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19世纪上半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A、法国B、美国C、荷兰D、英国2、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主要目的是﹙﹚A、换取茶叶、丝织品等物品B、打开中国大门C、扭转对华贸易D、腐蚀清朝官吏3、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是﹙﹚A、清王朝政治腐败B、清朝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C、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D、清朝闭关锁国4、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是()A.维护清朝统治 B.抵御外来侵略 C.发展资本主义 D.镇压农民运动5、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是()A.工人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6、洋务运动的口号不包括()A.“求富” B“自强” C“师夷长技” D“变法革新”7、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A.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B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C.《辛丑条约》的签订 D洋务派军事工业的破产8、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9、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10、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国支持清朝,反对沙皇独占新疆B、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主张C、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D、曾纪泽外交斗争的有力配合1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C.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的统治D.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2、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下列通商口岸位于今天西部大开发的是﹙﹚A、重庆B、沙市C、苏州D、杭州14、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攻占天津,进攻北京C、与清政府勾结,镇压太平天国D、攻占圆明园,掠夺金银珠宝15、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6、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A.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D.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17、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A.变法的目的不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不能得到广泛支持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顽固派的破坏C.变法不够彻底D.变法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1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共产党1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20、下列事件,发生在1912年的是()①中华民国成立②武昌起义③宣统帝下诏退位④中国同盟会成立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③④2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与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的权利D、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2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朝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2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B.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25、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A 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B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C 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D 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二、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共50分)26、通过政治手段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是近代列强侵华的重要方式之一。
观察下面三个平等条约签订的场面图一《南京条约》签订场面图二《马关条约》签订场面图三《辛丑条约》签订场面请回答:(16分)(1)请你将下列一系列条款结合图片进行归类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④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⑤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⑥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
(6分)(2)在这三个条约中,都有赔款的内容,请你结合条约说出具体的赔款金额。
(3分)(3)请结合三个条约,说一说,清政府是怎样一步步变成“洋人的朝廷”的。
(4分)(4)下列表情图中,哪一幅图最能表达你看到这些图片时的心情?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3分)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分)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
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主的思想文化。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4分)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4分)(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2分)(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2分)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 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两面大旗?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阵地分别是什么?(6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5分)29. 一百多年前,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分)材料一右图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材料二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外宣言书》材料三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
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2分)(2)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
(4分)(3)辛亥革命为“新纪元”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3分)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
(每个1分)1-5、DCAAB 6-10、DABDA 11-15、CDAAC 16-20、BBBAB 21-25、ADBCB二、材料解析题。
26、(1)图片一:③⑤;图片二:②④;图片三:①⑥。
(2)《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3)《南京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辛丑条约》使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5)愤怒或难过都可以。
愤怒的理由:对列强的无耻要求和野蛮的侵略本质表示愤怒。
难过:对清政府软弱无能,腐朽落后感觉到难过。
(言之有理即可)27、(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
(2)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
(3)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里,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解析】中国近代化是从经济方面入手(洋务运动),继而发展为政治领域(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再渗透至思想(新文化运动),这样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
明白了这些,再回答本题,就不难了。
28、略29、(1)状况:中国遭到列强疯狂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不足:不敢公开反帝。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条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