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教材】树之歌全文课件1
【部编版教材】树之歌全文课件1
五谷树的传说 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九龙口镇五谷村顾洪茂家西 南侧,有一株“五谷树”,胸径三尺围圆,树高两丈余,史 料记载已有350年树龄历史。树干虽中空,下部木质有部分虽 已腐烂,但其枝叶茂盛,根部枝条众多。 奇树出神话。传说很久以前,这里不但常遭海潮袭击, 而且时常干旱,收成无望,百姓穷苦。其时东海龙王又不肯 恩施一点雨露甘霖。东海龙王的五女儿,见此焦急不安。她 想,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一带的老百姓年年有个好收成,使百 姓安居乐业呢?于是,龙女摇身一变,变成一条美丽的白龙, 时常呼风唤雨,干旱时,浇灌庄稼。
再读课文,有几句话?
树之歌
1 2 3 4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从哪方面 写的?
形状
杨树高
榕 树 壮
“壮”的意思 是:大,有力, 强盛。
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一句用 了什么修 辞手法? 你体会出 了什么?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梧桐树的叶子比作 手掌,生动地写出了梧桐 树叶的形状。
仿写: 请你用一种树木,来仿写一个比喻句。
读一读,写一写,想想他们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参考答案: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 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使培育一个人才. 比喻培 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 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 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树没有根就不会长,人 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判断:借助一对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或句子来判断。
耐寒:经得起寒冷。 造句:松树是特别耐寒的。
北疆:北方边疆。 造句:今年,北疆的雨水特别多。
银杏:称白果树、公孙树、鸭脚。落叶乔木。 造句:银杏的叶子特别漂亮。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造句:上海自然博物馆里有古代恐龙的化石。
辨析词语 披穿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 猜个谜语:
猜一猜
冬天光着头, 春夏长绿发, 只有一条腿, 小鸟喜欢它。
(猜一植物)
谜底:树
问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树(生自由发言) 下面我们学习一首有关树的儿歌:
2.树之歌
初读课文:(打开课本18页)
朗读要求: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边课文 ,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掉字,不添字,不读错别字
相同点: 两个词含有“把衣服盖在身上”的意思。 不同点: 不同点:“披” 指把衣服覆盖在肩背
上。“穿” 指着衣服鞋袜。 造 句: 1.爷爷的身上披着一件大衣。
2.下雨了,他把雨衣穿上了。
u 核心问题: 课文从哪四个方面来描写树木的?
树叶的形状、颜色、生长喜 好、花这四个方面来介绍树的。
u 串珠问题: 1.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种树木?
从这一句你了
银杏水杉活化石, 解到了什么? 金桂开花满院香。
这是对偶句。把银杏水杉比 作活化石,金桂开花后,满院 都是花香。
阅读方法解密:认识对偶
阅读方法解密:
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 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 的修辞方式。
作用: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增强节奏感,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槐树的叶子像彩蝶。 松树的叶子像银针。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从哪方面 写的?
颜色
枫树秋天叶儿红
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披”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松柏描写的非常形象。
松柏四季披绿装。
从“红、绿” 可以看出什么?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红,绿”两个词,使我们好像 看到了秋天枫叶火红,松树、柏树 一年四季常青的鲜艳色彩。
谁知这一举动被老龙王发觉后,便对龙女执行家法, 一声霹雳,打得龙女应声从空中跌落下地。后来,就在龙 女跌下的地方长出一棵小树,一夜之间竟成一丈多高的大 树。
待到第二年春天,这棵大树开出一片白花,结出了满 树稻谷似的果实,说来也怪,这年,这里百姓种植的水稻, 奇迹般地获得了丰收。既有好年景,又有粮进家。莫非这 种树的果实,就是某种庄稼丰收的预兆吗?其后,当地的 百姓就依照树果提供的“信息”,来种植庄稼。也就是说, 人们看看当年树果像哪种谷物,就种哪一种庄稼,果然得
国学诵读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 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 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 柳》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百年的大树——根深蒂固 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点拨:朗读课文时,语调高昂,注意停顿。背 诵前首先要把课文多读几遍,然后再在熟读的基础上 背诵课文。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 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 杏、水杉和金桂。
2.从课文原文中画出前两句树木的特点。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 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3.品味一下后两小节描写树木的语句,说一说所描写树 木的特点是什么?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从哪喜 暖 在 南 方
桦树耐寒守边疆
从这一句你了
木棉喜暖在南方,解到了什么? 桦树耐寒守北疆。
写出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环 境:木棉生长在南方,桦树生 长在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 桂 开 花 满 院 香
树之歌
文中的生字宝宝 跳出来了
wú tóng zhᾰng fēng sōng bᾰi
梧桐 掌 枫 松 柏
zhuᾱng huὰ nὰi shǒu jiᾱng yín
装 桦 耐守 疆 银
shᾱn huὰ guìyάng miάn zhuὰng
杉 化桂 杨 棉 壮
词语:
杨树 强壮 梧桐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水杉 金桂 北疆 泡桐 化石
一、把词语和正确的音节连起来。
4.课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样运用的好处是什么?
本文运用了拟人、比喻和 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 生动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
课文结构
形状 →杨树、榕树、梧桐树→高、壮、像手掌 颜色 →枫树、松柏→叶儿红、披绿装
树
喜好 →木棉、桦树→喜暖、耐寒 花 →银杏、水杉、金桂→活化石、满院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