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在我国的分类及产品规格标准金银花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密银花、东银花和山银花。
由于产地环境和品种不同,具有不同的药性和生产规格标准。
密银花:主产于河南省的封丘县、密县、荥阳、等附近地区,是具有大毛花纯色金银花的最上层品种。
具有色泽清白、花冠较厚、握之有顶手感,在国内外都认为是质量最佳的传统品种。
大部分出口国际市场,极少部分则成为国内各大制药厂的首选品种。
广西金银花种植基地于2010年2月28日,引进河南封丘贾庄豫封一号金银花(密银花)种苗100万枝。
为开发西部的金银花农业种植,引进了最上层的优质金银花品种。
规格标准(共分四个等级):一等干货: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
表面绿白色,花冠厚质稍硬,握之有顶手感。
气清香,味甘微苦。
无开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5%。
无黑条、黑头、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
表面绿白色,花冠厚质硬,握之有顶手感。
气清香,味甘微苦。
开放花朵不超过5%,黑头,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10%。
无黑条、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
表面绿白色,花冠厚质硬,握之有顶手感。
气清香,味甘微苦。
开放花朵、黑条、不超过30%。
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干货:花蕾或开放花朵兼有。
色泽不分。
枝叶不超过3%。
无杂质、虫蛀、霉变。
东银花:主产于山东省的平邑、费县及附近地区。
是以鸡爪花金银花为主的金银花,品质药性不及密银花,是二等金银花品种。
规格标准(也分四个等级):一等干货:花蕾呈棒状、肥壮、上粗下细,略弯曲。
表面黄、白、青色。
气清香、味甘微苦。
开放花朵不超过5%。
无嫩蕾、黑头、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花蕾呈棒状,花蕾较瘦,上粗下细,略弯曲。
表面黄、白、青色。
气清香,味甘微苦。
开放花朵不超过15%,黑头不超过3%。
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
花蕾瘦小。
外表黄、白、青色。
气清香,味甘微苦。
开放花朵不超过25%,黑头不超过15%,枝叶不超过1%。
无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干货。
花蕾或开放的花朵兼有。
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
无杂质、虫蛀、霉变。
山银花:2005年版《药典》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列两项,因它们有很大的不同。
1.来源不同: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山银花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或华南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2.性状不同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3mm,下部直径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灰毡毛忍冬呈棒状而销弯,长3~4.5cm,上部直径2mm,下部直径1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
总花梗集结成簇。
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气清香,味微苦甘。
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
华南忍冬长1.6~3.5cm,直径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3.成分及含量不同金银花含绿原酸,2005年版《药典》规定: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
金银花含木樨草苷,2005年版《药典》规定:木樨草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樨草苷不得少于0.10%。
山银花含酸原酸2005年版药典规定: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
金银花和山银花从上述来源、性状、成分等方面比照,有很大不同,在使用中应注意区别。
是野生的金银花,为多年生藤本,枝黄褐色,渐次变白色。
叶卵圆形至椭圆形,主脉有短疏毛,下面密生白短柔毛。
雄蕊5,雌蕊1,花柱线状,秃净。
浆果,熟后黑色。
分布于湖南、广东、四川及云南等地,属于三等金银花。
规格标准两个等级:一等干货: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花蕾长瘦。
表面黄白色或青白色。
气清香,味淡微苦。
开放花朵不超过20%。
无梗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花蕾或开放的花朵兼有。
色泽不分。
枝叶不超过10%。
无杂质、虫蛀、霉变。
各地药材种植户可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品种进行栽培。
在加工过程中,切实按照上面的生产规格标准进行,以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优质药材,一方面增加产值,另一方面能达到一定的药效,服务于广大使用者。
鲁峰王金银花套种药材新模式鲁峰王金银花是常用大宗中药材,用途广、价值高。
生长周期长,三年进入盛花期,短期内效益不明显。
前期要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公司技术人员根据金银花的生长特性,采取扩行缩株、合理密植、间套药材、以“药”养“花”的高效套种模式,达到“当年栽花,当年见效”的效果,为金银花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科学密植增产增收。
根据金银花品种的生长特性,采用适当扩大行距、缩小株距的栽培方法进行穴栽,株距1米,行距2米,既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在一定面积上保证足够的株数,又增强了通风透光条件,从而为提高产量和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在其行距内套种一些生长周期短、根系较浅、株型矮小的中药材品种,达到以药养花、以短养长的目的。
具体栽培方法如下:1、大田栽培。
秋冬9-11月份或早春3-4月份,在选好的地块上亩施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100kg、硫酸钾30kg、碳酸氢氯50kg,耕细耙匀,按2米宽作高畦,畦与畦间作宽200cm、深40cm的浅坑,在沟内每隔100cm挖一深40cm的方穴,穴内种植鲁峰金银花苗1裸,填土踏实,浇水。
亩栽金银花330穴,栽后15天保持土壤湿润,即生根发芽成活。
2、荒山、梯田栽培。
选向阳山坡,从下往上转圈栽培(背阴处不栽),直接刨深45cm,宽30cm方穴,穴施有机肥5kg,栽培方法同上。
行距可灵活掌握。
若山地土质较好,可采取间套药材模式;若含石沙量较多,不能种植药材,可按行距1.5m,株距1.2m,挖穴栽培金银花。
梯田、丘岭也可采用此套种模式。
二、合理选择间套药材品种。
金银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但行内所套种的药材就不同了。
必须选取株形矮小、生长周期短、见效快、适宜套种的中药材品种。
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有关规定,以道地药材为原则,现简介如下:(1)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可套种的中药材品种有生地、板蓝根、桔梗、黄芪、紫菀、甘草、贝母等;金银花进入丰产期后,形成了一定的隐蔽度,可套种喜阴的药材品种有半夏、北柴胡、苍术、华细辛、拳参等。
(2)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地区,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可套种的药材品种有桔梗、板蓝根、白术、紫菀、元胡、白芷等。
金银花进入丰产期后,可套种喜阴的药材品种有:半夏、太子参、麦冬、白术、黄连等。
(3)辽宁、北京、天津等地区,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可套种的药材品种有五味子、黄芪、板蓝根、桔梗、黄芩等。
金银花进入丰产期后,可套种的喜阴的药材品种有苍术、细辛、柴胡等。
三、及时收获提高药材质量。
药材品种不同,其最适宜的采收期也不相同。
采收期的确需根据各品种的生长习性和栽培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不得因货源紧缺,价格上涨就提前采收,以免导致药效成分含量降低,更不能随意推迟采收期,造成药材木质化加重或腐烂变质。
比如,金银花须待花蕾上部膨大,含苞未放,呈青白色时采收最为适宜;板蓝根在当年6~8月收割大青叶,11~12月份挖取根部;甘草待移栽后的第二年秋或翌年早春发芽前收获,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四、药材套作凸现经济效益。
在金银花行间套药材的种植模式可以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仅以金银花生长前期套种板蓝根为例,分析其经济效益:春、夏季节,在金银花2米宽的行距内,离花墩20cm,按常规方法播种板蓝根,当年秋季每亩可收获板蓝根300kg,大青叶200kg。
按市场价板蓝根75元/kg,大青叶5元kg,亩收入3000元以上。
通过对板蓝根的施肥、浇水管理,金银花从中得到了充足养分而旺盛生长。
第一年可采收金银花30kg,市价150kg/元,亩收入4500元。
第二年采收金银花90kg,亩收入13500元,再加上套种药材板蓝根的收入,效益相当可观。
第三年金银花已进入了丰产期,亩产干花150~200kg,效益可达20000元以上。
同时,因其形成了一定的隐蔽度,为喜阴惧晒的药材提供了天然的生长条件,故可继续套种一些喜阴的药材品种,可谓是一举多得。
此模式也适合林木果园与中药材的间作套种。
商品按区可分为密银花、济银花、山银花。
其规格等级标准为:▲济银花一等:花蕾呈棒状,肥壮。
上粗下细,略弯曲。
表面黄白、青色。
气清香、味甘微苦。
开放花朵不超过5%。
无嫩蕾、黑头、枝叶。
二等:花蕾较瘦,开放花朵不超过15%,黑头不超过3%。
其余同一等。
三等:花蕾较小,开放花朵不超过25%,黑头不超过15%。
枝叶不超过1%。
其余同一等。
四等:花蕾或开放的花朵兼有,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
▲密银花一等: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
表面绿白色,花冠质厚稍硬,握之有顶手感。
气清香、味甘微苦。
无开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5%。
二等:开放花朵不超过5%,黑头、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10%。
其余同一等。
三等:表面绿白色或黄白色,花冠厚,质硬,开放花朵、黑条不超过30%,其余同二等。
四等:花蕾或开放花朵兼有。
色泽不分。
枝叶不超过3%。
其余同二等。
▲山银花一等: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花蕾长瘦。
表面黄白色或青白色。
气清香、味淡微苦。
开放花朵不超过20%。
无梗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花蕾或开放的花朵兼有,色泽不分。
枝叶不超过10%,其余同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