎接即将来临的人生一些重大问题的挑 战。”11 祝蓓里先生认为“同一性是指一个对自己的一般图景,它是人力所 求的一种状态。”“一个同一性的人,即没有内部矛盾的人,具有同一性的 人是平静的、富有目的的、有坚强意志的人。”12 刘笑盈先生认为,同一性 “是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及一生趋向一种相当一致和比较圆满的意识,一
3
一、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的涵义
(一)概念的提出
“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 (Erik H.Erikson,1902-1994)在 20 纪 30 年代首次提出。最初,埃里克森 是以“同一性危机”的形式提出“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的。二战期间, 埃里克森在齐昂山退役军人康复所里为病人诊断时发现,当时的大多数病 人既不曾患有弹震症,也不是装病者,而是在战争的紧急状态中失去了个 人同一性和历史连续性之感,他们失去了对自己中枢的控制。埃里克森认 为,就精神分析的图式而言,这种控制只有自我(ego)这一内部机构能为 之负责,因而他诊断这种症状的产生是因为病人失去了“自我同一性”。由 此可见,埃里克森最初是在精神分析的自我功能意义上来对“自我同一性” 进行理解和界定的。“自我同一性”在病理学范围内的最初涵义便如此产生 了,埃里克森用其对“失去中枢控制”的病人进行诊断和解释。
5
象相比较。他们还常常面临着如何把早期养成的角色和技术与当前理想的 标准结合起来的问题。“在这样追寻新的连续感和一致感的过程中,包括性 的成熟在内,有的青年在选定永久的崇拜人物和理想作为最后同一性的指 导者之前,还必须再度努力对付早年尚未解决的危机。”6 埃里克森后来又 在广泛的社会领域内探讨了自我同一性,“同一性不能同社会历史文化相 分离,”7 因为社会制度可以作为同一性的指导者,提供一些意识形态方面 的标准,青少年可以以此在社会现实范围内确立一种自身的现实感。8 以上 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种种理解和描述,完全可以让我们感受得到埃里克森为 揭示出自我同一性的丰富内涵在其长期、广泛的研究工作中所做出的不懈 努力,正像他自己所言,“通过多种维度的考察,我能够试着使同一性问题 变得更为清楚和详尽些。”9 他概括了自己所提到的自我同一性的几种不同 含义,“有一个时期它表明了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另一个时期则意味着个 人性格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再一个时期是作为自我综合的一种标准;另 外,它还作为一种与群体的理想和同一性的内在一致性的保持。”10
2、几个相关的同一性概念………………………………………………6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7
(一)自我同一性研究的理论依据…………………………………………7
1、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7
2、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9
目 录
1
内容提要
前 言………………………………………………………………………1
一、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的涵义……………………………………………2
(一)概念的提出……………………………………………………………2
(二)自我同一性的内涵……………………………………………………3
1、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界定………………………………………………3
6
旦个体达到创新的自我确认和角色选择,同一性就已形成。”13 车文博先生 认为自我同一性是自我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完整、一致的成熟状态。 《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对自我同一性做了如下解释:同一性是指个体的内 部和外部互相整合的适应感。它要求个体根据期望的未来把所有原先的自 居作用和自我表象加以整合或再构选。14《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解 释道:自我同一性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 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具有自我同一性的 青年,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会产生内在相同和连续感,与外界社会 之间也能取得协调一致,有可能去接受成年期的生活挑战。15
论文信息
保密级别:内部
学位级别:硕士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论文中文题名: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文化解析
论文英文题名: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Erikson’s Ego Identity
作者及所在单位:哲学社会学院、刘慧莹
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哲学社会学院、葛鲁嘉教授
注 释………………………………………………………………………21
参考文献………………………………………………………………………23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 记
前 言
2
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看似有些过时的课题来研究,是因为内含于其中 的“自我同一性”一词对当今人们的心理生活依然很重要,它在对人们心 理问题的解释与解决上依然极富魅力。因而我以为有必要对埃里克森的自 我同一性理论进行再次探讨。 心理学的研究无法脱离文化,基于此种考虑,本文从文化角度对埃里 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进行了解析,以此推动对自我同一性问题的进一步 研究。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埃里克森的理论曾在 80 年代中期受 到我国学者的关注,但这种关注的热情其实是源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 析理论,是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探讨的延续。因而对于埃里克森的理论, 多是将其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作对比研究,或是首先将其套上精神分析的 “枷锁”,然后对其大加评说,这都忽视了对其理论中更具生命力的思想的 培植。本文的研究将其从经典精神分析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更广阔的文 化视角对其进行探讨,肯定了其理论价值,充实了其理论意义。 对于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国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影响青少 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一些因素进行验证或探讨,以确证或丰富其理论中的 某些具体观点,这根本上都是在埃里克森铺好的理论轨迹上所做的研究, 因而可将其视为埃里克森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对于其中的不足和局限,本 文从文化的角度做出了揭示和解释,以此希望今后对自我同一性问题的研 究能够有的放矢,少走弯路,从而更为切实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心理生活。 本文同时期望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够引起我国学者对自我同一性问题的 重视,立足于当前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做出相关研究,以丰富自我同一性 的理论,并切实改善我国人们的心理生活。
分类标识:B84-0
中文主题标识: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西方文化
英文主题标识:ego identity Erikson western culture
总页数:33 页
开本:B5。
内容提要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进行了评析。本文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内 容 : 1、 阐 明 了 埃 里 克 森 的 自 我 同 一 性 概 念 , 强 调 自 我 同 一 性 是 立 足 于 个 人 主 体 , 以 自 我 为 核 心 的 一 个 具 体 概 念 。 2、 以 自我为线索,考察了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3、对埃里克森的 自我同一性理论进行了文化解析。 本文认为,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既彰显了西方的人文精 神,又隐含了西方的科学精神,他力图吸取各自的长处以对人类心理 做 出 完 整 地 揭 示 和 描 述 。但 西 方 的 人 文 科 学 与 自 然 科 学 在 对 人 类 心 理 的理解和把握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这阻碍了埃里克森以“自我”为 核心对同一性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本文最富新意之处便在于,透过文 化 这 一 视 角 对 埃 里 克 森 的 自 我 同 一 性 理 论 进 行 了 评 析 ,并 从 中 挖 掘 出 了蕴含于其理论之中的文化局限。
笔者认为,上述对自我同一性理解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仅仅在于研究者 所采取的思维角度不同,而并非因为自我同一性具有不定的、变化莫测的 本性。在以上关于自我同一性的或者是描述性的说明,或者是抽象的理论 解释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自我同一性根本上是一个立足于个人主体性的 问题,有关其的种种解释和界定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都是围绕个人主 体性而展开,而自我恰恰是其最根本的核心问题。如前所述,埃里克森最 初是在自我的功能意义上提出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的,可以这样认为,“自 我”是自我同一性概念得以诞生的母体,也是自我同一性得以形成的根基。 传统的心理学观点一致认为,正常的、自然的和理想的同一性是属于自我 的。16 基于这种理解,笔者认为从个人主体性角度出发、以自我为核心来探 讨自我同一性概念,可将其定义为:自我同一性是自我在内外因素的共同 影响和作用下,通过区分、校正、组织和监控个体与环境的关系,调整和 平衡自身内外的矛盾,使自身达到完整、一致、和谐状态的一种自我特性。
4
妇女社会地位和种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自我同一性的涵义及其所包含的 内的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