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图 1 “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 1 ~ 3 题。
1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3 .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
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是()
A.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答5--7题。
图2
5.符合图2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6.引发图2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 ( )
A.西欧
B.北美
C.大洋洲
D.拉丁美洲
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4回答9--10题
图4
9.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C.c曲线D.d曲线10.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A.住宅区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图5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完成11---12题。
1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1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13.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D.③<①<②1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 )
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
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D.大城市经济发展
15、下列关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都有其相应的服务范围,且范围大小固定不变
B、城市的服务对象只来自服务范围之内
C、相邻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相邻城市的服务范围有可能发生交叉和重叠
16.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 )
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18.既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又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的( ) A.美国 B.新西兰C.澳大利亚D.阿根廷
1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20.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 )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④国家政策的调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6中阴影为某农作物分布区。
据此回答21~23题。
21.该农作物是 ( )
A.油菜 B.水稻 C.亚麻 D.玉米
22.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科技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 D.机械化水平低
23.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
24.下列关于大牧场放牧业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分布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B. 从农业分类看属于粗放农业
C. 美国和阿根廷的牧羊业地位重要
D.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
下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5-26题。
25、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科技
B、地形
C、气候
D、市场
26、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015 -2016年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考题(卷)
高一级地理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二、综合题(共四题,48分)
1.如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请说明原因(4分)。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4分)。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6分)。
2.读“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_气候区,__________资源丰富。
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_____________在地区和______________地区。
(3)本地区__________稠密,__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 (3分)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16分)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回答问题。
(16分)
(1)A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这里有大面积的
___________气候区,适宜经营___________业。
(2)B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种植的作物主要
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
______。
(3)C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它是随着___________
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的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其区位选择
的主要因素是和。
答案
一,选择题
AADDD CCDDC CBBBD CCCAA BAADDB
二综合题
1(1)文教住宅
(2)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
(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
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2.(1)东亚东南亚南亚(2)季风水河流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3)人口劳动力
(4)精耕细作,但耕种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制约(5)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3.(1)畜牧和灌溉农业区温带大陆性畜牧
(2)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
(3)乳畜业城市市场市场饲料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