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各类题型特点及其解题方法:一、单向辨析题这种辨析题的特点是,题目所给的观点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
它可分为:(一)观点完全正确型例如: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结果。
这就是一个观点完全正确的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方法是:(1)指出观点的正确或科学性。
(2)说明理由。
(3)作出结论。
(二)观点完全错误型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方法:(1)首先指出观点的不科学之处。
(2)说明理由和原因。
(3)提出正确的观点。
下面我们就以2001年高考政治(广东、河南卷)第37题为例加以说明。
背景:有位老人节衣缩食13年,用节省下来的数万元资助了的多名贫困学生,其中包括十名大学生。
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受助学生只是心安理得地收受老人的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仅从不露面,甚至连一份感谢或问候的信都不写。
辨题:没有回报的道德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解题步骤:第一步:指出题目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
不能仅仅从是否有回报来评价道德活动的意义。
”(辨)第二步:说明理由和原因。
道德活动是通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来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是评价道德活动意义的前提和基础。
”(析)第三步:紧扣题目分析,提出正确的观点。
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老人的行为虽然没有得到回报,但也是有意义的,其精神值得赞扬;有的受助者不思报答,既没有尊重他人,也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其行为应受到谴责。
”(总结)二、正误混合型辨析题这种类型的辨析题有三种形式:①命题内容总体上正确,但其中包含有错误或不合理的因素。
②命题内容总体上错误,但其中包含有合理的因素。
例如:国家就是运用强制力量为社会谋福利的。
③命题的前提正确,但结论却错误;或前提错误,但结论正确。
这类正误混合型辨析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并且能分别说明理由。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就要培养辨证的思维方法。
解题方法:第一步:指出题目中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
第二步:指出题目中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观点。
第三步:总结。
例2: (05江苏)背景材料: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多项第一。
辨题: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人能够改造自然,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无所不能。
答案:(1)自然界是客观的,人们在尊重自然客观性的前提下,能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造福。
青藏铁路的建成与通车,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造福的具体表现。
(正确部分)(2)主观能动性的发扌车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人们正确发扌车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青藏铁路的建修,离不开筑路大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其建修也必须遵循相应规律,否则不会有青藏铁路的建成与通车。
(不正确部分)(3)由此可见,题中观点认为人能够改造自然是正确的,但认为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无所不能则是错误的。
(总结)三、绝对化、惟一化类型的辨析题这类辨析题把结论成立的条件(因素)之一,当作了全部条件,认为只要具备了题目所给的这一条件(因素),结论就能成立。
既没有考虑到题目所给的条件只是结论能成立的要素之一,又没有考虑到即使题目所给的条件要起作用,条件本身也必须在一定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例如:只要解放思想,就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步骤:第一步:先肯定正确的成分,并且说明理由。
如果还需要条件的,必须讲明条件。
第二步:补充结论要成立的其他条件。
第三步:总结。
例题解析:(07深圳一模)公民上书,是近几年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频繁出现的一种现象:五位法学教授上书全国人大,启动对收容遣送制疫实施状况的特别调查;广东律师上书全国人大呼吁城乡“同命同价”;广东省律师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法学硕士上书铁道部长呼吁2007年春运停止车票涨价等。
辨题:公民“上书”是公民表达诉求的唯一有效渠道。
(1)公民“上书”,是公民表达诉求,行使公民监督权的有效渠道之一。
(肯定正确)这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依法治国。
(理由)(2)但公民除了“上书”表达诉求的渠道之外,还可以通过信访举报制度,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新闻媒体等舆论监督制度,通过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
(其他条件)(3)所以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总结)四、条件不完全型辨析题这类辨析题通常由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前提是结论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命题通常认为,结论要成立必须要有这个前提,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错。
命题存在的问题是条件的不完全,没有看到结论要成立还需其他条件。
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步骤为:第一步:肯定命题的正确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二步:补充其他因素和条件。
第三步:作出结论。
例:(07郑裕彤中学模拟)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与政府权威紧密相联,所以,只要做到依法行政,就能树立政府权威。
答案:①政府的依法行政的程度与政府权威紧密相连。
政府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行使权力,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同时政府的权威也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相反,如果政府缺乏依法行政的意识,在执法的过程中破坏了法律法规的权威,政府的权威便难以维护。
(肯定正确性)②政府的权威,不仅要通过依法行政,还要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道德形象,政府履行职责的效果等树立起来的。
要树立政府的权威,最根本的就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补充其他)。
③综上所述,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总结)。
以上就是在以往的政治高考中常出现的辨析题类型,也是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经常遇见的辨析题类型。
要做好辨析题,除了需要我们在平时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求我们掌握辨析题的各种类型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做到熟能生巧。
(五)、残缺型辨析题这类辨析题通常由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前提是结论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命题通常认为,结论要成立必须要有这个前提,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错。
命题存在的问题是条件的残缺,没有看到结论要成立还需其他条件。
例如:要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就要进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这个命题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进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少取”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即存在残缺,要增加农民收入,还要多予”放活。
这类辨析题的解题步骤为:第一步:肯定命题的正确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二步:补充其他因素和条件。
第三步:作出结论。
例5:“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飞行,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向深空探测迈出第一步,也推动中国空间技术领域实现多项突破。
如首次采用大角度机械扫描天线、首次使用紫外月球敏感器、首次设计出卫星奔月轨道等。
辨题:人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就可以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
答案要点:上述观点是片面的。
(1分)(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
在实际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案和行动步骤等。
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表现。
这是题目的合理性。
(4分)(2)但是,人们要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还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表现。
(4分)(3 )人们要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还必须付诸于实践,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科学家不断验证、反复实践的结果。
(2分)评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理由不全型辨析题。
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以及发展农业的途径等。
题中观点肯定了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但是仅靠此,农业生产实际上还处在粗放型经营阶段,因此,农业要较快发展,一定要走集约型经营之路,也就是说必须依靠科技,走优质、高产、高效之路。
同时,还要联系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观点来进行分析,从而使回答既有理论,又能做到与时俱进。
这就要求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应该全面,不能以片概全,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六)、设置情景型:即试题创设新的情景,在新情景下作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这种类型辨析题在形式上有创新之处,在辨题前面加上一段背景材料,目的是为考生解答提供一个思维的切入点,不至于考生漫天撒网,击不中要害。
解答这种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辨题的辨眼,结合背景材料,对题中观点进行分析说明之。
例6:(08广东梅州二模)(11分)背景材料:有人认为,要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是政府要践行服务行政”的理念,政府所提供的服务必须是公民真正需要的服务,而不是政府想提供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
辨题:我国政府的职能就是为我国公民服务。
参考答案:(1)就政府的职能而言,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管理和服务,(2分)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践行“服务行政”的理念,加强服务,而且要加强管理职能。
认为我国政府的职能就是为我国公民服务是片面的。
(3分)(2)就政府的性质来说,我国政府是我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分)其职能还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所以说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3分)(3)题目的说法忽视了政府的阶级属性。
(1分)解题要领:解答辨析题,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万能的方法,但不等于没有规律可循,也不等于没有基本原则可遵。
解答辨析的基本原则是三步曲,即辨、析、结。
一、“辨”要简明准确。
(审题)具体要求:1)找出中心。
先弄清楚题目是要问什么,是要考我们什么考点。
2)把握好关键词。
对它仔细进行推敲,弄清它的真实含义,在此基础上说明为什么正确的?为什么是不正确的?3)明确辨析点。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辨析题的突出特点是正误混杂,合理成分和不合理成分并存。
这样,通过确定辨析点,即可把原来较为复杂的、多层次的问题分解为结构简单、层次单一的具体问题,实际上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为下一步组织答案创造了有利条件。
例1(1997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是由全体人民直接行使的。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通过审题,可以确定该题有三个辨析点: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我国的国家权力是由人民直接行使的。
③(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例2是1998全国高考政治试题。
通过审题,可以确定该题有两个辨析点:①国家大幅度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有利于搞活企业。
②(国家大幅度降低存贷款利率),会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