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通过司法考试经验
20天通过司法考试经验。
去年第一次参加司考,因工作忙,只复习了20天(白天上班,晚上和星期天复习)通过司考,取得A证。
现把方法归纳一下,供后来人参考和借鉴。
精彩链接:
十年来司法考试一成不变的铁律12条
司法考试需要提前做好几项准备
司法考试新手入门必读
司法考试号称“天下第一考”。
考场如战场。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顺利通过考试,就必须深刻认识考试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自身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战术,方可事半功倍。
1、司法考试的特点及应试方法
(1)司法考试报考人员。
司法考试报考人员有3类:1、法院、检察院的书记员和新参加工作的人员。
这是司法考试的主力军。
由于通不过司法考试就只能当一辈子书记员,除非改行。
所以,这部分人通过考试的欲望最强烈。
2、各地法律服务所的工作人员。
这部分人员如能通过司法考试,就可以提高身价。
但是,由于他们本身就可以代理诉讼(刑事案件除外),因此,即便通不过也不要紧。
3、其他人员。
这部分人通常有工作岗位,只是想多门技能、多条出路。
所以,能不能通过也无所谓。
可见,考生中法院、检察院人员最多、而且最需要通过。
由于每年分数线都是由司法部会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于自身利益,总是希望通过率越高越好。
而分数线又不能定得太低(如果低于360分的及格线,会受得国际社会的嘲笑),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试题上面做文章。
但试题又不能太简单(否则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有意见)。
所
以,司法部在命题时为了照顾法院、检察院的情绪,就会侧重考一些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尤其是书记员经常遇到的问题。
例如文书写作。
所以,秘诀之1:重点学习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问题。
例如诉讼程序、文书写作。
2、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分类。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分为A、B、C3类。
其中B、C类是针对放宽分数线地区考生的。
C类的合格线比A类约低25分—30分。
所以,秘诀之2(本人未用):如果考了几年都没考过,不妨把户口转到放宽分数线的地区。
去年合格率达14%,估计有很多人采用了这种方法。
当然B证和C证的执业范围会受到限制,所以,不是万不得已,不提倡采取这种方法。
3、司法考试计分特点。
司法考试实行总分制。
也就是说只要总分合格,不要求每一科合格。
只要前3卷能考到360分,第4卷只得一分也能通过。
由于第4卷的知识点都在前3卷,即使不复习也可得60—90分;而且第4卷是主观题,即使认真复习也很难提高分数。
所以,秘诀之3 :集中精力复习前3卷,不管第4卷(文书除外)。
法律教育网
4、司法考试命题特点。
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普遍反映答题难,却不知老师出题也不容易。
我本人给单位出过信贷考试题,对此深有感触。
厚厚几本书,真正能作为命题素材的并不多。
所以,近几年司法考试的考点不断的重复,甚至有些原题多次出现。
经济学中有个“28定律”,司法考试也不例外。
80%的分数集中在20%的重点内容上。
其余80%的内容只占20%的分数。
例如,国际法(国际公法)有150多页,但只考12分。
书上能找到答案只有5分左右,就算认真复习了,也未必做得对。
所以,秘诀之4:把100%的时间和精力用在20%的重点内容上。
其余80%的内容忽略不计。
怕学不到知识?等通过考试再学不迟!
5、各类培训班。
司法部从不举办也未授权举办各种培训班。
所有的培训班都是民间机构组织的。
由于授课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们自己也不一定能通过考试。
所以,秘诀之5:不要参加培训班,以免浪费时间。
6、参试人员个体差异。
每个人时间、精力、智力等情况是不一样的,适合别人的方法不一定就适合你,再好的方法都只能做参考。
所以,秘诀之6:不要迷信任何秘诀,关键是要总结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
2、法条学习方法
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考试也一样。
所以,要学会从出题人的角度看待考试,以立法者的思维学习法律。
学习法律时不用死记硬背,只需分析立法者为什么会这样立法,这条法律是否合情合理,如果让自己去立法会怎样规定。
在法治日益完善的今天,绝大多数法律都是合情合理的,既然在情理之中,又何须记忆?当然,不排除有个别法律不合情理,但毕竟是少数,考到的机会不多。
再说了,既然不合情理,必然印象深刻,想不记住都难,又何须刻意去记呢?
3、结语
司考是一门放弃的艺术,学会放弃,方可成功!“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老子》在很早以前就说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我说了这么多,真正相信的没有几人,敢于做到的就更少。
如果你真正做到了,考试不再可怕!如果你真正做到了,人生必定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