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维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维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维各位同学,大家好。

非常高兴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古代管理思维和对现在管理的一些启示和一些启发。

我是以《孙子兵法》为例来解读,下面要了解一下基本的情况,我们了解几个问题,第一个:孙子何许人也?我们大家都知道,孙子,他是春秋末年的时候,他跟孔子、晏子基本上是同年代的,大概跟孔子相差20年,和晏子相差40多年这样,出生相差40多年,是在公元前535年左右,孙子为什么要写《兵法》?大家可能简单地答案都是他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他有家的传承,当时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样一个多国时代,实际上来讲,战争也很多,可能是写这个,你要看孙子兵法,我读《孙子兵法》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孙子兵法》就是一封求职信,这封求职信写的很好,打动了吴王,吴王才会任命于他为大将,实际上《孙子兵法》里面有很多精彩的东西。

我是1993年来南大读书,我们第一堂课上的就是《孙子兵法》,都这么多年了,我有一个心得,今天下午就讲这个心得,我把《孙子兵法》读成九个字,你要看他内在的十三章,我们现在的《孙子兵法》十三章大概有六千字左右,有五千多字的,这个不完全一致的,为什么呢?不同的版本不一样,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孙子兵法》和当时的,你想想看,《孙子兵法》离我们现在有接近三千年了,二千五百多年这样的,这样长的时间,二千五百年,我们现在看到的差不多,十三章里面。

我就内在地看到这九个字,孙子讲打仗,是起于利危,最终是落于胜。

打仗最重要的是胜利,要打仗肯定就是胜,那么为什么要打仗呢?从利从危来看,但怎么从利危来看到胜呢?他中间就讲一个逻辑,一个是先知,未战眼先知,他讲的是妙算,记篇就是妙算,我们要知道一些东西,为什么要打仗?打仗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能不能打?打会不会胜?他就讲这个先知,现在过后他要讲先胜,打仗要先利于不败之地,打胜仗,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所谓的先胜,就是先建立一个不被别人打败的地位,我保证不败,但是能不能保证打胜别人?不知道,因为对方也可以先胜,也建立一个不可被战胜的地位,所以他就叫先胜,先胜的思想就保证不败了,利于不败之地,等待敌人可以打败的这样的时机,而且一旦这个时机出现也不把它丢失,如果没有这个时机我们要创造时机,所以孙子就讲的讲为胜,我们不仅仅要利于不败之地,而且还要能够想办法地去创造,敌人可以被打败这样一个时机,如果敌人也建立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那么两军对立,胜负就不知了,不知了,那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孙子在先胜这地方,他讲:凡战者以正和,要讲究正,怎样才保证先胜?正是讲五个方面要做得好,就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也就是道、天、地、将、法在这五方面做得好。

道要能够上下统一,天要知道可不可以战?地要知道识众寡之用,将要能够将能而君不御,就是公司的,我们现在企业经营就是公司的治理结构要做得好,就是主和将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因为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结构问题,还有一个是法,要能够以虞待不虞,各个方面的组织的结构和法律的问题,公司的制度问题,但是这五个方面做得好,就能够保证做到先胜的位置了,就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是要想打胜仗,还要为胜。

第一:对方也要先胜,我们要想办法败对方这样的一个位置改变,让它产生破绽;第二:一旦产生破绽,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时机,孙子讲的怎么能够创造这个破绽?能够抓住这个时机,孙子主要讲的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然后兵贵神速,于迂为直,这样一些思想,我们要知道兵者诡道,马上会讲这个诡道,诡道和我们现在讲的这种坑蒙拐骗、伪冒假劣这些东西完全不一样,孙子讲的这个诡道跟这个完全不同,孙子对这个利与危的解释,何为利?何为危呢?利于大利,危无大小,他的利是大利,哪些是大利呢?孙子理解的大利就是最终胜利。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金之奉,日费千金。

这打仗,劳命伤财,老百姓也不能安宁,我们不要说打仗,我们任何的一个决策是这样的,我们政府做一个决策,做一件事情,看上去是一句话,事实上也是日费千金,也是百姓之费,公金之奉。

肯定很多人都要内外骚动,所以他讲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他说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战争最终的目的是以争一日之胜,这是最终的目的。

想我们企业经营也是这样的,有一个目标,我们人也有目标,时机上就是我们的大利,最终的目标,我们有时候想想,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企业经营当中,会有好那多的小利,促使我们离开了大利这个道路,我们有的人就说,我获得一些小利,我也能够达到最终的胜利,一般我们都会去寻找这个小利,不知不觉地让这个小利把我们带走,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想要走的那个地方,大多数是这样的,企业也是这样的啊,企业经营的过程当中可能有些小的利益,把资金就投到某个方向,我就去进行了某个领域的经营,慢慢就获得一些小利,不知不觉地把小利带走了,当然很多公司就被带垮了,就死亡了,当然我们人生不会死亡,但我们人生可能就是没有实现自己该完成的那种目的,或者自己应该能够达到额那个高度,其实战争也是这样,孙子讲:既然有这个大利,什么是小利呢?比方说他举一个爱爵禄百金,爵指的是官位,禄是指官位的俸禄,百金就是金钱,如果你一个君或将爱惜这些东西,导致不能够任用恰当的人,用好间谍,就是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这就是你看起来很廉洁,很爱惜这个东西,很公正,但是你这个和最终的方向是不一致的,那这就就是一个小利,我们就要敢于放弃这个小利,去为这个大利服务。

他说将有五危,将军的五个方面的性格缺陷,或者是性格的特征也会导致覆兵杀将,哪五个呢?第一个就是必死,就是将军不怕死,冲锋陷阵不怕死,还有一个将军贪生怕死,必生这个可以去俘虏他;必死可以杀了他;还有@速,有的将军脾气很暴躁,那可以去当面侮辱他,还有一些将军很爱惜自己的名分和廉洁,那你就可以散布一些消息,去说他不好,把他的老底都抛出来,将军就坐不住了,原来布置好的阵势就开始坐不住了,就开始打仗了;还有一些将军就是爱民,就是非常爱惜百姓了,爱民可烦,那你就可以不和他正面打,可以去骚扰他的百姓,那他又坐不住了,这个坐不住就会出现他刚刚立于不败之地,那种阵势就没有了,那就会出现一些破绽,这会导致覆兵杀将,孙子说这就是用兵之灾,将之过也,用兵之灾是小利导致的,看上去这个将军,多爱民啊,多廉洁啊,多勇敢啊,实际上这是一个小利,为什么?他和我们的最终目标不一致。

还有一个,比方说他讲君主也可能会有小利,你看有些君主,看上去他很勤政,什么事都过问,不知军之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军,自己亲自去管理,指挥打仗,干预军事,看上去这个君主是非常勤奋的,事实上可能将能,可能他过多地去做了,但是他@军,束缚了军队,疑军和惑军,导致乱军引胜,也导致最终的失败,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小利,所以孙子就讲战争要知道这个利是大利,但是孙子在讲这个危的时候,危无大小,孙子他一贯讲打仗不能够有侥幸心理,要求要先立于不败之地,先要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要怀侥幸心里说敌人可能不来攻打我吧,敌人可能不会从这个地方攻打我吧,敌人可能不会这个时候来攻打我吧,不能够怀有这个侥幸的心里,他就讲,要这方面没有什么大小。

他说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他来了没关系,无恃者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他攻也没关系,攻我也不怕。

第一他不知道怎么攻?第二他攻了我可以去防他,所以他就叫危无大小,要注意这个,战争他就讲这个战争,从利和危出发,第二个:利危。

下面就到先知,孙子讲既然有利有危,下面我们就要未战而先知,先知,三个东西,为什么要先知?先知什么?如何先知?为什么要先知呢?他的第一篇《计》篇就在讲这个先知,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存亡之道,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这不可不察也就是不可不先去了解,他还讲妙算,先要妙算,要看靠得算多少,得算多可能胜算要多一点点,如果无算可能就不行了。

他还在讲。

在《用间》篇讲,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什么叫动而胜人呢?就是把军队拉出去,就打胜仗了。

拉一出去就打胜仗,为什么呢?他为什么打胜仗的概率要高于别的人呢?其他的人,众人,就一般的人,由于他未战先知了,他都知道该怎么打?先知,怎么先知?先知的内容,先知什么?先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先知的内容: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这一段,我觉得是孙子兵法的核心。

给我吗现在的那种启示也很重要,因为我们管理嘛,我们做管理或者科学研究,最终的目的是化繁为简,抓住事物的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他就讲五个方面,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天地将法,道是什么呢?道者,令民以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就是说老百姓上下同意,要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讲,可能就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文化,可能有一些属于宗教方面的,我们企业当然是讲企业文化教育,企业里面的思想教育,思想工作和文化工作,所以这个叫令民以上同意也,要做到这方面。

当然我们管理学里面讲的组织的认同感,员工有这样的一种身份认同的话,员工就不会畏危了,能够同甘共苦了,要培养这个,这东西主要是从一种文化方面。

当然我们的制度建设,我们的结构也能促进这个方面,第二个是天,天着,阴阳,寒暑,时制也。

天,阴阳,寒暑,就是季节的变化,天气的变化。

这个天,按照我们现在来讲,天,我们是改变不了的,大的宏观环境,像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技术变革、技术环境、生态环境。

虽然说这些我们改变不了,要顺应它,但事实上,我们任何人的行为也都在影响这个东西,所以说阴阳,寒暑,时制就是天。

我们要了解这种情况,这个天决定了我们什么东西可以去做,可以不去做,就是说战争,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可以打与不可以打,要违背这个东西,你就很难了,要顺应,我们讲的这个时代的造英雄,我们每个人都为此时此刻做贡献。

下面一个是地,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地,战地,打仗,这个地,我们现在来解读有两个,一个是市场,地理意义上的市场,就是说我们的江苏市场,广州市场,北京市场,这个市场,这是一个战地的问题,这战地有高下,远近,光狭,死生,大家都知道,是不是?像海尔,为什么它要先占领德国市场?它知道是高地,你要能够让德国接受你的产品,那你这个产品全世界人都能够接受,尤其是家用电器,我们都知道德国是高地,但是海尔,张瑞敏的经历导致的,还有一个可以是从行业,产业,或者经营的商业,比如说海尔冰箱,洗衣机,彩电,这是行业,这也是战地,这个战地有远近,险易,广狭,死生;可能它的冰箱和它的冰柜,它两个就近一点点,它开始就冰箱,然后到冰柜,然后到洗衣机,然后到电视机,它都是从近地开始逐步走,后来它走到远地了,远征了,进入到别的行业,这就是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