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566《秘书学》2015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566《秘书学》2015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566《秘书学》2015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该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题型如下: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2、分析案例(共40分):3、运用所学概念和理论,写一篇简短的论述文(40分):二、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秘书概述一、秘书的含义我国的含义:就我国面言,普遍认同用的定义是以下3种:1、秘书是为领导或雇主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人员。

(陈合宜《秘书学》)2、秘书是领导者、主事者身边的综合辅助工作人员和公务服务人员。

他们以辅助决策,综合协调,沟通信息,办会、办事等为主要职能,是主事者的参谋和助手。

(方国雄《秘书学》)3、秘书,在我国现代主要是指党和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院校内的一种行政职位。

其主要职能是辅助管理,综合服务;主要工作是撰拟文稿、管理文书、接待来访、组织会议、调查研究、处理信息、办理事务、参谋咨询、联络协调等等。

”(袁维国《秘书学》)二、秘书的分类秘书是一个统称,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从组织形式分(从服务对象和经济来源分)2.就工作性质分3.不同领域的秘书4.就社会部门分三、秘书的层次我国政府机关的秘书,因其承担的职责范围大小和工作任务的轻重不同,在纵向上有不同的层次。

按秘书人员担任的职务划分层次: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秘书处处长、科长、股长、科员、办事员七个层次。

按职务划分层次:高层次的为秘书长、办公厅(室)主任。

中层次的即为秘书,包括办公厅(室)主任属下的秘书处长、秘书科长。

低层次的是指在办公厅(室)、秘书处(科)内从事文件收发保管、打字、接待工作和办理其他事务的人员。

他们不一定有秘书的职称,但通常也被称为秘书工作人员。

按职业资格等级可分:高级秘书:指秘书长、办公厅(室)主任。

中级秘书:一般指任非领导职务的秘书,例如机要秘书、党务秘书、行政秘书、文字秘书等正副科级秘书及秘书科长等。

初级秘书:指从事一般日常工作的事务秘书。

国外秘书人员的层次:国外秘书人员由其承担责任大小和资格条件不同,也在纵向上分为不同的阶层。

如英国文官系统秘书分为四等:1、行政级秘书。

2、执行级秘书。

3、文书级秘书。

4、助理文书级秘书。

四、秘书素质秘书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秘书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

因为这种素质直接影响秘书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博学多识、经验丰富、工作认真、文笔流畅、政策水平和思想水平都很高的秘书,其工作水平、办事效率才会很高。

(一)秘书的思想品德1.秘书的政治素质2.秘书的职业道德3.秘书的作风修养(二)秘书的知识结构1.秘书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2.与秘书工作直接相关的知识3.秘书的专业知识(三)秘书的能力结构.1、表达能力。

2、办事能力。

3、管理能力。

4、应变能力。

5、社交能力。

6、操作能力。

(四)秘书的观念结构1. 价值观。

2.市场经济观念。

3.信息观。

4. 时效观。

5.竞争观。

6.风险意识。

7.荣辱观。

8.苦乐观。

(五)秘书的个性心理1.秘书的兴趣。

(1)什么是职业兴趣(2)秘书的职业兴趣的主要內容(3)职业兴趣对秘书工作的影响(4)秘书的业余爱好2.秘书的情感(1)情感的概念(2)秘书情感的内容(3)秘书情感的表现形式——情绪、心境、激情3.秘书的意志(1)意志的概念. 意志有三个特征:①意志总有明确的目的②意志支配人们的行动③意志总与克服困难相联系(2)秘书应该具备的意志品质①自觉性②坚韧性③自制性4.秘书的气质(1)气质的概念(2)气质的基本类型①胆汁质②多血质③粘液质④抑郁质(3)气质对秘书工作的影晌五、秘书与领导的基本关系一、秘书的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含义2、人际关系的作用3、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4、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二、秘书与领导的关系1、什么是秘书与领导的基本关系。

2、秘书与领导关系的时代性。

3、秘书与领导关系的阶级性。

三、秘书与领导相处的基本原则1、领导决定秘书听从2、自觉贴紧忠诚服务3、帮助提醒勇于负责4、总揽全局维护团结第二章秘书机构一、秘书机构的概念1、狭义的秘书机构指担负文牍性工作,并直接为领导工作服务的办事部门,如办公室的秘书、文书、机要等业务部门。

2、广义的秘书机构是指凡具有参谋助手、沟通协调、督促检查的等功能,并为领导工作和机关工作服务的办事部门,如办公室的秘书、文书、机要、调研、协调、督察、信访、接待和值班等业务。

二、秘书机构的重要地位秘书机构在组织中的重要地位:秘书机构处于领导机关的中心位置,是领导部门开展工作、实现领导职责的枢纽和协调控制中心,也是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三、秘书机构的性质秘书部门是领导的左右手,可概括为三方面:1、秘书部门是辅助机构,不是权力机关2、秘书部门是综合办事部门3、秘书部门是协调部门四、秘书机构的基本职能1、办理文书的职能2、信息管理的职能3、督促检查的职能4、综合协调的职能5、“不管部”的职能五、秘书机构构建原则1、适应性的原则2、分级管理的原则3、精简、效益的原则4、相对稳定的原则5、系统化、科学化原则第三章秘书工作一、秘书工作的界定1、界定秘书工作的依据。

2、“秘书工作”外延的模糊性。

3、秘书工作内容的变化。

二、秘书工作的宗旨1、“三服务”是秘书工作的宗旨2、“三服务”的准确表述三、秘书工作的性质1.辅助性(根本性质)2.服务性3.综合性4.事务性5.政策性6.机密性四、秘书工作的重要作用1、辅助决策的参谋作用;2、传递信息的耳目作用;3、沟通联结的枢纽作用;4、办理事务的助手作用;5、领导机关的门面作用;6、贯彻落实的督查作用;7、机关运转的保障作用;8、整体工作的协调作用。

五、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日常程序化工作1、辅助决策2、文书工作3、会务工作4、调查研究5、信息工作6、查办工作7、信访工作8、机关档案工作9、机要保密工作10、值班工作11、印信管理12、机关事务管理(二)非程序化工作1. 办理领导同志和领导机关临时交办的等不确定的各项工作。

2.办理上级机关、外单位、本机关或部门内部、下级机关、社会各界等事先无法确定的事务。

3.其他事务。

六、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根据秘书部门的基本职能和秘书工作的主要性质,对秘书工作提出的总的要求,也是秘书工作的服务对象期望秘书工作者达到的水平,它普遍适用于秘书部门的各项具体工作。

具体可分为以下四项要求:1、主动2、高效3、准确4、保密七、秘书工作的原则(一)守法遵纪原则(二)求真务实原则(三)超前服务原则(四)服从大局原则(五)团结协作原则(六)联系群众原则八、秘书的工作方法(一)、调查的方法1.现场观察2.个别访谈3.开调查会4.问卷调查和民意测验5.统计调查6.专家咨询和论证(二)、研究的方法1.归纳和演绎2.比较和分类3.分析和综合4.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三)、协调的方法1.文件协调2.会议协调3.面商协调4.商榷式协调5.沟通式协调6.建议式协调7.程序式协调8.相机式协调(四)、秘书工作的特殊方法1、请示和汇报的方法2、受意和传达的方法3、建言和进谏的方法4、引见和挡驾的方法5、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第四章秘书学一、我国秘书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秘书学产生的时间和标志1、高校开办秘书专业。

2、多种秘书学论著的公开出版3、秘书学学术组织相继成立。

(二)我国秘书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党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对秘书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3、了解、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为秘书学的引进创造了条件。

二、秘书学的对象、内容和性质(一)秘书学的研究对象(二)秘书学的基本内容(三)秘书学的学科性质1、综合性2、管理性3、应用性三、秘书学的学科体系(一)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二)秘书实务(三)秘书写作(四)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五)文书学和机关档案管理学(六)中国秘书史和海外秘书概况第二篇秘书工作的历史第一章古代秘书工作的历史一、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基础包括两方面:社会组织的领领导部门和文字与公务文书。

二、历代中央秘书机构权限的膨胀回位三、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1、秉笔直书,“书法不隐”2、忠于职守,严守制度3、业务熟练,制文神速4、临危不惧、处变不惊5、忧国忧民,崇尚气节6、德才兼备,学识广博四、古代秘书工作专项业务宝贵遗产1、强化文书管理和保密制度2、加强档案工作3、重视信访活动第二章近现代秘书工作的演变一、清代末年的秘书机构及工作二、辛亥革命时期的秘书机构三、国民政府的秘书机构第三章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机关秘书工作回顾一、秘书工作的体制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是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长期发展过程,人们逐步探索出一条最基本的经验,那就是秘书工作必须为领导服务、为各部委和各地方服务和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这种服务性是在秘书工作的组织、任务、职能、作用、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中体现出来的,是作为党的秘书工作优良传统流传下来的。

二、秘书工作的职能作用1、秘书要“参政”而不能“专政”2、秘书工作要讲政治,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3、秘书工作要为领导工作服务,而不是“帮助”4、秘书工作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三、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1、公文行文规则(一)要遵循行文权限(二)要政治与事务分流(三)要加强文字领导(四)规范文面格式公文办理的程序化要求2、公文办理的程序化要求(一)文书处理的开端(二)战时公文承办的特点(三)文书处理的基本内容(四)文书处理程序化的发展过程第三篇秘书工作实务第一章秘书活动特征和原理一、综合辅助(一)综合辅助特点的体现1、辅助决策中的综合优化2、职能管理的综合协调3、上下综合沟通(二)综合辅助原理及其运用1、信息综合辅助效应2、利益综合辅助效应3、能量综合辅助效应二、系统中介(一)系统中介特点的体现1. 既参与决策,又参与执行2. 既辅佐领导,又联系群众3. 既把握内情,又洞察环境(二)系统中介原理及其运用1.系统中介的兼顾效应2. 系统中介的凝聚效应3.系统中介协调效益4.系统中介监测效应5.系统中介缓冲效应三、间接效益(一)秘书活动间接效益的体现1、基本职能的间接效益2、日常工作的间接效益(二)间接效益原理及其运用秘书间接效益原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铺垫性效应2.传播效应3,督策效应4,职能协同效应第二章政务性工作一、信息工作(一)信息的概念信息较为简明的定义是,事物散发的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诸如信号、情况、情报、指令、数据等等可感知的形态。

(二)信息的特性1、客观性2、无限性3、共享性4、时间性5、开发性6、可增长性7、可传递性8、可贮存性二、调查研究工作(一)调查研究的概念(二)调查研究原则1、实事求是2、近源亲受3、切题有效4、调和研结合5、追求效率(三)调查研究方法1、现场观察2、个别访查3、集体座谈4、书面问卷5、查阅资料6、综合统计(四)国外的调查方法:1,头脑风暴法2.哥顿法3,特尔斐法(又称专家调查法)三、决策参谋工作(一)决策工作对秘书素质的要求1、要有强烈的参谋意识,解决“愿参”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