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些解释与说明一、环境管理体系(一).术语和定义环境管理体系现在执行的标准为GB/T24001-2004/IS014001:20041、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英文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缩写EMS)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注:(1).组织定义: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2).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3).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2.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4.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5.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6.环境绩效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及其他环境绩效要求对结果绩效测量。
7.环境指标由环境目标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8、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所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二)环境因素识别1、项目经理部成立后,须在工程开工阶段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识别该项目的环境因素,建立《环境因素台帐》,同时根据环境因素台账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建立《重要环境因素台帐》,具体识别、填写及表格见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第117页——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每年的《环境因素台帐》及《重要环境因素台帐》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更新。
2、识别时要先找出活动过程,然后再围绕过程找环境因素。
例如:活动过程:套丝机的使用,使用过程中比如套丝机漏油、产生的碎屑及旧配件的丢弃等都属于环境因素。
找出环境因素后,根据程序文件中的《环境因素七因子评价法》,从纵向的七个评价项目:“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发生频次”、“社区关注程度”、“持续时间”、“资源消耗量”分别进行评价,从横向看,每项评价项目分别对应三个影响程度,根据现场实际选择“a”、“b”、“c”中的其中一个,最后得出评价合计,如果项目合计≥“2a”、≥“4b”、≥“1a+3b”均为重要环境因素,等把所有的环境因素评价完后,把重要环境因素摘出来建立《重要环境因素台帐》。
各项目的《环境因素台帐》和《重要环境因素台帐》要报项目管理部备案一份电子版的。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术语和定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现在执行的标准为GB/T28001-2011标准。
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2、危险源识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4、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5、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潜在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1)一个潜在不符合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6、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1)一个不符合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
7、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2)当程序形成文件时,通常称为“书面程序”或“形成文件的程序”。
含有程序的文件可称为“程序文件”。
8、可接受风险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9、不可接受风险不可接受风险是指预期的风险事故的最大损失程度已经超过了单位或个人承受能力的最大限度。
10、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11、职业健康安全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面员工)、访问者或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注:组织须遵守关于工作场所附近或暴露于工作场所活动的人员的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
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英文(OHSMS)Occupation 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制定和实施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注(1)管理体系是用于制定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组相互关联的要素。
(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例如:包括风险评价、目标建立等)、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1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组织自我设定的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要达到的职业健康安全目的。
注:只要可行,目标就宜量化。
14、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注(1)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包括测量组织控制措施的有效性(2)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背景下,结果也可根据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要求测量出来。
15、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采取措施和设定职业健康安全提供框架。
16、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注:不符合可以是对下述要求的偏离:——有关的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律法规要求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17、相关方工作场所内外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二)危险源辨识1、项目经理部成立后,须在工程开工阶段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识别该项目的危险源,并建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根据评价出的风险级别确定出不可接受风险,建立《不可接受风险清单》,具体说明、填写及表格见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第123页——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控制程序。
每年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与《不可接受风险清单》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更新。
2、危险源识别识别时要先找出活动过程,再围绕过程找出危险源。
例如:无齿锯的使用存在的危险源有a、锯片松动或锯片防护罩有杂物。
b、锯片有缺损或裂纹。
c、工作地点2米内有易燃物易爆物品。
d、未配备合格的电闸箱或线路。
e、切割时身体任何部位伸到锯片下方。
f、更换锯片时没有断电。
以上这些为危险源,像触电、人身伤害、火灾、高处坠落等为危险源导致的事故。
根据每个活动过程找出的危险源评价出具体的分值,见程序文件第125页,打分法(LEC法),D=LEC。
L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根据实际情况从表格中的七个分数值中选择一个;E代表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根据实际情况从表格中六个分数值中选择一个;C代表事故产生的后果,根据实际情况从表格中六个分数值中选择一个。
然后把LEC的分数值相乘就是风险D的值。
根据D的分数值从而确定风险级别(见程序文件第126页),分值≥70以上的为不可接受风险,70以下的为可接受风险。
当把当年工程所涉及危险源识别完后,把所有的不可接受风险拿出来,建立《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评价表中“拟增加控制措施”主要是针对不可接受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各项目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要报项目管理部一份电子版备案。
三、根据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编制(E+O)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案。
方案中要对“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制定具体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等,各项目编制完的E+O方案要报项目管理部备案一份电子版,打印出的纸质版由项目管理部审核。
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方案。
四、根据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编制《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该方案可以编制在E+O方案中,也可以单独编制。
主要内容为施工现场内环境、职业健康、消防、保卫、安全方面涉及施工生产紧急情况的应急响应工作。
应急演练跟随总包一起进行,也可以项目自己进行。
做好演练记录,并保存演练照片。
如果是跟随总包一起进行的应急演练,外审时可以向总包借来,供外审老师查看。
五、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获取途径:网络、电视新闻、报纸等,每条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文号要写上,具体的样版可以参考公司网站上“内部办公—工程部”里面的法律法规清单。
项目部要每年及时更新所在地区的法律法规及国家的法律。
对于作废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要及时删除。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在电脑里存放电子版的就可以了。
六、安全及劳务内业资料管理1、对于新进场的工人一定按照公司程序进行三级安全教育,项目存放二级(项目级)和三级(班组级)的教育记录,每份记录上有每位受教育的工人签字,并配有工人受教育时集体照片。
对每位工人要进行安全考试卷答题,项目部要对工人的试卷进行判卷,写上所得分值,然后按照队伍把分值进行统计,用表格《—人员安全考试成绩登记表》(公司网站上“企管办”平台上“作业文件表格”中查找)进行登记。
对于考试合格的人员办理安全上岗证。
2、特殊工种对于电气焊工,项目上一定把好关,审核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一定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
然后按队伍对特殊工种持证进行登记,填写《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持证情况登记表》(在公司网站上“程序文件表格”中查找)。
3、《环保巡检记录》和《职业健康安全巡检记录》在电脑中做成电子版存放就行,由项目上的环保员和安全员进行填写。
每月记录两次(上、下半月)。
表格在公司网站“作业文件表格”中查找。
4、《施工现场噪声监测记录》每月记录一次,如果项目所在的总包填写了,可以复印一份保存,施工现场有风管制作及安装的项目,要自己填写《施工现场噪声监测记录》。
表格在公司网站“作业文件表格”中查找。
注:表格填好后每月复印一份给公司。
5、《顾客满意度调查表二》(适用于施工期间的),每季度填写一次,并由甲方(专业工程师)、监理(专业工程师)、总包(生产经理等负责人)的相关人员填写并签字。
表格在“程序表格”中查找。
注:表格填好后每季度复印一份给公司。
6、《劳务作业人员(含队长、班组长、农民工)花名册》表格在公司网站“作业文件表格”中查找。
各项目要认真做好各家队伍的花名册,同时附上身份证复印件,按队伍分别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