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库存管理)仓储库存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库存管理)仓储库存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4
4
2
第九章
现代仓储信息技术
4
4
2
合 计
48
30
4
18
配套实践环节:根据实践教学大纲上机进行模拟
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仓储的意义、性质,仓储管理的职能、任务与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仓储的意义、性质,仓储管理的职能、任务与原则。
难点:理解“仓”与“储”的内涵。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4.说明金属防锈可以采取的措施。
5.简述金属除锈方法。
6.如何防治仓库中商品发生霉变。
7.库存物品在仓储过程中主要会发生哪些变化?
8.如何有效控制外界因素对库存物品的影响?
第七章仓库生产作业组织及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仓库装卸搬运作业组织、仓库库存检查与控制的方法,了解分销、资源计划DRP在仓库作业组织及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商品储存整套流程的业务管理积识、包括入库存、出库物资管理。
难点:出入库管理中问题的处理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 商品出入库过程概述
一、仓库作业的过程
二、仓库作业特点
(一)作业过程不连续
(二)作业量不均衡
(三)作业对象复杂
(四)作业范围广泛
第二节 商品入库过程管理
一、货物接运
一、仓库绩效考核的意义
二、仓库绩效考核指标制定应遵循的原则
三、仓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第二节仓库绩效管理过程
一、绩效管理的基本工具
(一)指标分析
(二)程序分析
(三)成本分析
二、绩效管理的突破点
思考题:
1.考核仓库生产绩效的指标都有哪些?
第九章现代信息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条码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掌握条码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熟悉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3.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的合理化?
4. 库存管理都有哪些方法?
第八章仓库绩效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仓储绩效考核的意义,掌握仓储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了解仓库绩效管理的基本工具。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放在仓储绩效的指标体系。
难点:绩效管理过程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仓库绩效考核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内容体系是按仓库、仓储库存设施、商品储存与保养、装卸搬动、库存管理等各环节的功能与管理的思路安排的,因此会涉及其他相关经管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会大量运用到物学管理学、生产运营管理、运输管理学、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它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与其他课程的课程的衔接,避免脱节与内容重复;着重本课程独特的知识内容的教学,同时通过各门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
(5) 丁立言,《仓储库存规划与技术》,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仓储与配送管理》 邬星根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7)《仓储管理实务》 刘莉编著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6.考核形式:考试(闭卷)
7.教学环节及环境:课堂、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仓储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从物流角度而言,仓储库存业是物流业的一个生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学生通过对仓储库存原理和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了解仓储库存管理的主要内容,理解仓储库存管理的内涵,掌握物流企业仓储库存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灵活应用。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加深学生对仓储库存与库存管理问题的认识,并能结合实际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放在库存管理、库存控制以及库存控制方法。
难点:库存控制方法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装卸搬运作业管理
一、仓库装卸搬运作业的种类
二、仓库装卸搬运作业的组织
(一)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措施
(二)装卸搬运作业劳动组织
三、装卸搬运作业的组织过程
第二节库存管理
一、库存管理概述
(一)库存的类型
难点:各种商品养护方法的适用性。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库存物品变化形式
一、物理机械变化
(一)挥发
(二)溶化
(三)熔化
(四)渗漏
(五)串味
(六)沉淀
(七)玷污
(八)破碎与变形
二、化学变化
三、生化变化及某些生物活动引起的变化等。
第二节影响库存物品变化的因素
一、影响库存物变化的内因
(一)物品的物理性质
(二)物品的机械性质
(二)库存费用
(三)库存的作用
二、库存控制的目标
(一)“零库存”的境界
(二)库存控制的目标
三、库存管理方法
(一)ABC库存管理法
(二)CVA库存管理法
第三节仓库盘点
一、盘点作业的目的和内容
二、盘点作业的基本步骤
三、盘点方法
思考题:
1. 简单描述装卸搬运作业的组织过程。
2.简述如何进行装卸搬运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商品堆码
一、商品堆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堆码的基本原则
(二)商品堆码操作要求
二、货垛设计的内容
(一)货垛“五距”要求
(二)堆码设计
三、商品堆码存放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垫垛和苫盖
一、垫垛
二、苫盖
思考题:
1.什么是商品保管场所的分配?可以根据哪些因素来划分储存保管区?
2.简述仓库保管场所平面布置的形式,并说明各种形式的优缺点。
3.对商品堆垛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多关于料位编号(储位管理)的知识。
5.不同的堆码方式适用于哪些物品?
6. 怎样确定衬垫物的材料和数量?
第六章库存物品的养护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库存物品变化的形式、加速库存物变化的原因以及降低库存损耗的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商品养护的概念与作用;仓库温湿度控制的方法;金属防锈与除锈的基本方法;商品防霉与防虫方法;仓库消防安全。
了解仓库建设规划流程,掌握库场选址的策略、原则、影响因素及简单的仓库选址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仓库选址的目标与原则,其中重点掌握费用原则、接近客户原则及长远发展原则。难点:仓Biblioteka 的规划设计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仓库的分类
一、仓库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二)按保管货物的特性分类
(三)按仓库建筑物的构造分类
(三)物品的化学性质
(四)化学成分
(五)物品的结构
二、影响库存物质量变化的外因
(一)自然因素
(二)人为因素
(三)储存期
第三节保管养护措施
一、仓库作业过程管理措施
二、仓库温、湿度控制的方法
思考题:
1.简述商品养护的基本措施?
2.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说明各自的含义。
3.对于仓库进行温湿度控制的方法有哪些?说明每种方法的应用要点。
第一节仓储的沿革
一、仓储活动的产生
二、发达国家仓储业的发展
(一)美国仓储业
(二)日本仓储业
三、中国仓储活动的沿革
(一)仓储活动的发展进程
(二)我国仓储活动的现状
第二节仓储的意义、性质与功能
一、仓储活动的意义
二、仓储活动的性质
三、仓储的功能
(一)经济利益
(二)服务利益
第三节仓储管理的内容
一、仓储管理的含义
课堂教学:以教学大纲为指南,通过主要要点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依据教学内容安排在实验室上机、案例讨论等活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考试: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运用仓储库存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我国自动化仓库的发展概况与展望
思考题:
1.按仓库的结构特点,可以将仓库建筑物分成哪三类?说明其各自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2.什么是自动化立体库?自动化立体库在我国是否适用?为什么?
第四章商品出入库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企业订单处理过程,掌握仓库入库过程和出库过程的关键作业以及管理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仓库作业的各种设施设备,其应用场合,原理及使用要求。
难点:设备的选择依据和方法、数量的确定,使学生能合理、经济地配备仓储生产作业所需的各种设备。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概述
一、仓储设备的分类、特点
二、仓储设备的选择
第二节货架系统
一、货架的种类
二、货架系统的选择
第三节装卸搬运设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品保管规划包含的内容、保管场所的分配与布置。
难点:商品保管理的场所布置。
课堂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节储存规划概述
一、分区分类规划
(一)分区分类规划的方法
(二)分区分类规划的原则
二、货位管理
三、货位的存货方式
(一)固定型
(二)流动型
第二节仓库货区布局
一、货区布局的基本方式
二、非保管场所布置
第五节 仓库库区总体布局
一、仓库库区总体布局
二、仓库面积
思考题:
1.试述仓库选址的原则
2.简述仓库内部布局的内容
3.简要叙述库场选址的目标、原则、影响因素及选址程序。
第三章仓储设施设备及其配置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能合理、经济地配备仓储生产作业所需的各种设备。掌握仓库货架系统及装卸搬运设备的主要类型和使用范围,了解计量和分拣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系统组成和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