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二沟地区近54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小二沟地区近54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收稿日期:2012-10-22
1
小二沟地区地理自然概况
小二沟地区(现名诺敏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林地区,辖区面积7825km 2,其中林地面积3167km 2,草场面积2650km 2,耕地面积134km 2,平均海拔高度为286.1m ,气候属于寒温带温凉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面环山,具有寒冷、风大、干旱等典型山地气候特点。

近年来,随着气候异常事件的增多,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小二沟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对本地农业生产、森林草原防火具有重要意义。

2统计资料及方法
利用小二沟建站以来1957-2010年降水资料,求出年降水
的距平,再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求各季的降水距平:3月、4月、5月为春季;6月、7月、8月为夏季;9月、10月为秋季;11月、12月、1月、2月为冬季。

计算年降水距平及各季降水距平的3年滑动平均值,系统分析了小二沟地区近54年的降水变化情况。

3降水的年变化
小二沟地区54年来的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98年,为
998.6mm ,年最少降水量出现在1976年,为290.9mm 。

从图1中
年降水距平的3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出,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年降水趋于减少,而从80年代至2000年降水量增加。

进入
2000年以后,降水的年变化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表现为负距平。

4降水的季节变化4.1
春季降水变化
小二沟地区54年来的春季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88年,为
149.9mm ,最少降水量出现在2003年,为10.9mm 。

从图2中春
季降水距平的3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出,春季降水始终是波
小二沟地区近54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张胜利,
孙晓慧,
郝占宇
(呼伦贝尔市小二沟气象局,内蒙古诺敏镇
165474)

要:水分条件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限制性因素,降水量的多少且年内分配均匀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的种植结
构以及农业类型。

文章通过对小二沟地区1957-2010年54年来降水量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小二沟地区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小二沟地区;降水量;变化趋势中图分类号:S161.6
文献标识码:A
10.3969/j.jssn.1007-0907.2012.06.049文章编号:1007-0907(2012)06-0092-02
The Small Ditch Region Nearly 54Years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Z HANG Sheng -li
(Hulunbuir Small Ditch Meteorological Bureau,Hulunbuir
165474,China)
Abstract :the water condition is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aterial base and restrictive factors,rainfall and annual distribution of uniform or not,to a certain extent will affect the local planting structure and the types of agriculture.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mall ditch area 1957-2010year 54years precipit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discusses the small ditch precipitation change trend.
Key words :Small ditch region;Precipitation;Change trend 图1
年降水变化趋势
图2
春季降水变化趋势
距平值(m m )
距平值(m m )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6):92~93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动地增加或减少,除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偏大,上下变化幅度不是很大,接近平均值。

在2004年以
后,春季降水的年变化呈上升趋势,表现为正距平。

4.2夏季降水变化
小二沟地区54年来的夏季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98年,为
787.8mm ,最少降水量出现在2007年,为137.5mm 。

从图3中降
水距平的3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出,夏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基本一致,且同样是进入2000年以后,夏季降水的年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表现为负距平。

4.3秋季降水变化
小二沟地区54年来的秋季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94年,为
201.8mm ,年最少降水量出现在1973年,为10.2mm 。

从图4中
秋季降水距平的3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出,60年代、70年代秋季降水普遍减少,80年代至2000年降水增加,进入2000年以后,同降水的年变化一样,呈下降趋势,表现为负距平。

4.4冬季降水变化
小二沟地区54年来的冬季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96
年,为30.2mm ,最少降水量出现在1969年,为4.7mm 。

从图
5中冬季降水距平的3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出,从60年
代到80年代末期,冬季降水量皆低于历年平均值,即距平为负,80年代末至今,冬季降水的年变化呈明显增加趋势,表现为正距平。

5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各个年代在不同季节的降水量也有不同的变化,由表1可
以看出,1957-1959年,只有夏季降水的平均距平为负值,说明夏季降水明显偏少,其它季节乃至全年降水量较多。

60年代夏、冬两季降水量正常,春秋季及全年的降水量偏少。

70年代,小二沟地区降水急剧减少,四季及全年的平均降水距平皆为负值,降水量明显减少,且夏冬两季和全年的平均距平值为各个年代统计值中的最低值。

80年代和90年代降水量明显增多,全年和夏季的降水量平均距平值为各个年代统计值中的最大值和次大
值。

2000年后的11年中,年降水量明显减少,四季中春冬季降水量增加,夏秋季降水减少,且减少的幅度远大于增加的幅度。

6结论
小二沟地区历年降水量变化规律不明显,近年来年降水量
呈下降趋势。

本地区的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夏季(6-8月)降水量在全年降水中占主体,平均为全年降水量的68%,且夏季降水的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基本一致。

从长期趋势来看,小二沟地区降水量的均匀度在时间上波动依然会很大。

参考文献:
[1]段晋芳,王青杵,王改玲,等.基于GIS 的山西永定河流域降水空间插值方法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3):44-47.
[2]
王晓红,吴宏伟,纪秀艳,等.博克图地区40年降水量变化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15379-15380.[3]王涛,朱敏嘉,崔爱萍,等.山西近45年降水变化对旱涝的影响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2):61-63.[4]张
瑞,彭
月.1951-2010年湖南省降水气候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22,27.[5]张春辉,刘
春,古亚丽.内江市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现代
农业科技,2009,(21):244,250.
[6]吴亚楠,李鸿雁,王玉新.第二松花江流域近75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257-2259,2263.
[7]
袁立新.自贡市近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9):5546-5549.(责任编辑吴云霞)
图3
夏季降水变化趋势
图4
秋季降水变化趋势
图5冬季降水变化趋势
表1小二沟地区年、季降水的年代平均距平变化(mm )年代
全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57-1959 2.2 6.4-19.710.1 5.41960-1969-10.4-3.90.4-4.9-0.21970-1979-65.0-9.0-49.1-3.7-3.21980-198960.08.147.4 6.4-2.41990-199957.8-13.044.724.5 1.52000-2010-38.914.3-34.0-23.1 3.9
距平值(m m )
距平值(m m )
距平值(m m )
6期张胜利等:小二沟地区近54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