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际投资环境分析及对策
【摘要】文章首先简介了广西概况;其次,阐述了广西国际投资环境的主要优势;再次,分析了广西投资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广西国际投资环境的对策: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发展第三产业;全面开拓经济领域,提高全区经济基础;建立建全全政策、法规、制度,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整合政府资源、精简机构、简化手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
【关键词】广西;国际投资;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投资成为当今经济的主流,而跨国投资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则是投资地的投资环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大量外来资金的投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发展西部战略的实施,广西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在中国的国际投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优化国际投资环境成为广西招商引资的首要任务。
一、广西概况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该自由贸易区覆盖人口约19亿人,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生产总值的1/9,中国由此上升为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该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各国零关税的时代到来,为广西的国际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011年,广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1,720.87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增长12.3%,高于全国的整体水平,居全国第18位。
外商直接投
资10.14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11.18%。
投资方式主要是以外商独资经营为主,占全区总投资额的77%。
主要外资来源地是中国香港,投资额为 5.43亿美元(所占比重53.5%);进出口总额为233.31亿美元,进口108.72亿美元、出口124.59亿美元,贸易呈现顺差。
其中一般贸易127.6亿美元,占贸易总额的54.7%,比2010年减少
5.67%;边境小额贸易10
6.89亿美元,占26.79%,比上年增加2.8%。
二、广西国际投资环境的主要优势
1、自然地理优势
广西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相邻,是唯一与东南亚各国海陆相交的省份。
广西拥有15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的矿种近百种,素称“有色金属之乡”之称;海域面积12.92平方公里,拥有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除此之外,广西还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如少数民族风情、边关风情、桂林等优美的自然风光、北海银滩的海景等。
2、政策环境优势
广西在政治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1999 年,《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定位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开发区域。
2004 年,广西加入了大湄公河次区区域经济合作,于此同时每年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从起永久落户南宁。
2006 年7 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第一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区党委书刘奇葆就提出了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构想。
该构想全面推进了广西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2008 年1 月,国家正式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该规划中从各个方面明确给予北部湾众多的政策优惠和帮助。
这一系列优惠政策明确了广西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推动了广西的经济发展。
3、基础设施优势
至2011年底,广西已有港口泊位663个,尤其是西南出海快速大通道已于2005 年底开始运行,大大促进了广西的边境贸易;高速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国省道改造即将完成;南宁至广州的高铁即将竣工;广西吴圩国际机场已经开通直达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航班,桂林、北海、梧州、柳州已经建立机场;2009年,红沙核电站正式在防城港落户,广西的发电能力大大提高,且成为国家重要电源基地。
4、地缘优势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经济合作,“两廊一圈”中越区域经济合作和“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都是广西。
广西还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西南部经济圈的重要主体。
广西作为边境省份又有东盟各国的国际市场,国内和国际经济合作区域的双重身份,使得广西在国际投资中的经济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
[1]
三、广西投资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较薄弱,工业化水平较低
2011年,广西gdp占全国2.49%,且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其占全区gdp的50%左右。
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
集型产业为主的行业,产品附加值较低;贸易规模交小、没有完全发挥其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
2011年,广西总进出口额仅占全国的0.64%;贸易结构简单,以一般贸易与边境小额贸易为主,占贸易总额的80%以上;对越南依存度较高, 2011年对越南出口额占到全区出口总额的近50%,且比上年增长46.1%,不利于分散风险。
2、政府行政管理透明度不高,缺乏有效公开渠道,易引起投资者的信任危机
政府办事效率较低,手续过于繁杂,欠缺灵活性,造成时间成本的浪费;政府内部协调不足,重叠工作较多,增加投资成本;政策、法律、法规不完善、配套性不够,易造成投资纠纷。
3、教育产业落后,当地受教育程度较低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广西6岁以上人口中,小学毕业及不识字加起来占38.65 %,初中毕业及以下学历占80%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6%,其中研究生仅占1.5%。
广西高校数量较其他省份少,知名院校数量更少,科技人员匮乏。
培养研究生单位仅11所、毕业人数仅不到6000人。
科技人员10万人右,占全区总人口的0.2%左右。
四、优化广西投资环境的几点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发展第三产业
充分利用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发展广西经济,优化广西的投资环境及产业结构,从而带动金融、医疗、文化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构建广西特色产业,如大力发展旅游业。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
拥有众多旅游资源,可借鉴泰国等世界著名旅游大国的先进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开发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公司、加强景点管理,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广西的支柱产业。
2、全面开拓经济领域,提高全区经济基础
发展港口经济,港口是进出口贸易的龙头,是涉外经济成功的重要保证;建立物流中心,简化通关手续、建立一体化的审批机制,把广西建设成为物流大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与广西的陆地矿产资源互补,使得海陆经济联合起来,形成资源大省。
[2]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广西创业,建立出国留学人员服务站、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形成良好的高新科技环境,加快广西的经济建设发展。
3、加强教育科研、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全区教育水平
建立大学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高校科研水平;重视中专、技校及成人教育的发展,平衡人才结构、避免人才浪费;同时引进先进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尤其是优秀的海外人才,做好人才交流工作;建立人才激励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吸引外来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同时,注意培养人才的地区归属感、认同感,减少人才流失。
4、建立建全政策、法规、制度,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建立健全、透明、系统的投资法规,保证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在金融、土地、税收等各方面建立优惠的投资
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紧跟国际发展,创新政府管理制度,更加有效的为外商服务;同时政府应信息公开、政务公开,防止腐败现象,在人民的监督下,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投资环境。
[3]
5、整合政府资源、精简机构、简化手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
建立“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等,优化办事流程;各政府部门间相互支持,坚决消除相互推诿现象,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建立政府监督评价机制,增加外商的满意度、减少投资的隐性成本,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丁振辉.中国—东盟自贸区中的广西角色定位[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7.
[2] 柳德舫. 关于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与建设的若
干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7.
[3] 陆发安,朱寿育.广西投资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计划于市场探索,2003.
【作者简介】
刘婷(1982-)女,陕西宝鸡人,助教,研究方向: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