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教学调研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汉来年,汉室倾tuí(),群雄并起,人才辈出。
其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忠臣的楷模,可谓家喻户晓。
然而他早年隐居隆中时,也有过路踌躇()()满志却不被人认可的经历,直到刘备三顾茅庐,二人不谋而合,诸葛亮这才出山辅助。
从此君臣二人默qì()合作,刘军实力火火增强。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小题2】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才辈出B.家喻户晓C.三顾茅庐D.不谋而合二、选择题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博大精深的《虹楼梦》,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内容之丰厚、思想之深邃、艺水之精妙,不是轻易能够领会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第一回的这首诗,作者对知音的期待,对后世每一个读者的诱息。
翻开《红楼梦》吧!走进那个奇妙的艺术世界,你一定会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
A.不但也都既是 / 就B.不仅而且 / 不是而是就C.不仅也都既是也是 /D.不但而且因此 / 更是将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武亦姝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与陈更、李宜幸、张淼淼强强PK,以317分获得攻擂资格,最后战胜彭敏,成为冠军。
B.初三学生要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取决于平时在学习上是否刻苦努力,是否做到了倾尽权力,无愧于心。
C.网络购物之所以让那么多的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D.杭州举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时将加强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杭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恰当的一项是()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刻画了宋江、吴用、林冲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B.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又叫“春闱”,属于国家级考试,由乡试考上的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会试第一名为解元。
C.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例,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筹。
D.《刘姥姥进大观园》选明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豪奢、腐朽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没落进行了侧面批判。
三、诗歌鉴赏四、填空题6. 填空《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的人是①____,大闹忠义堂的人是②_____,大闹飞云浦的人是③______。
五、名著阅读7. 请在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
(任务一)《世说新语》的第六门是《雅量》篇,雅量指宽宏的气量。
魏晋时代讲究名士风度,宽容、平和、见喜不喜、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这才不失名士风流。
请选择下面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他的故事说说体现了其怎样的“雅量”。
A.谢安(小儿破贼)B.嵇康(广陵散绝)C.王羲之(东床快婿)(小助手)人物后括号内的成语来自于该人物在《雅量》篇中的相关故事。
(任务二)《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说自己的作品是一本“孤愤”之书。
这种“愤”既有对社会的批判,对世人的规劝,也有对真情的渴望……请选择下面篇目中的一个,结合具体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孤愤”之心。
A.《叶生》(叶生-秀才,丁乘鹤-县令)B.《王六郎》(王六郎-溺死鬼,许某-渔夫)C.《画皮》(王生-书生,陈氏-书生妻子,无名女郎-厉鬼)(小助手)篇名后括号内的内容是该篇主要人物的身份。
我选做任务(填序号),选(填人名或篇名),。
六、现代文阅读8. 道行马宝山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于先生一辈子村多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
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
于先生是不救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搞乡里乡亲。
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
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
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
他那走势、坐样、食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性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皮无赖样儿啊。
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摸纵。
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洱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
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个个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喷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
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儿。
皮桃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鼓家什走南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愕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皮挑儿嘿嘿一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不是。
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的,也不是学的,要看有没有悟性。
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小镇人叹息: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里去啦。
四村八乡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ㄦ喽。
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的表演:散发、梳头、挽髻、簪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
观看的人无不喷赞叹,拍手叫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
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先生还要胜一筹。
有人问皮桃儿:“你有这般手段,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皮挑儿说:“那时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争人家的名头,夺人家的饭碗啊。
”“那你现在就不怕了?”皮挑儿说:“现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个名分,也不需要拿这手艺糊口,可我还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儿度日子啊。
”人们无不称道:皮挑儿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
他是怎么学的皮影戏?又是怎样练就的一手功夫?不仅外人不知道,就连于先生也毫无觉察。
大家再也不叫他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
(文章有删改)【小题1】小说末尾写道“大家再也不叫他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大家对他前后称呼变化的原因。
【小题2】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皮挑儿嘿嘿一笑”“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评析两个“嘿一笑”的不同意蕴)(2)“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儿。
”(揣摩加点词语“竟然”的内涵)【小题3】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
【小题4】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结合全文,简述理由。
9. (材料一)截至2月24日,2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派出4900余名中医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慢郎中”成“急先锋”,中医药在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深度介入诊疗全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指导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的效果,明确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核心作用,正是有效降低转重率,特别是在早期介入能显著降低轻症病人发展为重症病人的几率。
”实践证明,素有“岐黄之术”之称的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效果明确,绝不是天方夜谭,清肺排毒汤等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亮剑,充分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尤其是急症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
在3月6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表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注重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注重维护整体平衡,这使得中医药在应对那些病因不明确,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物的传染病时,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提供了不一样的防治策略。
(人民网2020年3月9日,有删改)(材料二)(《人民日报》2020年2月24日)(材料三)据外媒报道,在全世界被疫情笼罩的低沉氛围之下,中药“出海”突然被按下了加速键。
中国万里驰援,中医师和中医药列队其中,为海外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送去抗疫物资,也为他们送去了一颗“定心丸”。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学副教授邓勇表示,以往中医药在走出国门、进入欧美市场时面临严格的准入要求。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药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国外对中药的认识也开始改变,这很可能会成为中药走出国门的一个契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3月24日,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的图表解读不正确一项是()A.“清肺排毒汤”临床有效率极高,中医药治愈率得到临床验证。
B.大量中医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支援武汉,迅速开展救治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C.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轻症患者CT影像好转率、普通转重症比率和淋巴细胞百分数都提高了。
D.“临床研究显示”这一表述,说明所写的内容是经过科学研究和论证的,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度。
【小题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清肺排毒汤等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亮剑,充分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尤其是急症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
(“亮剑”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采访时2020年3月25日间采访方电话采访式【小题4】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最适合做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A.“慢郎中”成“急先锋”B.抗击新冠,中医药有用武之地?C.岐黄战疫魔,仁心抗新冠七、诗歌鉴赏10. 阅读下面古诗,根据提示或情境,完成相关题目。
喜雨杨万里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①青锦褥,云摩②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③更无瓶。
(注解)①畴:已耕种的田地②摩:碰撞、摩擦③甑:煮食用的陶制炊具。
第三联的“遥”“忽”二字富有情趣,请选择其中一个词,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八、课外阅读冥冥:高远渺茫。
【小题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雨麦于岐山之阳(___________)越三月(____________)三日乃止(_____________)吾以名吾亭(___________)【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共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②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小题3】经典美文,定要细细品读,批注阅读法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