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学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学 质量管理概述


三、 TQM的工作原则
(一)预防原则 (二)经济原则 (三)协作原则 (四)按照PDCA循环活动 (五)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戴明——PDCA
PDCA 是一种持续改进的方法。
(PDCA循环)
1. 计划(Plan)
4. 校正(Action)
采取措施纠正 进行改进
发现问题,找出原因 为质量改进制定计划
5、损失大 6、对破坏性产品无能为力
1920 [英] 费歇尔
方差分析-实验设计
1924 [美] 休哈特
控制图
1933 [美] 道奇、罗米格 抽样检验
二、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特点
1、工序控制 2、预防与检验结合 3、破坏性产品 4、抽样检查 5、降低了成本 6、QC从
“检验为中心” 过渡到了
一、TQM含义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 学。TQM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 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 TQM的指导思想
(一)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二)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
不是检验出来的; (三)预防为主; (四)用数据说话; (五)突出人的积极因素。
2. 实施(Do)
按预定计划 组织实施
3. 研究/检查 (Study / Check)
计划是否能够运行 找出偏差
PDCA循环的特点
PDCA循环一定要按顺序 进行,它靠组织的力量 来推动,像车轮一样向 前进,周而复始,不断 循环。
处理
计划
AP
CD
检查
执行
PDCA循环的特点

AP
AP

CD
CD
AP
企业赋予的
要求是变化的:魅力质量~理所当然的质量!
2、评价指标
性能
寿命
外 观
可 信
性 经





适应性 时间性
§1 质量与质量管理
二、质量管理(GB/T19000-2000)
定义: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
协调活动。
①内容
②参与者
③考虑?
§2 相关术语
一、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互相 关联或互相作用的活动。
以顾客为关注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以顾客为关注点——(一)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 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 超越顾客的期望。
少一个顾客损失有多少?
领导作用——(二)
质量 ∽ 管理者责任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 当创造并保持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 内质量金三角
支撑角1---使用者
支撑角2---服务
§1 质量与质量管理
一、质量(GB/T19000-2000) 1、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内部质量----符合技术指标、规格 外部质量----顾客满意程度
特性characteristic
可区分的特征。
固有的 ①特性
CD
PDCA循环的特点
AP
特 点
CD
AP CD
达到新水平
改进 (修订标准)
维持原水平
PDCA循环
AP CD
有效利用PDCA的四种主要方法
调适环境; 先以小规模试行; 预先决定进度评估计划; 整合PDCA功能。
*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控制为中心”
1、以满足产品标准 为目的;而非?
2、偏重工序管理; 而非?
3、统计技术难度大 主要靠专家; 而非?
4、未与组织管理结合, 限于数学方法; 被?忽视!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特点
1、高技术、高参数复杂系统 2、国际贸易竞争加剧 3、系统工程、模糊数学确立 4、引入“全面”观点。
§2 相关术语
二、产品:过程的结果。
服务
流程性 材料
软件 硬件
§2 相关术语
三、组织:职责、权限和相关关系得到 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2 相关术语
四、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 程度的感受。
顾客抱怨
满意程度低 !
没有抱怨
顾客很满意 ?
规定要求符合顾客愿望
顾客很满意 ?
不抱怨
理所当然的质量
能力。 九、质量管理体系
体系(3.2.1)——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管理体系(3.2.2)——建立方针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 的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3.2.3)——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 组织的管理体系
§3 质量管理发展史


QI
C
B
TQM
A3
A2
SPC
A1
时间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故事
魏文王问扁鹊: 扁鹊答: 文王吃惊: 扁鹊惭愧:
现实中的质量管理:
你家三兄弟都精于医术, 到底哪位医术最好?
长兄? 中兄? 我最?
你的名气最大, 为何长兄医术最高?
我治病… 中兄治病… 长兄治病…
一、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
1、事后检验 2、产品检验 3、预防性差
4、全数检查( ?全数保证 )
抱怨
不满意
魅力质量
满意
13
§2 相关术语
五、质量策划(3.2.9)——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 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六、质量控制(3.2.10)——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七、质量保证(3.2.11)——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
满足的信任。 八、质量改进(3.2.12)——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
——费根堡姆
盈利性=适销性 + 可靠性 + 生产率
(市调) (技术) (管理)
四、质量管理发展趋势
1、要求、管理国际化
2、法规、制度、组织完善
3、标准统一 4、倡导文化 5、应用计算机
1 收集数据、处理数据 2 绘图 3 检测与监控 4 误差模拟
6、理论发展。
§4 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三、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五、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质量问题— —管理层次
戴明
Special cause Common cause
质量问题— —技术层次
过程方法——(四)
赋予的
定性的 ②特性
定量的
③各种类别的
功能的
人体功效 的
* 资料来源:
物理的 特性 时间的
感官的 行为的
4
要求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 要或期望。
满足要求的程度
法律法规的要求(强制)—— 明示的

(强制的、) 顾客的要求

(非强制的)
明确的
合同的
隐含的——市调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