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圣才出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圣才出品】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6.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1.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见表6-1-1)
表6-1-1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表
2.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见表6-1-2)
表6-1-2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
考点二: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1.利用植物监测
(1)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见表6-1-3)
指示植物是指受到污染物的作用后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植物,可以选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及地衣、苔藓等。

表6-1-3 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
(2)监测方法(见表6-1-4)
表6-1-4 监测方法
2.利用动物监测
一定区域内,利用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来监测评估该区域空气污染状况。

动物对污染物吸收途径:①气态污染物、粉尘从口鼻进入体内;②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进入;③脂溶性的物质可以通过皮肤进入动物机体。

污染物体内分布:①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②三价和四价阳离子主要积累于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③铅、钙、钡、锶、镭、铍等与骨骼亲和力较强,其二
价阳离子在骨骼中含量较高;④对某种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的物质,则在该种器官中积累较多;⑤脂溶性物质易积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

3.利用微生物监测
一般以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总数作为室内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

考点三:土壤污染生物监测★★
1.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见表6-1-5)
表6-1-5 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
2.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见表6-1-6)
表6-1-6 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