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的历史文化

山西的历史文化

山西的历史文化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早在10万年前山西就已经有人类生息繁衍,以芮城西侯度文化遗址和襄汾丁村文化遗址最具代表。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史书记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说的是史前三圣尧、舜、禹在汾河下游建都创业的历史。

近年来,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印证了山西南部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

垣曲县曾经是商王朝的战略要地。

西周建立初期,叔虞封唐,其子燮改国号为晋。

春秋时期,晋文公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山西因此又被称为“三晋”。

魏晋时期,北魏迁都平城,平城成为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隋末,李渊父子从晋阳起兵,建立唐朝。

把山西看做是“龙兴之地”,于是定晋阳为“北都”。

当时山西的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都以山西为依托,夺取中原,北汉还建都晋阳。

元末明初,中原地区战乱不断连年灾荒,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富足、人口稠密、文化发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曾向人烟稀少的中原地区十几次移民。

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集合点,至今不少地方流传有“问我祖先何处寻,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

明清时期,晋商和票号在山西崛起,最初从盐业发家,
逐步扩展到各个行业,并把商业活动延伸到全国各地,甚至远达蒙古、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

晋商以吃苦勤劳、坚强诚信的品质以及捕捉机遇的能力,让人们认同了“无西不成商”的历史事实。

平遥、太谷等地成为当时的金融中心。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是英雄俊才辈出之地。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我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贤相名臣狄仁杰和裴度、“门神”尉迟恭,一代文豪柳宗元、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田园诗派领袖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边塞诗人王翰、晋阳诗才王之涣、江州司马白居易、花间派鼻祖温庭筠、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等,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放射出璀璨的光芒,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珍贵的遗产。

山西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