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日照设计原理
建筑日照设计原理
第一节 日照的基本原理
• 日照的作用与建筑对日照的要求
• 日照:就是物体表面被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现象 . • 日照时数:是表示太阳照射的时数 . • 日照率:是以实际日照时数与同时间内 (如年、月、日等)的最大可照
时数的百分比。 • 日照的作用:促进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防病;杀菌;供热;立体. • 建筑对日照的要求:是根据建筑的不同使用性质而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h;3h
• 建筑朝向与间距的选择
• 图6-10中前幢房屋 (相对)高度为15m, 位于北纬40˚地区, 已知冬至日后幢房 屋所需日照时数为 正午前后3h,确定 前后房屋的间距和 朝向.
22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若两幢房屋朝向正南,如图中A(实践)布置。假设1个单位棒高代表10m,即H= 10m,则前幢房屋相当于1.5个单位棒高,因而讨论这一问题时,必须利用棒 影图中的1.5个单位影长曲线。根据图6-8原理。为保证后幢房屋正午前后有3 h日照,即从10点30分到13点30分,前幢不得遮挡后幢,则前幢房屋北墙外皮, 必须位于1.5个单位影长曲线与10点30分、13点30分两条射线(虚线)之二交点 的联结线上。确定了北墙皮的位置以后,即可从图中12点钟时间线上量出前 后房屋之间距D为1.7H′。由于北纬40˚地区冬至正午时,单位影长等于单位
16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首先将绘于透明纸上的平屋顶房屋的平面图覆盖于棒影图上,使 平面上欲求之A点与棒图上的O点重合,并使两图的指北针方向 一致。
• 平面图的比例最好与棒影比例一致,较为简单。但亦可以随意, 当比例不同时,要注意在棒影图上影长的折算。例如选用1:100 时,棒高1cm代表1m;选用1:500时,棒高1cm代表5m,余类推。 如平面图上A为房屋右翼北向屋檐的一端,高度为20m。则它在 这一时刻之影就应该落在10点这根射线的4cm点A'处 (建筑图比 例为1:500,故棒高4cm代表2Om),连接AA'线即为建筑物过A处 外墙角的影。
2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棒影日照图的基本原理及制作
• 设在地面上0点立一任 意高度 H 的垂直棒,在 已知某时刻的太阳方位 角和高度角的情况下, 太阳照射棒的顶端a在 地面 上的投影为a’,则 棒影oa‘的长度H’=H·ctghs, 这是棒与影的基本关系 [见图6-3(a)]。
19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日照时间的计算
• 例如:求广州冬至日正南向底层房间窗口P点的日照时间,窗 台高1m,房间外围房屋见图6-9。 图中B1幢房屋高9m,B2高3m,B3高6m。由于减去1m窗台高, 故B1相对高8m,B2相对高2m,B3相对高5m。
20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13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棒影日照图上应注明纬度、季节日期、比列及指北方向等。按上 述制作方法,可制作不同纬度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棒影日照图。北 纬40˚和北纬23˚地区的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棒影日照见附 录3.
14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用棒影日照图求解日照问题
• 建筑建筑物阴影区和 日照区的确定
• 建筑阴影区
试求北纬40˚地区 一幢20m高, 平面呈U形,开口部分朝北的 平屋顶建筑物(见图6-6),在夏 至上午10点,在周围地面上的
阴影区。
15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室内日照区的确定
利用棒影日照图也可以求 出采光口在室内地面或墙 面上的投影 即室内日照区。 了解室内日照面积与变化 范围,对室内地面、墙面 等接收太阳辐射所得的热 量计算,窗口的形式与尺 寸及室内的日照深度等, 均有莫大的关系.
9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由于建筑物高度有不同, 根据上述棒与影的关系 式,当ctghs,不变时,H’ 与H成正比例变化。 若把H作为一个单位高 度,则可求出其单位影 长H’。若棒高由H增加到 2H,则影长亦增加到2H‘, 等等 [见图6-3(b)]。
10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已知春分、秋分目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可给出其棒影轨 迹图(图6-4)。
• 将棒影图O与P点重合, 使图的SN旋转180˚,并 使与建筑朝向相重合。由 图内找出5个单位影长 的 轨迹线,则B3平面图上的 C‘D’与轨迹相交,这是有 无照射的分界点。而平面 上的ABC‘D’均在轨迹线范 围内,故这些点均对P点 有遮挡,由时间线查出10 点10分之前遮挡P点。
21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11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棒影日照图的制作步骤,以广州地区 (北纬23˚8‘)冬至日为例来说明,其步骤如 下: 1·由计算法或图解法求出广州冬至日各时刻的方位角和高度角,并据此求出影长 及方位角。假定棒高lcm,其计算结果见表6-2。
12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如图6-5所示,在图上作水平线和 垂直线交于0,在水平线上按1:100 比例以lcm代表lm的高度。截取若干 段(也可以其他比例代表棒高的实 长)。由0点按各时刻方位角作射线 (用量角器量出),并标明射线的钟 点数。再按Hctghs值在相应的方位 角线上截取若干段影长,即有lcm 棒高的日照图后,也可根据棒长加 倍,影长随之加倍的关系,将影长 沿方位射线截取而获得棒高为2cm、 3cm等的影长,依此类推,并在图 上标明1,2,3……等标记。然后 把各射线同一棒高的影长各点 连接,即成棒影日照图。
17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确定建筑物日照时间和遮阳尺寸
• 为了求解这一类问题,不
能直接利用上述解阴影区 日照区所用的棒影图,需 要把它的指北向改为指南 向,然后应用。如图6-8 表示旋转180˚后的棒影图。
18
第二节 棒影图的原理及其应用
• 旋转180˚ 就意味着将某一高度的棒放在相应的棒影轨迹Oˊ上, 则其棒的端点A的影恰好落在0点上。如果将棒立于连线OOˊ之 上任一位置,则0点就受到遮挡,即0点无日照,如果将棒立于连 线ooˊ以外时,棒端点A的影就达不到0点,则0点受即OA有日 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