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诊断与改进

教学诊断与改进


2、办学质量保证
实施保障 办学规模与结构
2.2 组织领导
教学中心地位
信息化水平
关键量化指标
毕业生本省、 本地就业率
生师比、生 均教学科研 仪器设备值 教学投入占 比 信息化教学大 赛参与率
8
诊断项目
诊断项目7个 诊断要素36个 诊断点90个
诊断要素
诊断点
体制机制
2.3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社会服务
2、办学质量保证 2.4 学校管理
** 现 代 学 徒 制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革
3、专业质量保证
**系统培养
诊改制度与运行
3.8专业诊改
诊改效果
外部诊断(评估)结论应用
12
诊断项目
诊断项目7个 诊断要素36个 诊断点90个
诊断要素
诊断点
规划制定
4.1课程建设规划
目标与标准
实施保障
4、课程质量保证 4.2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
校园稳定与校园文化 教学管理与教风
学生管理与学风
2.5 办学诊改
诊改制度与运行 诊改效果
关键量化指标
学生参与评教 比例 学生出勤率、 辍学率
9
诊断项目
诊断项目7个 诊断要素36个 诊断点90个
诊断要素
诊断点
规划制定
关键量化指标
3.1专业建设规划
目标与标准
3、专业质量保证 3.2专业设置
实施保障 专业动态调整 *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4
七、复核依据与结论:
7—36—90
诊断项目 7个 自主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29项: 结论:有效 诊断要素36个 自主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24项: 结论:异常 诊断点 90个 上述标准以外的其他情况: 结论:待改进
复核结论为“异常”、连续2次“待改进”、应参加而无故不参加抽样复核 的学校: 采取调减招生计划、暂停备案新专业、限制项目审报、调整拨款经费等限制 措施。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5.3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规模与结构 兼职教师教学
5、师资质量保证 5.4教师发展 5.5师资诊改
专任教师能力提升
兼职教师能力提升 诊改制度与运行 诊改效果
关键量化指标
承担专业课 程、C类课程 门数及比例 培训进修、 挂职锻炼年 均人日、经 费占学校经 费支出比例
团队建设 带头人 校内实训条件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关键量化指标
双师素质比 例
生均校内实践 教学工位数、 使用时间 基地接待学生 量(人次)、 基地使用时间 (天)
11
诊断项目
诊断项目7个 诊断要素36个 诊断点90个
诊断要素
诊断点 *专业特色
关键量化指标
学生获省级以 上奖励项目数
3.7专业创新发展
**对外合作
八、“教学诊改”的主要内容: 规划→目标→标准→实施→诊改制度与运行→诊改效果
过程性管理
原始性资料
5
湖北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
诊断项目7个 诊断要素36个 诊断点90个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关键量化指标
质量目标与定位
1.1质量保证理念
质量保证规划
1、体系总体构架
质量文化建设
1.2组织构架
14
诊断项目7个 诊断要素36个 诊断点90个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规划制定
5.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目标与标准
5、师资质量保证
实施保障 专任教师规模与结构
5.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教学
专任教师科研
关键量化指标
专任教师总 数、双师素 质比例 平均教学工 作量、平均 周学时
15
诊断项目7个 诊断要素36个 诊断点90个
2
三、教育部启动“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
高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9个省27所高职 院校试点:
山西、内蒙古 、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重庆、贵州、陕西
四、湖北省启动“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
1、《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试行)》
其余院校:保证履行办学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 体系。
六、复核学校应提交的材料:
1、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改报告》 2、近2年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3、近2年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4、近2年学校、校内职能部门、院(系)的年度自我诊改报告 5、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及其他子规划 6、学校所在地区或行业事业发展规划
质量保证机构与分工 质量保证队伍断点90个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1.3制度构架 1、体系总体构架
1.4信息系统
质量保证制度 执行与改进 信息采集与管理 信息应用
关键量化指标
7
诊断项目
诊断项目7个 诊断要素36个 诊断点90个
诊断要素
诊断点
规划制定
2.1 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目标与标准
教学诊断与改进
李利
1
一、教育部先后下发三个文件,大力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 (教职成厅[2015]2号) 2、《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 (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 3、《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司函[2016]37号) 二、教育部先后召开两类会议,加大“教学诊断与改进”培训力度 1、全国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专家委员会会议,培训专家; 2、全国高中职院校校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培训主办方人员。
关键量化指标
课程标准完 备率
4.3课程资源
教材选用与建设 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与开发
13
诊断项目7个 诊断要素36个 诊断点90个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4.4课程教学 4、课程质量保证
课程考核 教学效果 顶岗实习
4.5课程诊改
诊改制度与运行 诊改效果
关键量化指标
顶岗实习人数 比例、参加保 险学生数、实 习专业对口率
人才培养方案
3.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
专业平均学生 数 国家级、省级 重点(示范) 专业数及比例
纯理论课、实 践+理论课、 纯实践课比例
10
诊断项目7个 诊断要素36个 诊断点90个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3.4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3.5专业教学团队 3、专业质量保证
3.6专业实践条件
2、2016年12月1日,各校将《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 方案》报省教育厅备案。
3、2016年组织少数学校试点,2017年起组织省级复核,每3年抽样复核的 学校数不少于总数的1/4。
3
五、诊断重点:
新建院校:保证学校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
省级以上示范院校: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