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唯一能直接降低血糖的物质。

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而胰岛素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只有进入细胞的葡萄糖才能为细胞提供动力,使人体具有正常的各种生理功能。

一、胰岛素的适应症
胰岛素是生理性的降糖药物,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妊娠,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或肝肾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出现口服降糖药失效或血糖控制不理想;合并其他疾病如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

二、胰岛素分类:
(1)按其来源分类:
①动物胰岛素:如牛胰岛素、猪胰岛素
②人胰岛素:如重组人胰岛素系列
③人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地特胰岛素
(2)按其作用时间长短分类:
①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
②短效胰岛素如重组人胰岛素R
③中效胰岛素如重组惹胰岛素N
④长效胰岛素如地特胰岛素
⑤预混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30、重组人胰岛素30R、重组人胰岛素50R
三、胰岛素使用的护理
1、胰岛素的注射途径
(1)静滴:是指静脉输入小剂量胰岛素,通常以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的速度静滴,以降低血糖。

(2)皮下注射:有胰岛素专用注射器、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泵3种。

胰岛素笔是一种笔式注射器,胰岛素笔芯直接装入笔内,不需抽取,易于携带,对老年病人、经常外出的病人尤为方便;使用胰岛素泵时,将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装入其储药器内,按预先设定的程序注入体内,特点是模拟胰岛B细胞生理分泌,亦可餐前追加负荷量。

(3)诺和笔的使用:
①安装②检查胰岛素流动性(注射前排气)③剂量选择④实施注射⑤更换笔芯
2、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1)准确用药:熟悉各种胰岛素的名称、剂型及作用特点;准确执行医嘱,做到制剂、种类正确,按时注射。

短效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2)吸药顺序:长短效或中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切不可逆行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其速效性。

(3)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封的胰岛素放于冰箱4~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在常温下(不超过28℃)可使用28天,无需放入冰箱,应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晒,否则可因蛋白质凝固变性而失效。

(4)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法,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

一般腹部吸收最快,臀部吸收最慢。

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长期注射同一部位可能导致局部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局部硬结。

如在同一区域注射,必须与上一次注射部位相距2cm以上,选择无硬结的部位,如产生硬结,可用热敷,但要避免烫伤。

(5)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6)注意监测血糖,如发现血糖波动过大或持续高血糖,应及时通知医生。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

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

3、胰岛素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1)低血糖反应;表现为肌肉震颤、心悸、出汗、饥饿感、软热无力,紧张、焦虑、性格改变、神志改变、认知障碍,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

老年糖尿病人应特别注意观察夜间低血糖症状的发生。

处理措施:一旦确定病人发生低血糖,应尽快给予糖分补充,解除脑细胞缺糖症状。

神志清醒者可给予约含15g糖的糖水、含糖饮料或饼干类的饮食,15分钟后测血糖如低于2.8mmol/L,继续补充以上食物一份。

病情重,神志不清者应给予静滴50%葡葡糖40~60ml,或静滴10%葡萄糖液。

反复发作低血糖或较长时间的低血糖昏迷可引起脑部损伤,因此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

(2)过敏反应: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

全身性荨麻疹少见。

(3)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采用多点、多部位皮下注射可预防其发生。

若发生则停止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