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测量学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测量学

• 怎他么主测张)用测验法去辨别有心理缺陷的儿童。 • 1905年,他与助手西蒙(T. Simon)发表《诊断异常
儿童智力的新方法》,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
内容提示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心理测量的历史回顾 心理测量与测验的一般介绍 测验的信度 测验的效度 项目分析 测验的常模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测量学
第一章 心理测量的历史回顾
• 太公曰:知有八征 • 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 • 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 三曰与之以间谍以观其诚 • 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 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
诸葛亮的“知人七法”
• 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 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 知人之道,有七焉: •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冯特和实验心理学对心理测量的影响
•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 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
•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寻求人类 行为和心理的共同规律,并不关心个
• 实体验差心异。理它对把心实理验测中验不的同影被响试(对测同什一么、怎么测) • 实刺验激心的反理应学差中异测看量作感是觉一和种简误单差反。应时的方法,成
中国古代的“九连环”
• 要解开“九连环套”,至少需要移动诸环341次。 • 九连环可追溯至秦昭王时期。 • 现在已成为国内外的一种益智游戏工具。
中国古代的七巧板
• 七巧板的发明可能在18世纪初, 源于蝶几 。
• 在欧洲,大约在1805年出版的 《新编中国儿童谜解》中有24 幅七 巧图,并附有一份木制的 七巧板。随后,1810年在法国, 1818年在德国 和美国都纷纷出 版了关于七巧板的书。
• 其测验主要是测定感觉敏锐性、短时记忆、动作灵 敏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力和能力测验。
比奈和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
• 比奈(Alfred Binet,1857-1911),法国心 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主要从事智 力心理学研究,著有《推理心理学》 (1886)、《语句的记忆》(1895)、《智力 的实验研究》(1903)。 (能测、测什么、
• 为了设法使低能者尽可能适应工厂技术的要求,法国医 生沈干(E. Seguin)开始训练智力落后的儿童,并于 1837年创办了第一所专门教育智力落后的儿童的学校。
• 1846年出版《白痴:用生理学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 非常重视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发展感觉与精细动作。 • 还发明了很多测验和训练工具,如沈氏拼图板。
为测量个体心理差异的项目和工具。 • 实验心理学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要求,称为心
高尔顿对心理测量的贡献
• 高尔顿(Francis Galton),英国科 学家和探险家。著有《遗传的天才: 它的规律与后果》(1869)、《英国的 科学家们:他们的秉赋与教养》 (1874)、《人类的能力及其发展的研
• 究重》视(个18体83差)(异能研测究、,怎重么视测运)用测量来收集证据。 • 设计了很多测量工具,并在1884年设立人体测量实
进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 • 殿试:会试后第二个月进行,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
中国民间的“抓物试儿”(周岁试儿、抓周)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 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镂,并 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 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篇》
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过程与步骤
• 初步考试: • 童试:州县督学考试合格后称“秀才”。 • 岁试,每年考一次,这是一个选优的过程。 • 科试:每三年一次,确定参加乡试的资格。 • 正式考试(三场): • 乡试:每三年一次 , 考中后称“举人”。 有资格做县
令 • 会试:乡试下一年二月份举行 ,考中后称“进士”。
心理测量三个前提
1. 要肯定心理的可测性,正视心理的差异;
2. 要确定对何种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对待 测或可测的内容进行理论说明;
3. 要形成具体的测量方法,即把内容操作 化。
4.
能测——测什么——怎么测
5. 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在这三个方面均
一、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
• 孔子的个体心理差异思想 • 孟子的“心理可测”思想 • 我国古代先哲的“知人之法” • 汉代考试、隋唐以后的科举考试 • 民间的“抓物试儿”(周岁试儿、抓周) • 智力游戏工具:九连环、七巧版
二、西方心理测量的历史回顾
• 早期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分类和训练的关注 • 冯特和实验心理学对心理测验的影响 • 高尔顿的贡献 • 卡特尔和早期心理测验 • 比奈和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 团体测验的产生
沈干和智力落后儿童诊断方法
• 欧美国家迫于社会人道主义思想与舆论的压力,为了使 低能者能寻找到维生的职业,一些地方官员与工厂主订 约,每雇佣20名童工,必须同时带雇1名低能者。
孔子的个性差异思想
• 性相近,习相远。
•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也。

——孔子《论语》
孟子的心理测评思想
•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 后可以知长短;物皆然, 心为甚。——孟子
• 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 量。——桑代克
《六韬·选将篇》:“知有八征 ” • 周武王:如何知道“士之高下”
验室,在此后6年内测量了9337人。 • 倡导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和分析心理学研究资料。 • 提出人类的许多心理特性的表现呈正态分布。
卡特尔对心理测量的贡献与局限
•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ames McKeen Cattell,1860~1944), 早年师从冯 特,与高尔顿有过密切交往,深受两人
• 影18响90。年,他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 量》一文。首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个术语,并报 告了他编制的一套能力测验的应用结果。(测什么 、怎么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