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艺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中常常运用表扬和批评,而批评是对学生的否定评价,是使他们认识到与教师要求或自己与同伴之间差距的方法。
但如果否定评价运用不恰当,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慎重运用否定评价,慎重利用否定评价的时机和场合,避免使用让学生感到绝望的、讨厌的、难以接受的否定评价。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将批评教育的技能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师批评艺术
一、中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中学体育教学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一环。
它使素质教育的领域大大地扩展了。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而任何一门学科教育都不能像体育学科那样让学生的全部感官得到开放,让学生的全部感官参与进来,把体育知识的学习变成学生生命的需要,并让他们得到满足。
学生不仅掌握了体育知识,娴熟了体育活动的技能技巧,同时还锻炼了体魄,促成学生心理及文化素质的综合发展。
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批评艺术素养
中学体育教学有独特性,要受到场地、器材、环境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教学形式、组织调动复杂;活动中,学生会因为个体、个性的差异表露出各自的特点和需求,这时,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表扬或批评就显得举足轻重。
表扬和批评是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和行为习惯的两种教育方式。
表扬是对人的正确思想和良好行为的肯定,提倡和鼓励而进行的一种正面积极的教育,是发现美、倡导美的教育形式,较容易为学生接受;而批评则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上的过错提出评价并帮助改正的一种教育方式。
但由于批评是对学生言行的矫正或否定,教师批评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一时,甚至一生的影响。
正确的批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消除不良情绪,还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
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讲究艺术性,怎样才能做到呢?
1、体育教师的威信是运用批评艺术的前提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知敬爱。
”一个教师愈有威信,就愈被学生所尊敬、爱戴、信任和拥护;他的教导就容易为学生接受并付之于行动。
没有威信的教师常常被学生从心理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轻视,他的教导难以被学生接受。
教师优良的思想品质、精湛的业务能力、仪表风度等是树立威信的保证。
2、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运用批评艺术的基础
据南亚伯特·莫拉宝研究表明:某一种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单纯语言)、38%的声音(语调、声音节奏等)和55%的体态语言(表情、姿势、手势等)组成的。
因此,体育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在语言、声音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发挥体态语言的作用。
批评的语言力求准确,富有逻辑性,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多读一些中外名著,现代生活用语和科学的外来语,以及民间谚语、歇后语,经锤炼、选择、积累,日益完善自己的语言。
同时,批评的语言应形象生动,饱含激情。
情动于中而溢于表,对学生的态度应是热情诚恳的,推心置腹的。
教师的表情、音调、手势要在同批评内容相对应的基础上,或高亢激昂,或和风细雨,或形象风趣,避免不良情绪的外露。
另外,批评语言还得具有启发性。
把较大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采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分析,循序渐进地引导,消除学生防御抵抗、惶惑不安、羞怯紧张等消极心理,使学生分辩是非,认识错误。
3、恰当的时间和场合是批评艺术的重要一环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眼尖耳灵,能抓住批评的最佳时机和场合。
一般在错误的苗头刚出现时,就要及时处理。
如:在队列训练中,发现有个别学生做小动作、讲话等,就应立即停下来,进行批评教育,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有的问题则应延时“冷处理”,如:连贯性集体练习中,某学生出现错误时情绪过于激动,教师就应先让其一旁冷静思考一会儿,然后再做处理。
4、区别对待批评的对象是运用批评艺术的主体
体育教师常对部分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偏心“照顾”,对他们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不仅会让受“照顾”的学生产生盲目的优越感,易误解自己没有错误缺点而产生自私、自负和不关心集体、瞧不起同学等毛病,其它同学会觉得不公平,对教师的正面要求也越来越随便。
因此,不论是“后进生”还是“三好生”出现错误时,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处理。
但要针对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性别区别对待:初中生天真活泼,好动不好静,分辨是非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弱,批评时可更多地使用身态语言,把错误性质和教师的要求表现得更具体形象,鼓励他们勇于改正错误。
高中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活动能力较强,他们有一种渴望成为“大人”的意识,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批评时一定要先把事情弄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要充分利用他们自尊心强的特点,督促他们达到更高要求。
女同学的错误,可多用暗示,或用相应的言行反衬,口气要适合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对于不同性格气质特点的学生: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教师也要有相应的区别。
三、教育机智是批评艺术的核心
教育机智是教师的一种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出现的情况千变万化,难以预料,迫使教师必须在极短暂时间内,面对突发的偶然事件,敏锐地调动出若干种处置方案,并能迅速地作出选择,择其最优方案加以正确处理。
1、明奖暗批法
良药苦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训斥、惩罚只是消极地禁止某种心理或行为,当受到训斥、处罚后,最多只能减少该种心理或行为的再次发生,而不能杜绝这种心理或行为。
这时“糖衣炮弹”作用就比良药好,如果教师运用表扬的形式从中包含着批评或一定的要求,再予以言行矫正,那么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在队列练习或整队时,某学生一直吵闹讲话,教师屡次用目光和手势制止无效后,可请某同学来指挥喊口令,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并要求大家集中注意力听口令,稍稍缓解一下后,再让吵闹讲话的学生来指挥喊口令,就会不动声色的让该学生在实施一定的行为中,深刻体会到自己的错误。
2、先礼后批法
中学生十分需要理解和尊重,恶语批评的结果往往会刺伤学生的自尊。
所以,对需要教育的对象,教师可在某个特定时刻,有礼有节地请该同学到教师旁或一个指定地点休息,悄声指出他的不对,让他作行为限制和冷静思过。
3、情感批评法
从行为关系上来看,教师一方是命令发布者,学生一方是命令接受者,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
因此,接受命令一方,在心理上可能会不愉快。
教师若能在适当批评教育的同时,用平等的口气,关心的态度,尊重的形式,施以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其教育效果往往会更佳。
总而言之,科学合理的否定评价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能否正确运用否定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评价观。
体育教师的批评要显示其艺术性,就应该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在建立自己威信的基础上,因人,因地,因时,因事,采用相应的语言、声音和体态语言,在对学生提出批评时,充分体现出批评的逻辑性、形象趣味性、启发性、公正性以及连贯性,这样,才能运用好批评教育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