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第三节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第三节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一、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一)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1、艺术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与审美意识形态的双重特性。

这种双重特性是由它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1)艺术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社会结构指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

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结构可以包括经济、政治、历史、哲学、法律、宗教、文学艺术等人类活动的各种形态。

社会结构有两个基本层次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和紧密的,而是间接的和有一定距离的。

它以独特的审美性质而拥有相当的独立自由性。

艺术和其他意识形态区别于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的共同性质,这便是艺术和其他意识形态共同具有的普遍性质,是共性;而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则是艺术不仅区别于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而且也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质,是个性。

(2)艺术的一般意识形态特性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共性特性,即同哲学、宗教以及政治、法律观念一样是通过社会制度于经济基础。

(3)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是艺术的特殊性质,显示着艺术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独特性。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丹麦学者勃兰克斯说过:“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

”独特性表现在:第一,艺术的实践性和主体性。

艺术家作为艺术生产和审美创造的主体,必须通过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才能认识现实、改造现实和创造第二现实即艺术作品。

第二,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合目的性就是要符合人的审美目的,合规律性就是合乎美的规律。

第三,形象性。

离开的感情形象,就没有审美活动,也就不会有艺术。

第四,与形象性相联系的形式美与形式感。

形式美即艺术作品可直接诉诸感官的外在形式的美,即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按照一定规律如均衡、对称、对比、和谐、整齐、多样统一等排列和组合的形式,并能唤起美感的审美特性。

京剧中的脸谱和程式化的动作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关羽(红整脸)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杨排风”中的焦赞。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

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张飞(黑十字门蝴蝶脸)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曹操(白整脸)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窦尔墩(蓝花三块瓦脸)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

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

有时也用于一些比较有法力的精怪。

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大鹏(金色象形脸)绿色脸勇猛,莽撞。

如:《白水滩》里的徐世英其他:绿林好汉。

黄色:一般表现性格猛烈。

如《南阳天》中的廉颇。

褐色和粉红色:表现比较正直的老人。

山水画中的皴法,也是是技法又不是技法,是形式又不是形式,融入了中国上千年的传统文化,有了自身的形式美。

皴法画欣赏:2、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密切的联系。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它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也可以反映处在一定社会生活中的热门的正式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而且还可以反映人们的各种梦想、幻想、情感、情绪、愿望。

例如,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反映了“人生就是毫无期望的等待”的现代人生哲学;反过来,也就是这种哲学影响了戏剧的创作。

(二)艺术与哲学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

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艺术家的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

1、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美学是联系二者的桥梁和中介。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哲学家,也是对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美学家。

例如孔子。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

第二,能促进艺术潮流的产生。

艺术对哲学的影响,首次按表现在可以启迪哲学家的思维,产生新的美学观点。

第二,通过艺术形式传播哲学思想。

2、艺术与哲学的区别首先,艺术用感性形象的方式认识和表现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的心灵世界的。

而哲学是以“理论的方式”。

其次,艺术与客观社会生活和自然界是一种审美的关系,而哲学与客观社会生活和自然界是一种纯粹理论的认知关系。

再次,哲学主要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而艺术则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

(三)艺术与宗教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

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

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1、二者的相互关系黑格尔认为,最接近艺术的领域是宗教。

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某种共同之处。

第一,感知、想象、联想等情感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第二,宗教与艺术的作用。

尤其是在中世纪的欧洲。

佛教进入中国后也对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四大石窟中的壁画,雕塑。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2、宗教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宗教题材和内容。

如文学史中的神话故事。

建筑史中的古埃及金字塔,石窟中宗教题材的绘画,更是讲述了“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的佛经故事,塑造出佛、菩萨、天王等人物形象。

尸毗王本生便是其中很著名的一個,它講述了尸毗王樂善好施。

甘愿舍身割肉以救護一只被餓鷹追逐的鴿子的故事。

這類本生故事題材的繪畫作品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十分盛行,到唐代以後才逐漸減少。

敦煌254窟北壁,画面描绘的是佛本生故事。

"本生"意即前生,本生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前生善行,数世舍己救人的事迹。

尸毗王本生便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它进述了尸毗王乐善好施。

甘愿舍身割肉以救护一只被饿鹰追逐的鸽子的故事。

这类本生故事题材的绘画作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盛行,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减少。

此图以割肉情节为主,做对称布局,尸毗王庄严端坐,右侧是天国诸神,左侧是世间之人,右上方有一鹰追一鸽,向毗王飞来,鸽子落于王右手,乞求保护,王左手举起如讲说状,又似拦鹰护鸽之势。

右腿下垂,左腿盘坐,面部半侧作沉思之态。

一裸体披发人面带凶相,执刀割王股肉,旁有一提秤人,秤两端盘上,一是鸽子,一是尸毗王。

表明尸毗王为救一鸽生命,甘愿割去全身体肉。

天神世人围绕王身,或合十供养,或举手痛哭,空中飞天降雨花,踊赞叹,尸毗王仍镇静自若。

同一画面,又是他身体恢复如故的表现。

左侧下方三人,一人亲切的抚摸着尸毗王的腿膝,一人回头交语,一人仰天击掌,表现天神世人为尸毗王恢复身体的欢乐。

壁画中尸毗王的群臣有的独自垂泪,有的抱紧王膝,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充溢于画面上。

本故事和上面的月光王施头故事均始创造于北凉,当时割据郭煌、酒泉一带的西凉政权被北凉消灭,北凉的统治者曾对敦煌施行屠城。

悲壮沉痛的画面实际就是当时人民痛苦生活的反映。

其次,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

3、艺术对宗教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上。

多声部的宗教歌曲,如《far away》。

其次表现在强化宗教氛围上。

例如,哥特式教堂。

4、艺术与宗教的区别马克思的经典言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四)艺术与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通过其审美的表现,对道德观念的评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1、前人对艺术与道德关系的认识柏拉图认为道德与艺术的关系是很紧密的,亚里士多德虽然反对,但也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或“净化”功能,强调艺术的社会的道德的作用。

东方美学更加重视道德与艺术的联系。

在先秦典籍中,“美”与“善”两字在不少情况下是同义词,也就是:美即善,善即美。

2、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表现在:①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表现出来。

例如《复活》《玩偶之家》《茶花女》等。

②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和表现人们的道德面貌与道德生活时,必然要融入作家、艺术家自己的道德判断。

如小仲马创作《茶花女》。

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表现在:①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作用上。

②对于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艺术与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

艺术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

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1、政治对艺术的影响2、澄清两种观点3、为甚说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最为直接和广泛4、政治与艺术作品性质的关系5、艺术对政治的影响(六)艺术与科学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在本质上有许多一致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区别。

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

艺术也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艺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2、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表现在:①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②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③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④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一)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

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木是分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