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实词(一)古今异义为仲卿母所遣: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故事为焦仲卿妻作》)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故事为焦仲卿妻作》)可怜体无比:可爱。
(《故事为焦仲卿妻作》)虽与府吏要:约。
(《故事为焦仲卿妻作》)适得府吏书:刚才。
(《故事为焦仲卿妻作》)有此令郎君:美好。
(《故事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再拜还:两次。
(《故事为焦仲卿妻作》)多谢后世人:劝告。
(《故事为焦仲卿妻作》)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阿房宫赋》)使六国复爱六国之人:假使。
(《阿房宫赋》)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座。
(《阿房宫赋》)烛之武退秦师:军队。
(《烛之武退秦师》)公从之:听从。
(《烛之武退秦师》)吾不能早用子:你。
(《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已经。
(《烛之武退秦师》)是寡人之过也:这。
(《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
(《烛之武退秦师》)唯君图之:希望。
(《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烛之武退秦师》)亦去之:离开。
(《烛之武退秦师》)邹忌修八尺有余:长度。
(《邹忌讽齐王纳谏》)明日徐公来,孰视之:第二天。
(《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地,土地;方,方圆。
(《邹忌讽齐王纳谏》)谤讥于市朝:谤,指责他人的过错;讥,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诸:之乎?(《庄暴见孟子》)今王鼓乐于此:假如。
(《庄暴见孟子》)兄弟妻子离散:妻子和儿女。
(《庄暴见孟子》)河内凶:遭到饥荒。
(《寡人之于国也》)弃甲曵兵而走:跑,这里指逃跑。
(《寡人之于国也》)以五十步笑百步:拿,用。
(《寡人之于国也》)其流奔放肆大:极、甚。
(《黄州快哉亭记》)其势益张:益,更;张,盛大。
(《黄州快哉亭记》)东西一舍:古时三十里为一舍。
(《黄州快哉亭记》)将何往而非病:怨恨,忧愁。
(《黄州快哉亭记》)或曰:“梅以曲为美”:有的人。
(《病梅馆记》)固也:本来。
(《病梅馆记》)以绳天下之梅:约束。
(《病梅馆记》)安得使予多暇日:怎么。
(《病梅馆记》)日过午已昏:暗(《项脊轩志》)每移案:桌子。
(《项脊轩志》)亦遂增胜:佳景。
引申为“光彩”。
(《项脊轩志》)始为篱,已为墙:后来,不久。
(《项脊轩志》)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整。
(《项脊轩志》)久不见若影:你。
(《项脊轩志》)比去:等到。
(《项脊轩志》)且何谓阁子也?:那么。
(《项脊轩志》)有类橐驼者:好像、相似。
(《种树郭橐驼传》)若甚怜焉:爱。
(《种树郭橐驼传》)字而幼孩:字,抚育;而,你们的。
(《种树郭橐驼传》)传其事:记载。
(《种树郭橐驼传》)根拳而土易:交换。
(《种树郭橐驼传》)名我固当:本来。
(《种树郭橐驼传》)因舍其名:于是。
(《种树郭橐驼传》)固病且怠:筋疲力尽。
(《种树郭橐驼传》)其本欲舒:根。
(《种树郭橐驼传》)旬余:十天左右。
(《促织》)少间:一会儿。
(《促织》)冥搜:深。
(《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但。
(《促织》)献诸抚军:之于(兼词)(《促织》)遏其生气:古:生长之势(《病梅馆记》)因责常供:于是(《促织》第一段)民日贴父卖儿:抵押(《促织》第九段)(二)一词多义虽①即使虽窥伺效慕(《种树郭橐驼传》)②虽然虽曰爱之(《种树郭橐驼传》)然①……的样子隆然伏行(《种树郭橐驼传》)庞然修尾(《促织》)②这样,副词既然已(《种树郭橐驼传》)③然而,连词然吾居乡(《种树郭橐驼传》)然睹促织(《促织》)为①对待,动词为(wèi)人迂纳(《促织》)②被,介词遂为(wèi)猾胥报里正役(《促织》)③做,动词始为篱,已为墙(《项脊轩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为诗云尔(《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④作,动词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⑤成为,动词庭中通南北为一(《项脊轩志》)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⑥对,介词吾从板外相为应答(《项脊轩志》)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⑦是,动词非为织作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⑧算,动词始尔未为久(《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⑨替,介词阿母为汝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⑩作为,动词时时为安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⑾叫做,动词自名为鸳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复①再,副词亦不复以儿子为念(《促织》)②覆盖,动词复之以掌(《促织》)③恢复,动词成子精神复旧(《促织》)④重复,动词成自反复自念(《促织》)使①让,动词使负栋之柱(《阿房宫赋》)②假使,连词使六国之人各爱其人(《阿房宫赋》)之①用作表示句子成分移动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②指郑文公,名词许之(《烛之武退秦师》)③的,助词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一日之内,一宫之间(《阿房宫赋》)④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⑤往,去,动词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⑥它,即掷弃的珍宝,代词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举①把,拿,动词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一切异状遍试之(《促织》)②抬起,动词手裁举(《促织》)举手拍马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③全,形容词举家庆贺(《促织》)④开口,动词举言谓新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⑤成功,动词莫令事不举(《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⑥举起,动词举手长劳劳(《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①立即、就,副词即道人意中事(《促织》)②即使,连词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而①但,连词,表转折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②表承接,连词儿涕而去(《促织》)③表修饰,连词掩口胡卢而笑(《促织》)焉①语气助词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②于此,兼词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③怎么,疑问词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④哪里,疑问词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相①及时相遣归:代“我”,副词。
②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
③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
④登即相许和:代“它”,副词。
⑤誓不相隔卿:代“你”副词。
⑥相见长日稀:互相、彼此。
副词。
⑦儿已薄禄相:相貌,名词。
谢①谢家来贵门:辞别,动词②阿姆谢媒人:辞谢,动词③多谢后世人:劝告,动词见①相见长日稀:见面,动词②府吏见丁宁:我,代词③渐见愁煎迫:被,介词(三)通假字此物故非西产:“故”通“固“,本来(《病梅馆记》)昂其直:“直”通“值”,价钱(《促织》第一段)假此科敛丁口:“假”通“借”(《促织》第一段)手裁举:“裁”通“才”(《促织》第六段)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促织》第七段)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促织》第八段)风云开阖:“阖”通“合”,关闭(《黄州快哉亭记》)蚤实以蕃:“蚤”通“早”蚤而绪:“而”通“尔”,代词,你们(《种树郭橐驼传》)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代词,你(《项脊轩志》)以当南日:“当”通“挡”(《项脊轩志》)终老不复取:“取”通:“娶”(《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第五段)吾今且报府:“报”通“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第七段)蒲苇纫如丝:“纫”通“韧”(《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第十二段)槌床便大怒:“槌”通“捶”(《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第十一段)便可白公姥:“姥”通“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第二段)摧藏马悲哀:“藏”通“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第二十五段)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第十六段)合葬华山傍:“傍”通“旁”(《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第三十三段)列缺霹雳:“列”通“裂”(《梦游天姥吟留别》)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祭十二郎文》)皆不幸早世:“世”通“逝”(《祭十二郎文》)止一岁:“止”通“只”,只有(《祭十二郎文》)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使…增加(《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烛之武退秦师》)若不阙秦:“阙”通“缺”,使…损害(《烛之武退秦师》)直不白步耳:“直”通“只”(《寡人之于国》)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寡人之于国》)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寡人之于国》)途有饿殍而不知发:“途”通“涂”(《寡人之于国》)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报任安书》)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报任安书》)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报任安书》)放失旧闻:“失”通“佚”(《报任安书》)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报任安书》)(四)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军”用作动词,驻扎(《烛之武退秦师》)儿涕而去:名词“涕”用作动词,流泪(《促织》第五段)裘马扬扬“名词:裘马”用作动词,穿着皮衣,骑这马(《促织》第九段)仙及鸡犬:名词“仙“用作动词,成仙(《促织》第九段)填然鼓之:名词“鼓”用作名词,敲鼓(《寡人之于国》)然后不王者:名词“王”用作动词,为王(《寡人之于国》)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衣”用作动词,穿上(《寡人之于国》)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名词“号”、“绳”用作动词,号召、约束;形容词“明”用作动词,公开(《病梅馆记》)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形容词“穷”用作动词,用尽(《病梅馆记》)孙子膑脚:名词“膑”用作动词,受膑刑(《报任安书》)名我故当:名词“名”用作动词,命名、叫(《种树郭橐驼传》)爪其肤:名词“爪”用作动词,抓破(《种树郭橐驼传》)早实以蕃:名词“实”同做动词,结果实(《种树郭橐驼传》)见长人者好烦其令:形容词“烦”用作动词,不断的发布《种树郭橐驼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形容词“全”用作动词,保全《种树郭橐驼传》)头上玳瑁光;名词“光”用作动词,发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可喜,亦多可悲:形容词“多”用作名词,许多事(《项脊轩志》)乃能衔哀致诚:形容词“哀”、“诚”用作名词,悲哀之心、至诚之意(《祭十二郎文》)汝之纯明宜业其者:名词“业“用作动词,继承事业(《祭十二郎文》)汝又不果来:形容词“果“用作动词,实现(《祭十二郎文》)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词“名”用作动词,取名(《黄州快哉亭记》)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名词“夜”用作状语,在晚上。
(《黄州快哉亭记》)将蓬户瓮牖:名词“蓬”、“瓮”用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黄州快哉亭记》)虎鼓瑟兮: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用作动词,侍奉(《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名词、动词用作状语岁征民间:名词“岁”用作动词“征”的状语,每年(《促织》第一段)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名词“笼“用作动词”养“的状语,用笼子(《促织》第一段)早出暮归:名词“早”与“暮”分别用作用作动词“出”、“归”的状语,在早上、在晚上(《促织》第一段)取儿藁葬:名词“藁”用作动词“葬”的状语,用草席(《促织》第六段)力叮不释:名词“力”用作动词“叮”的状语,用力(《促织》第七段)民日贴妇卖儿:名词“日”用作动词“贴”的状语,一天天(《促织》第九段)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词“日”用作状语,一天天(《种树郭橐驼传》)卿当日胜贵:名词“日”用“胜”的状语,一天天(《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啼告母:动词“啼”用作动词“告”的状语,哭着(《促织》第五段)成骇立愕呼:动词“骇”与“愕”分别用作动词“立”、“呼”的状语,害怕地、惊讶地(《促织》第七段)笼归:名词“笼”用作动词“归”的状语,用笼子装(《促织》第四段)骊山北构而西折:方位名词“北”、“西”用作状语,表示动词“构”和“折”的方向,向北,向南(《阿房宫赋》)莫如西归:名词“西”用作状语,向西(《祭十二郎文》)西望武昌诸山:名词“西”用作状语,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