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一、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
4、Ⅳ级(省级) 对可能发生的特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特大 危险品运输事故以及属省级特大事故隐患、省级重大危 险源应建立省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它可能是一种规模 极大的灾难事故,或可能是一种需要用事故发生地的城 市或地区所没有的特殊技术和设备进行处理的特殊事故。 这类事故需用全省范围内的力量来控制。 5、Ⅴ级(区域级) 事故后果极其严重,其影响范围可能跨越省、直辖市、 自治区,控制事故需临近省、市力量援助的,应建立区 域级应急救援预案。 6、Ⅵ级(国家级) 事故后果超过省、直辖市、自治区边界以及列为国家 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设施或场所,应制定国家级 应急救援预案。
三、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Leabharlann
1、应急救援机构及其职责 (1) 明确应急救援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其作用。 (2) 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参加单位、人员及其作用 。 (3) 列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 (4)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2、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 (1) 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2) 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3) 按所需应急反应的级别,划分事故严重度。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1) 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2) 确定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 器等。
一、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
具体说明: 1、Ⅰ级(企业级) 事故的有害影响局限在一个单位(如某个工厂、火车 站、仓库、农场、煤气或石油管道加压站等)的界区之 内,并且可被现场的操作者遏止和控制在该地区域内。 这类事故可能需要投入整个单位的力量来控制,但其影 响预期不会扩大到社区(公共区)。 2、Ⅱ级(县、市/社区级) 所涉及的事故其影响可扩大到公共区(社区),但可被 该县(市、区)或社区的力量,加上所涉及的工厂或工业 部门的力量所控制。 3、Ⅲ级(地区/市级) 事故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或是发生在两个县或县 级市管辖区边界上的事故。应急救援需动用地区的力量。
二、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
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使其作 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 一个 完整的应急预案是包括总预案、程序文 件、指导说明书和记录的一个4级文件体系。 1、一 级文件——总预案 包含应急管理政策、应急预案的目标、应 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由一系列为实现应急 管理政策和目标而制定的紧急管理程序组成, 包括应急准备、现场应急、恢复以及训练等。 2、二级文件——程序文件
三、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一、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
1、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 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 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 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 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 的计划和安排。 2、应急预案分类 1) 根据预案责任主体的性质不同,应急预案可以分为企 业预案和政府预案。企业预案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 由企业负责;政府预案由政府组织制定,由相应级别的 政府负责。 2) 根据事故影响范围不同可以将预案分为现场预案和场 外预案。现场预案又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如车间级、工厂 级等;场外预案按事故影响范围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区 县级、地市级、省级、区域级和国家级。
三、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2) 描述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 (3) 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输、交 通管制、警戒)的机构。 (4) 描述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学校、幼 儿园、残疾人等) 。 (5)描述疏散居民的接受中心或避难所。 (6) 描述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方法。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1) 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 (2) 描述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的措施。 (3) 描述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 (4) 描述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5) 确定连续检测受影响区域的方法。
三、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3) 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以 便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 (4) 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避免误解) 。 (5) 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 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7) 明确应急反应指挥中心怎样保证有关人员理解并对 应急警报的反应。 4、应急设备与设施 (1) 明确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 应急物资等。 (2) 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 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 (3) 描述与有关医疗机构的关系,如急救站、医院、救 护队等。
二、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
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如应急通讯程序、 现场急救程序、现场监测程序、疏散程序等,以 指导较为复杂的应急行动,使应急行动程序化和 标准化。 3、三级文件—— 指导说明书 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 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人使用,如有毒有害 气体现场监测设备、应急通讯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医疗救护人员、后勤人员的职责说明书等。 4、四级文件—— 应急行动记录 如通讯记录、指挥与行动记录、现场监测数据 记录、应急演习与培训记录等。
三、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4) 列出可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 (5)描述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 (6) 列出与有关机构签订的互助协议。 5、应急能力评价与资源 (1) 明确决定各项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的负责人。 (2) 描述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 (3) 描述评估小组的能力。 (4) 描述评价危险所使用的监测设备。 (5) 确定外援的专业人员。 6、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7、保护措施程序 (1) 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