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法概述

专利法概述

1883年,世界上几个主要保护工业产权的国家在巴 黎签订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专利保护进 入国际化阶段。

三、中国的专利制度
(一)建国前我国的专利法律制度概述 1859年,洪仁玕在他的《资政新篇》中把西方专利 制度介绍给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建立专利制度的建 议。 1881年,郑观应就上海机器织布局采用新技术,率 先向清政府提出专利申请要求,并获批准享有10年 专利。 1898年7月2日,在“百日维新”运动中,清政府正 式颁布了有关专利的法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专利法。


1624年英国颁布的《垄断法规》被认为是世界上第 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该法宣布以往君主所 授予的特权一律无效,其中的许多规定为后来许多 国家的专利立法仿效,其中许多原则和定义一直沿 用至今。

继英国之后,美国于1790年、法国于1791年、西 班牙于1820年、德国于1877年等先后建立了本国 的专利法律制度。此外, 1806年法国还颁布了世 界上第一部保护外观设计的法律。

1.实行单一专利保护制度。

2.规定了三种形式的专利。我国专利法规定, 专利的种类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 观设计专利。
3.对不同的专利采用不同的审查制度。在我 国1985年的《专利法》中,对发明专利采用 早期公开、延迟审查的制度,而对实用新型 和外观设计专利采用登记制度。


4.实行计划许可与强制许可并用制度。对全 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公有制形式的单位 所产生的重大职务发明创造,有关主管部门 可以根据国家计划指定其他单位实施。而对 于那些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 求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未能获得许可的 情况,专利局根据该单位的请求,可以颁发 给其强制实施许可证。 5.专利管理机关与人民法院共同处理专利纠 纷。

(三)专利法的修改 1.我国专利法的第一次修改 专利法的第一次修改工作开始于1988年,在 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一次修 改后的专利法于1993年1月1日实施。其修改 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规定了权利人享有进口权。进口权,是指 专利权人有权阻止他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 为生产经营目的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 其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1911年11月,民国政府颁布了《奖励工艺品 奖励章程》并增加了《实施细则》和《专卖 特许条例》。但这部专利法的保护范围非常 有限,只保护称得上发明(或改进)的工艺 品,并不保护制造方法,且保护期只有5年。 1944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专利法》,这是我 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以专利法命名的法律。

(二)建国后我国专利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专利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专利是一项特殊的智力劳动成果,是具有工 业意义的发明创造; 第二,专利作为一种发明创造,必须符合专利法规 定的专利获取条件,否则不能授予专利; 第三,专利必须是经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法 律规定的程序确定并批准,在未经审查并批准授 权之前,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不能称之为专利。 Nhomakorabea

1950年政务院制定了《保护发明权和专利权暂行条 例》,同年又该条例的施行细则及《发明审查委员 会规程》。 1954年我国又颁布了《生产品发明、技术改进及合 理化建议奖励暂行条例》,规定获得发明证书的, 依条例颁发奖金。 从1978年开始,我国开始筹建专利法律制度,并于 1984年3月12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985起实施《专利法》并颁布了《专利法实施细 则》。这部《专利法》具有如下特点:
二、专利制度的历史沿革
专利法律制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历了数百年 的历史,它的产生、发展离不开商品经济的 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承认技术成果是财富、 是商品这一历史条件。专利法律制度的首要 目的是为了确认发明创造人对其发明创造成 果或技术方案的专有权利。 作为专利法律制度产生的一个标志性的历史 事件,是1236年英王亨利三世授予波尔多市 一个市民,制作各式色布技术以15年的垄断 权,这一授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原始的一件 专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 显现出来,各国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先进的 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于是许多国家开 始建立保护新技术的法律制度。 威尼斯共和国率先将专利的管理形成制度, 于1444年批准了第一件专利,并在此基础上 于1474年3月19日制定了世界上公认的第一 部专利法。这部专利法中所规定的一些基本 原则,为现代专利制度奠定了基础。

(2)对方法专利的保护延及依照该方法直接获 得的产品。1985年《专利法》对方法专利只 规定了针对该方法的使用权;修改后的专利 法将使用或销售依据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 品作为专利权人的一项权利。 (3)专利保护的范围有所扩大。修改后的专利 法规定食品、饮料、调味品、药品和用化学 方法获得的物质所使用的技术都可以申请专 利,获得法律的保护,同时还规定微生物本 身也给予专利保护。
第三编 专利法
第十章 专利法概述
一、专利权的概念
(一)专利

专利(Patent)一词源于英文(Letters Patent),最初是指由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带 有玉玺印鉴的独占权利证书,该证书没有封 口,任何人都可以打开看。证书的内容是国 王授予的持有人对某种技术享有独占权。

英文“Patent”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 “垄断”的意思,二是“公开”的意思, 所以垄断和公开就成了现代专利的两个最 基本的特征。 我国的《专利法》保护三种专利:发明专 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一般 而言,专利是指具有专利性的发明创造或 者是具有独占权的公开技术。
(二)专利权 专利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对 其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控 制、利用并支配的专有权利。 专利权包括积极效力和消极效力两个方面:
积极效力指权利人以营利为目的独占实施专利技
术的权利。权利人对于这一权利可以自己行使, 也可以转让或许可他人行使。 消极效力是指权利人阻止第三人擅自实施专利的 权利,如果发生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权利人可以 追究侵权方的法律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