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电影“西关大屋”带火了广州城市标志之一的西关屋旅游。
西关屋是清末富商巨贾所建豪宅,因集中在西关而得名。
早期的西关大屋有标志性的“冷巷”,多呈南北走向,与天井相接。
下图为西关大屋平面示意图和“冷巷”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清末时的“西关”是A.男耕女织的乡村聚落B.书院云集的学术圣地C.车水马龙的商业中心D.机器轰鸣的工业基地2.南北走向的“冷巷”的作用是A.防潮防风B.防止风沙C.隔热遮光D.通风散热3.近年“冷巷”逐渐消失,主要原因是A.城市扩张,用地紧张,节约用地B.气候变冷,大屋不再需要“冷巷”C.修建新道路,交通更加便利D.世易时移,民居多建西式风格生态红线是指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提高环境的自己净化能力;必须严格管理的空间边界线。
下表为2018年南京市部分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红线区兼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B.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C.生态红线区决定南京环境承载力D.设置红线区将阻碍南京城市面积扩大5.保护生态红线区对南京城市环境的意义A.调节城市气候,扩大昼夜温差B.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植被类型D.提高环境自净能力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下表是某城市四个楼盘的相关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6.城市土地开发中实施容积率、建蔽率管制的目的是()①保障低层光照时间②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③稳定房地产价格④增加小区公共空间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7.如果四个楼盘所规划的住宅单层高度相同,则哪两个楼盘的楼层相同()A.甲和丁B.乙和丁C.乙和丙D.甲和丙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9.下列能有效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提高建筑物高度B.增加市区道路密度C.加强城市绿化建设D.扩大中心城区面积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11.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中心商务区位于A.丁和戊 B.庚和己 C.甲、乙、丙D.丁、己、庚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图中从I到Ⅲ阶段①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②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④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13.从Ⅲ到Ⅳ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D.市场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若该城市规划合理,回答下列各题。
14.下列与图示甲、乙、丙各功能区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商业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B.商业区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C.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商业区D.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商业区15.若在本功能区规划方案中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A.中南半岛B.我国东南沿海C.印度半岛D.西欧地区城市交通问题是指道路交通中带有普遍性的、经常性的和周期性的一种无效而有害的状态,据统计大城市70%污染都来自城市交通。
下图反映了城市车速与污染程度的关系。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6.有关污染程度与车速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污染程度与车速呈正相关 B.污染程度与车速呈负相关C.车速适中时耗能最少 D.车速中等时车流量最小17.根据图示,减轻交通污染的主要措施是A.推广新能源汽车B.鼓励公交出行C.合理规划城市路网D.车辆限速行驶18.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
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
图为埃及略图。
读下图,完成下题。
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A.平衡地区发展B.分散开罗人口C.提升国家形象D.吸引国家投资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据此完成下题。
19.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①半陷地下一一地热丰富,地温高B.②房屋高架一一风暴海啸潮多发C.③墙厚窗小一一炎热干燥,光照强D.④顶尖坡陡一一光照资源丰富20.关于②传统民居建筑所在地自然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亚寒带针叶林广布 B.冬暖夏凉 C.河流稀少 D.多旱涝灾害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
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A.发达便利的交通线B.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C.充足的剩余劳动力D.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22.与一般郊区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A.种类 B.成本 C.新鲜度D.品质23.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A.完善了服务功能B.扩展了地域范围C.推动城市化进程D.改变土地利用类型24.下列不属于促进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A.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 B.拥有发达的铁路网C.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势平坦 D.能源矿产丰富25.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二、综合题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指出,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按照每年0.8个百分点的增速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以上,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
材料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下图为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扩展。
(2)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3)根据图文资料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滨海新区是天津市重点发展的地区之一。
但近年来,滨海新区面临比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当地政府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中新生态城。
下图是天津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
(1)与重庆相比,说明天津市发展的优势条件。
(2)分析滨海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水问题”。
(3)说明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的建设对提升天津中心城市功能的作用。
28.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判断③④分布代表什么功能区。
(2)判断a、b、c、d四区域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哪个,并说明原因。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选择最合适的选址并说明原因。
(4)根据该城市近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断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1.C2.D3.A4.A5.D6.C7.B8.B9.C10.B11.C12.C13.D14.B15.D16.C17.D18.B 19.C20.D21.B22.D23.A24.D25.D26.(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大地域(2)城市化起步早;前期和中期发展速度快;后期发展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3)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1980年以前城市化水平较低,此后快速提高;城市发展不合理。
问题:绿地面积缩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耕地减少。
27.(1)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东临渤海,西靠首都北京,地理位置优越;以天津港为依托,形成以海运为中心的现代运输网络;地处京津唐地区,临近辽中南地区,产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附近煤、铁、石油、海洋资源丰富。
(2)滨海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且集中,季节分配不均,而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淡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工农业生产排放大量污染物,污染水体,水质下降。
(3)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滨海新区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营造自然、绿色的环境,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满足人们对宜居居环境的需求。
28.(1)③—工业区,④—文化区。
(2)d;靠近文化区,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上游,污染小。
(3)乙;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
(4)该市目前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小;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大;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
30年后该城市处于老龄化阶段;劳动力出现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较重,社会储蓄和消费行为改变,社会需求不旺,影响该城市的经济增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