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及中医综合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及中医综合治疗
i
・医 仃 卫 生 ・
为“ 观 的证 ”结合 四诊收集 的症状和 舌 、 微 , 脉象 即“ 宏
观 的证” 应用 脏腑辩证 的方法 辩证 治疗 , , 正所 谓 中医
留3 0分钟 至 2小时 , 量 多保 留些 时 间排 便 , 天 尽 每 1次 ,—0 为 1 程 。现 在 我 们 改进 了 灌肠 的方 71 天 疗 法 , 用肛管灌肠 , 不 改用 一 次 性 的 输 液 器 , 作 方 操
脏 , 阴损 及 阳 , 损及 阴, 甚 阳 阴阳 两虚 ; 实 是瘀 血 、 标 水湿 、 毒 、 滞 、 热 等 , 既是 本病 的病 理 结果 , 浊 气 风 它 在某 种 情 况下 又 可 成 为致病 的 因素 , 促进 疾 病 的发
展, 重病情 。 加
竭 的 中医 辨 证 新 思路 及 中 医 综合 疗 法 。
花活 血化瘀 , 且能调 节免 疫 、 谢和 神经 系统等 方面 代
的功 能 , 进 组织修 复和 再生 , 肾脏之 损害有 补益 促 对 作用 ; 金银 花 、 公英清热 解毒 , 蒲 使毒 消湿 除 , 毒之 瘀
肺 属上 焦 , 上焦 如羽 , 故宣肺 当选 轻浮 之 品 , 苏 叶、 如
在病 因病 机 方 面 , 学者 认 为 该疾 是 以脏 腑 功 有 能 虚 损 , 其 是 脾 肾虚 损 为 主 , 为六 淫所 伤 , 尤 复 加 上 情 志 、 累 因 素 , 致 正 气虚 衰 , 邪 壅 滞 引 发 劳 而 浊 诸 证 ; 学 者 认 为 正虚 邪 实 是主 要 病 理 机 制 , 有 正虚 是 发 病 的 根 本 , 肾虚 弱 是病 机 关 键 ; 学 者认 为 脾 有 本病 表 里 同 病 , 实 相 杂 , 脾 肾三 者 俱 损 ; 虚 肺 也有 学 者 认 为 , 病 应 以脾 胃为 中心 , 本 因脾 虚 在 先 ,日 久 及 肾 , 损及 阳 , 终 致 气 阴两 亏 或 阴 阳 两虚 的 阴 最
结 果 。我 们 认 为 本 病 的 病 机 关 键 就 是 本 虚标 实 。 本 虚 主要 是 脾 肾 虚损 ,因为 “ 脏 相 关 ”可 影 响它 五
各 种 血 液 净 化 疗 法 和 肾脏 移 植 手 术 作 为 目前 治疗 该 病 的主 要 手 段 限于 条 件 不 能 普 及 。 中 医药 治疗 (R ) 缓 解 症状 , 护残 余 肾功 能 , C F可 保 延缓 透 析 和 肾 移 植 的 时 间 。 们 从 20 我 04年 6月至 2 1 00年 9月采 用 以 自拟 “ 肾康 汤 ” 主 的 中 医综 合 疗 法 共 治疗 该 为 类 患者 共 6 0例 , 获得 很 好疗 效 。我 们 于 2 1 年 以 01
状 肾小球 硬化 , 中医 “ 属 无形 之痰 ” 。按 中医 “ 久病 必
虚 ” “ 病必瘀 ” “ 、久 、 痰瘀 互结 ” 之理 论 , 瘀互 阻 于 肾 痰 络 是晚 期 肾衰 竭 的主要 病理 变化 。从 多尿 到少尿 直 到无尿 , 是从痰 瘀阻络 , 到瘀 闭肾脉 , 从气虚 、 阴虚 、 阳
血、 水湿 、 浊毒 这 些病 理产 物 , 为 它们 贯 穿病 变 的 认 始 终 , 论 哪一 证 型 或 病变 的哪 一 阶 段均 存 在 , 无 而
且疾 病 发 展 的最 终 结果 为 气 阴 两虚 或 阴阳 两 亏 。
虚 到 阴阳俱虚 , 毒潴 留的漫 长过程 。 浊 是一 组因 实致 虚、 由虚 致实 的复 杂症候 。 证 的过程 就是辨 别痰 瘀 辩 的轻重 , 及脾 肾 、 血 、 气 阴阳虚 损 的程 度 。 故辩 证遵 循
皮 1 g猪苓 2 g丹参 3 g红花 1g金 银花 3 g蒲公 5 0 0 5 0 英 3 g苏 叶 2 g 以上 中药 水煎 服 ,每 次煎 取药 汁 0 0
益 母草 、 泽兰 、 桃仁 、 红花 、 芍 、 参等 , 赤 丹 黄连 、 黄 、 大
金 银花 、 公英 、 蒲 半枝 莲 、 枯草 、 夏 败酱 草等 解毒 泻热
虚损” 中心 , 为 拟定 以 “ 肾康 汤” 为主的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 进一 步探讨慢性 肾衰竭 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新
关键 词 慢 性 肾衰竭 中医辨证
五脏相 关 肾康 汤 综合治疗
慢 性 肾衰竭 ( R ) C F 的发 病 率 高 , 治疗 比较 困难 ,
预 后 极 差 , 仅 给 患者 带来 严 重 的 经 济 负 担 而 且 不
枇 杷 叶、 芥 、 荆 桔梗 、 防风 、 胡 等 , 法运用 得 当 , 前 此 临 床可 见奇效 。
邪得 以疏泄 ; 叶宣肺 、 苏 通调 水道 , 利用“ 壶揭盖法 ” 提
使水 湿得 以疏 泄 , 水肿 消 除 。
21 “ 观 的证 与 微 观 的证 ” 结合 辨 证 笔 者 曾在 .5 宏 . 20 年《 0 0 陕西中医》 l 期 发表 过用“ 第 1 微观 的证” 和通 过望 闻 问切 收集 “ 观 的证 ” 结合 治疗视 网膜静 脉 宏 相 阻塞 。对 C F也应用 该辩证 方法 ,把 临床上 肾脏 的 R 病理改变 、 实验室检 查 ( 肾功 能检查 中的尿素氮 、 如 肌 酐、 尿酸及 尿常 规 中的红细胞 、 白细胞 、 白质 ) 作 蛋 等
22 肠 道 清除 法 .
的刺 激 , 药物 在 肠 道停 留的 时 间更 长 , 使 疗效 更好 。
23 敷脐 疗 法的应 用 .
敷 脐 疗 法 简 称 “ 疗 ” 是 将 药物 放在 脐 中 ( 脐 , 神
阙穴 ) ,上面 用 胶 布 或纱 布 等 覆 盖 固定 ,以 防治 疾
221 西 医理论依据 正常人每 日摄入 蛋 白质后 , .. 代谢
察 应 用 ,临床 疗 效 显 著 ,尤 其 是 治疗 肝 硬 化腹 水 、
和透 析疗 法 尚难普 及 的情 况下 , 我们 寻 求简 便 易行 、 有效 的 内科救 治措 施 , 具有 十分积 极 的意 义 。 应用 中
法 一 样 , 改 进 后 的方 法 可 以调速 , 减 轻 对 肠 道 但 且
“ 有诸 内必 形见 于外” 《 寒论》 观 其脉 证 , 犯何 及 伤 “ 知
道, 随证 治之” 其 中的“ 和“ , 形” 脉证 ” 的就是症状 和 指 体征 , 充分体现 了中医辨 证论 治思想和 中医“ ” 证 的概 念 , 深 了辨证 论治 治疗 慢性 肾衰 竭 的进 一步 认识 。 加
产 物 尿素 7 %从 肾脏排 泄 ,5 5 2%进 入 结肠 , 慢性 肾 在 衰竭 时 , 道 是肠 外清 除毒 性物质 的重要途 径 。 肠 慢性
肾衰竭 是 内科 常见 的危 重综合 征之一 , 肾移植 技术 在
病 的一 种 方 法 。 们 拟 定 商 陆 、 遂 、 片 制成 “ 我 甘 冰 见 肿 消 贴 剂 ” 本 品 具 有逐 水 消肿 、 利 二 便 、 毒 散 , 通 解 结 功效 。依 据 传 统 的 “ 脐疗 法 ” 《 草 纲 目》 敷 和 本 中 方家利用 商陆 “ 以赤 根 捣 烂 , 麝 香 三 分 , 于 脐 入 贴 心 ,以 帛束 之 , 小 便 利 则 肿 消 ”并经 长 期 临床 观 得
其治则、 处方 固 定 , 随证加减 。基 本方 为 : 附子 可 炙
参 、 丝子 、 菟 淫羊 藿等 健脾补 肾养 血 。二是 活血 解毒
泄 湿浊 , 中药 选用 商 陆、 大腹 皮 、 薏苡仁 、 茯苓 、 苓 、 猪
1g先 煎) 丝子 1g 5( 菟 5 淫羊 藿 1g 仲 2 g 芪 3g 5杜 0黄 0 党参 2g茯 苓 2g白术 1g山药 2 g商 陆 1g大腹 0 0 5 0 5
21 早 期慢 性 肾衰竭 的辨证 治疗 除法 宗此 辩证 论 .. 2 治外 , 针对 其特 点 , 意 二大方 面 。 注 一是 收敛 固涩 : 脾
肾两虚, 肾虚不藏, 脾虚不摄, 精微流失而见蛋白尿 ,
多伴 夜尿频 繁 , 治疗选 芡实、 覆盆子 、 五味子 、 菟丝 子 、
2 | o2
・l
卫生 ・
慢 性 肾衰 竭 的 中 医辨 证 及 中医综 合 治 疗
刘 莉 余家奇 ’ 曹文富 蒋发群 刘培洪 李 颖 罗美玉
: j 稚
( 州省遵 义市第一人 民 医院 贵
530 ) 6 0 0
摘 要
思路 。
从慢性 肾衰竭 的中医辨证着手 , 分析 其病机 关键是 本虚标 实, “ 脏相 关” 用 五 理论 , “ 肾 以 脾
2 中医综合 疗 法及应 用机理
2 1 辨 证 论 治 .
补 肾泻 浊 的原则 , 治疗注 意两方面 : 是补益脾 。 针 一 肾( 对 大量 的蛋 白尿 、 蛋 白血症 、水肿 ) 低 。药物 选 用芡 实、 五味 子 、 盆子 、 覆 金樱 子 , 同时选 用茯 苓 、 白术 、 党
211 “ .. 肾康汤” 的组成我们 以“ 虚标实 、 本 五脏 相关” 之 法辩证 , 脾 肾虚 损” 以“ 为病变 中心 , 自拟 “ 肾康汤 ” ,
1 中 医辨证 方面
1 病 因病机 方 面的认 识 . 1
1 对辨 证分 型方 面 的认 识 - 2
由于 C F病情复杂 、 R 病机多变 , 且辨证分型各
21 o 2年第| 期
。医 疗 卫 生 。
家 观 点不 一 。从 病 因分 型 , 证 型分 为风 热 郁 表 、 将
水 湿 停 滞 、 热 内阻 、 血 阻 滞 、 浊 壅 滞 等 ; 正 湿 瘀 湿 从 虚 分 型 , 为 脾肺 气虚 、 肾 阴虚 、 肾 阳虚 、 阴 分 肝 脾 肾
之品。
21 组方 中“ 壶揭 盖” 的应 用“ 壶揭 盖” .. 4 提 法 提 法是
4 0 , 日三 次温 服 。本 方炙 附子 、 5ml每 淫羊 藿 、 丝子 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