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
的含义与
特点123公务员职位分类的主要内容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意义
公务员职位分类概述
第一部分:公务员职位分类概述1
职位分类含义
2
职位分类特点
3
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
第一:职位分类含义
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
素,把职位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人
事管理基础的一种人事分类方法。
分类是管理的基础,没有科学的分类就没有
科学的管理。
职位分类制度,是公务员各项管
理制度的基础和依据。
第二:职位分类特点
①遵循因事择人原则,分类对象是职
位,而不是职位上的人;
②依据的基本标准要素是该职位工作
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
③旨在通过实行科学分类来提高公务
员管理水平;
④随着职位结构和组织职能、职位工
作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第三: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
职位分类品位分类
分类核心以“事”为中心为“人”为中心
侧重点侧重职位的职务、职责与职
权
侧重人的资历条件
分类依据依据公务员职位的工作性质
、难易程度、责任大小的所
需资格条件
依据公务员个人所具备的条件
与身份和应获得报酬的多少
优点有利于公务员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吸收教育程度较高的优
秀人才,便于公务员的流动,
相对简单
缺点灵动性不足,不利于人才流
动
不利于公务员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部分: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的主要内容
职位分类的主要内容
设置职位设置级别
设置职务
一: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目前的公务员考试主要是针对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进行公开招录,专业技术类职位更多是采用其他方式招录。
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
相对于专业性、操作性强的职位而言。
职位对公务员的综合管理的素质和水平要求较高,既要有专业素质,同时要有宏观管理、综合管理的能力。
我国公务员过去大都属于这类职务。
目前只在专业技术
类职位中设置,如
公安部门中的法医、
外交部门中的翻译
等。
该职务在机关
中承担专业技术职
责,为实施公共管
理提供直接的技术
支持和保障。
主要是在工商、
税务、质检、环
保等行政执法部
门的基层单位的
行政执法职位中
设置;主要职责
是履行行政监管、
行政处罚、行政
强制、行政稽查
等现场执法任务;
第一:设置职位
一:哪些职位属于综合管理类职位?
简单地说,我们俗称的“官权”,通常掌握在那些带“长”的人手中,如局长、处长、科长,而他们都属于综合管理类公务员。
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位都包括哪些?
行政执法类职位具有的特点
1 纯粹的执行性。
只有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权,而无解释权,不具有研究、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的职责。
这一点,与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区别尤为明显。
2 现场强制性。
依照法律、法规现场直接对具体的管理对象进行监管、处罚、强制和稽查。
从上述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特点,我们可以想到,公安、海关、税务、工商、质检、药监、环保等政府的基层部门,都可归于行政执法类职位。
目前,我国基层一线行政执法队伍近200万,是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公务员群体。
三:专业技术类职位具有哪些特征?
1 是具有只对专业技术本身负责的纯技术性。
2 是专业技术类职位与其他职位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
3 是技术权威性。
这种权威性体现在技术层面上,为行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当然了,最终的行政决策权仍属于行政领导。
专业技术类职位具体包括哪些?
专业技术类的公务员职位包括如公安部门的法医鉴定、痕迹检验、理化检验、影像技术、声纹检验,国家安全部门的特种技术、特种翻译,外交部门的高级翻译等职位。
第二:设置职务
二:纵向设置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和等级序列
所谓职务序列,包括职务的层次和职务的级别。
对公务员管理来说,基本的分类方法有两个:一是职位分
类,即把各种不同的职位,按照内容和性质的特点,并
同区异,分为若干种类;二是分等,即根据职位的工作
繁简难易,责任轻重大小,所需资格高低等因素,把所
有职位分为若干高低不同的等级。
这种横向的职位划分与纵向的等级划分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人事分类框架或者一个
明确的坐标,每一个职位、职务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
的位置。
因此,对公务员管理,要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再设置一定的等级,使公务员职务形成一个高低有致的
序列。
一:共有12个职务序列,同时有对应的职级;在职务序列中又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一)国家级正职
(二)国家级副职
(三)省部级正职
(四)省部级副职
(五)厅局级正职;巡视员
(六)厅局级副职;副巡视员
(七)县处级正职;调研员
(八)县处级副职;副调研员
(九)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
(十)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
(十一)科员
(十二)办事员
二:(一)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是指机关中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的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
(二)非领导职务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三)非领导职务设置原则
一是适应国家机关某些职位特点的需要;
二是有利于减少领导职数,提高行政效率;
三是便于提高多数公务员待遇,有利于克服“官本位”现象。
第三:设置级别
(一)确定公务员级别的依据
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
资历确定。
1.职务:包括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
每一职务对应一定
范围的级别。
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
晋升级别。
2.资历:同一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工作年限长、学历高的,
级别也高。
3.德才表现、能力、工作实绩。
(二)公务员级别的目的
①大致体现职务的责任大小和难易程度;
②可以缓解职务上的待遇不平衡;
③有利于增强公务员的荣誉感;
④有利于鼓励公务员努力工作。
(三)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意义
职位分类为国家公务员的录用和晋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1
2职位分类使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有了客观标准。
3职位分类为国家公务员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4职位分类为建立机关工作责任制、克服官僚主义创造了条件。
5职位分类为国家公务员实行合理的职级工资制度奠定了基础。
第三大部分: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