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活动建议
4.1能提出进行探究的大致思路。
4.2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 面计划。
2021/2/4
32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4观察、实验、制作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5.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 对动物、植物、水、空气、岩石等外部形
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描述。
第三阶段:七十年代末——现在 特征:人本位 还教育的另一半
2021/2/4
11
三、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 强调手、脑结合。 ❖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 ❖采用“探究法教学”。 ❖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 ❖实施写实性评价。
2021/2/4
12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5.7能综20合21/运2/4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起重机模型、生态瓶能量转换装置等。33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5.搜集整理信息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6.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6.2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 法整理、加工有关资料。
见附录三:关于科学探究 的案例1.1。
测量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 ,并画出曲线图。
3.2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见附录三:关于科学探究的 案例1.1。
在动手实验之前,让学生对 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 。如:在做物体的沉浮实 验之前,先让学生假设物 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然 后对给出的几种物体的沉 浮做出预测。
2021/2/4
31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3制定计划
具体内容标准
6
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动态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 标准(实验稿)》
课标研制负责人:郝京华(南师大教授)
2003-2011年教育部启动课程标准修订
前期主持修订负责人:郝京华(南师大教授) 后期主持修订负责人:韦 钰(原教育部副部长)
2011年3月韦钰修订组完成《小学科学课 程标准(修订稿)》,送教育部审定。
1.认识小学科学学科的性质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 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 的基础性课程。
❖ 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基础性课程。
2021/2/4
13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何谓“科学素养”
《标准》指出: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 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 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 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等 ●学习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综合 ●动手和动脑的结合 ●科学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2021/2/4
20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不仅可以为初中理科课程的学习打下良 好的基础,而且对小学阶段其他课程的学习也具有促进 作用(语文、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 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 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
价值取向── 科学课关注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2021/2/4
23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四个提倡”
❖ 提倡科学探究 ❖ 提倡多元目标 ❖ 提倡用教材教 ❖ 提倡过程评价
2021/2/4
24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提倡“科学探究”
什么是科学探究 为什么提倡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021/2/4
2021/2/4
9
三、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回眸二十世纪世界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大体 经历了如下发展轨迹:
科学知识 —— 科学方法 —— 科学素养。
2021/2/4
10
三、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六十年代初 特征:知识本位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英】斯宾塞
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 特征:能力本位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2021/2/4
7
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动态
受教育部的委托,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了《小学 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审议工作。经审议 ,学科审议组的审议结论是建议“先行试点,暂 缓颁布”。
主要意见:
课程内容总量与难度的把握、内容标准采用“核心 概念与分解概念”的表述方式、内容标准不能进行 分阶段划分的做法等,未经实践检验。
2021/2/4
16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定位是基础性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程。
(2011年版中表述为:……核心课程)
(实验稿中表述为:……科学启蒙课程)
2021/2/4
17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的活动性与实践性
基本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活动水 平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生对科学 探究的理解不断加深,科学探究的 能力不断提高
五年级——自主参与和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 程——学习之改变一个变量的对比实验及对实验现象和观 察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
六年级——尝试进行开放性较强的某些自主探究活 动——在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方面积累起更多的经验。
2021/2/4
19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综合性 ●学科内容综合:物质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
2021/2/4
14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科学素养的五大要素
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 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 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 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的有机整体。
2021/2/4
15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 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科 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认识 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 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 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内容,科学 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 感、动机等内容。
2021/2/4
34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6.思考与结论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7.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 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7.2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
见附录三:关于科学探究 的案例1.1。
7.3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 果与假设相比较。
2021/2/4
35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2021/2/4
28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科学探究五个要素: ●提出和聚焦问题; ●设计研究方案; ●收集和获得证据; ●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2021/2/4
29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1.提出问题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2.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 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 代,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 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体 现了它的综合国力、竞争潜力及国际地位。然 而,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人员的培养都必须 扎根于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今天中小学科 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 、社会质量和国家前途。这问题已引起许多国 家的重视,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 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 方式。
2021/2/4
27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老师的以探究为本的教学 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一个个探究的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教师的教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导 学生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科 学素养。
2021/2/4
2
科学教育的调查
中国科协2001年10月23日公布的2001年中国公众具备的 基本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 素养水平比例仅为1.4%,即每千人中只有14人具有科学素 养。不及美国10年前的六分之一。中国从1990年起开始了对 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1992年、1994年、1996年进行的3次 调查,其平均数据一直徘徊在0.3左右。据了解,1985年美 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到1990年这个 数字已经达到了将近7%。
2021/2/4
21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2.基本理念
核心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 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 理念。
2021/2/4
22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2.基本理念
课程定位── 科学课倡导了科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行为── 科学课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
学习方式── 科学课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
7.表达与交流
具体内容标准
8.1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 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8.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 评议。
8.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 他人交换意见。
活动建议
2021/2/4
36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3.内容标准
修订稿: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 学和技术四大领域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