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物化学课件-抗肿瘤药物PPT优选课件
药物化学课件-抗肿瘤药物PPT优选课件
O
1. 肿瘤细胞内的磷酰胺酶的活性高于正常细胞, 利用前体药物起到靶向作用。
2. 磷酰基吸电子作用,降低N 上电子云密度,从 而降低烷基化能力,使毒性降低。
代表药物: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
O O
P N
NH
Cl Cl
又名:癌得星
水溶液不稳定, 遇热更易分解 --溶解后短期内使用
临床应用:主要治疗淋巴肉瘤和何杰金氏病
甾类氮芥 缺点:抗瘤谱窄,毒性大,不能口服,选择性差。
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结构修饰—氧氮芥
通过减少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以降低其反 应性,达到降低毒性的作用,但同时也降低了抗 肿瘤活性。
Cl N
O
Cl
氧氮芥
结构修饰—芳香氮芥
引入的芳环与N上孤对电子产生共轭,减弱了 N的碱性。
应用:抗瘤谱较广,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毒性比其他氮芥小。
环磷酰胺—体内代谢
(ClCH2CH2)2N
O NH
P O
环磷酰胺
为何环磷酰胺毒肝脏副作用较小?
OH
(ClCH2CH2)2N
O NH
P O
4-羟基环磷酰胺
酶
正常组织
O O NH
(ClCH2CH2)2N
O NH2
P O
CHO开环醛基化合物
第一课件网 ()
抗肿瘤药物
肿瘤概述
肿瘤是人体器官组织的细胞,在外来和内在有害因 素的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过度增殖为主 要特点的新生物。
与受累器官的生理需要无关 不按正常器官的规律生长 丧失正常细胞的功能 破坏了原来器官结构 有的可以转移到其它部位,危及生命。
分类:良性(瘤)和恶性(癌)
致癌因素
4.植物药
长春碱类、喜树碱类、紫杉醇类等
5.金属化合物 顺铂等
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
(bioalkylating agents)
第一课件网 ()
生物烷化剂(又称烷化剂):利用分子中的亲 电中心,与生物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共价结合。
生物大分子的富电子基团:氨基、巯基、羟基、 羧基和磷酸基。
烷化剂以烷基取代上述基团中的氢原子,形成 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作用,使核碱基配对错码, DNA链断裂。
❖ 由于该类药物对其它增生较快的正常细胞如骨髓 细胞、肠上皮细胞和生殖细胞同样有作用,又称 细胞毒类药物。 ---副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等 ---耐药性
❖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按结构分类
氮芥类
亚硝 基脲类
乙撑 亚胺类
烷化剂
金属铂类 配合物
磺酸酯 及多元醇类
发现
❖ 该类药物的起源可能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观察 到的芥子气。
1. 电离辐射 2. 热辐射 3. 机械刺激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致癌 因素
1、多环芳烃 2、亚硝胺类 3、其他化学物质 (染料 、奶
油黄、黄曲霉毒素 )
生物因素
1. 病毒 2. 细菌 3. 霉菌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化学治疗)
抗肿瘤药的应用趋势
1. 从单一治疗向综合治疗 2. 从单一药物到联合用药 3. 从姑息治疗向根治治疗 4. 从细胞毒性药物向针对机制多环节新型药物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根据作用靶点
1、以DNA为作用靶点的药物 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 干扰DNA和核酸合成的药物
2、以有丝分裂过程为作用靶点的药物 抗有丝分裂的药物
第一课件网 ()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来源
1.烷化剂 2.抗代谢物 3.抗生素
氮芥类、亚硝脲类等 叶酸、嘧啶、嘌呤类似物等 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等
结构修饰—杂环氮芥
嘧啶是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首先考虑 用嘧啶衍生物作为载体
O HN
N (C H 2C H 2C l)2
乌拉莫司汀
ON H
OH
N
N (C H 2C H 2C l)2
HO
N
CH3
多潘
结构修饰—杂环氮芥
❖ 运用前药概念设计化合物 ---引入环状磷酰胺内酯
N H (C lC H 2C H 2)2NPO (C H 2)n
(ClCH2CH2)2N P O
醛脱氢酶
4-酮基环磷酰胺(无毒)
正常组织
强烷肿瘤 化剂非酶途径
膀胱毒性
(ClCH2CH2)2N
O NH2
P O
COOH
羧酸代谢物(无毒)
O (ClCH2CH2)2N P
磷酰磷氮酰氮芥芥
NH2
+ CH2=CHCHO
O-
丙烯醛
去甲氮芥
环磷酰胺—合成(掌握)
H O C H 2 C H 2
P O C l3P y
N H
H O C H 2 C H 2
C l H 2 N C H 2 C H 2 C H 2 O H (C lC H 2 C H 2 )2NPO E t3 N
C l
N H (C lC H 2 C H 2 )2 NPO
O
H 2 O
N H (C lC H 2 C H 2 )2 NPO
子基团,降低毒性。
代表药物
前药
S
O
P N
N N
P450
P N
N N
噻替哌是直治接疗注膀入胱膀癌胱的效首果选佳药。 替哌
3.苯醌类化合物
S CH2CH2Cl 芥子气 CH2CH2Cl
❖ 动物实验表明,高浓度的芥子气破坏骨髓,对淋 巴肉瘤有效,毒性大。
基本结构
RH3C
N
载体部分 可改善药物在体内 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脂肪氮芥
Cl
烷基化部分
Cl
抗肿瘤的功能基
Cl
N
HCl
芳香氮芥
Cl
氨基酸氮芥
盐酸氮芥
杂环氮芥
N-甲基-N-(2-氯乙基)-2-氯乙胺盐酸盐
以甾体为载体 烷化剂和激素双重作用
O
OH OP
OH
磷酸雌莫司汀
前列腺癌、胰腺癌
O
C H 2O C (C H 2)3
CO
HO
OH
N (C H 2C H 2C l)2
泼尼莫司汀 淋巴瘤 选择性好
O
设计思想
1.氮芥类产生活性的过程是先生成乙撑亚胺
Cl
HN
N
Cl
2.为了降低乙撑亚胺基团的反应性,在氮原子上引入吸电
作用机制:失去氯原子,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与亲核 中心作用,属于SN1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结构修饰—芳香氮芥
HO
O
O
O
Cl HO
N H NH2
Cl
HO
Cl N
H NH
Cl N
Cl
O
Cl
苯丁酸氮芥
美法仑
氮甲
瘤可宁
溶肉瘤素
用其钠盐 水溶性好 易吸收
引入氨基酸 以期达到靶向作用
氨基酰化 降低毒性 提高作用选择性
O
H 2 O
代表药物:异环磷酰胺
O O
P N H
N Cl
Cl
O
O
P N H
NH
Cl
作用机制: 同环磷酰胺,体外无效,需体内代谢活化 不同: 环上N-氯乙基易被代谢脱去,生成单氯乙基环磷酰
胺(有神经毒性),抗瘤谱不同。
结构修饰—甾类氮芥
O (C lC H 2C H 2)2N C O
设计思路:
某些肿瘤细胞中存在甾体激素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