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10-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实验10-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调味料,不可少
调味品:辣椒、蒜、葱、花椒、胡椒、八角茴香、白酒等。
菜刀及菜板 食盐
泡菜罐 食糖
Step1:原料预处理
①将菜洗净并切成小块。②洗净泡菜坛,并加热水 洗内壁两次。
Step2:配制盐水
清水与盐按4:1的比例配制 好后煮沸冷却。
①盐的作用:调味,抑制微生物生长。 ②煮沸的目的:除去水中氧气,杀灭盐水中的细菌。 ③冷却:为了不影响乳酸菌的生命活动。
第三章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实验10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课题背景
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利 于贮存。在我国四川、东北、湖南、湖北、河南、广东、 广西等地民间均有自制泡菜的习惯。
四川泡菜: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
韩国泡菜:微酸偏辣,相传是从我国传入的,堪称韩 国“第一菜”。
亚硝酸盐—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和增色剂
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 g 时,会引起中毒,达3 g时会引起死亡。
光电比色法
亚硝酸钠标准显色液
测定原理:亚硝酸盐+显色剂(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紫红色。
(1)样品处理:泡菜25 g制匀浆过滤后用NaOH溶液调pH 至8.0→加硫酸锌溶液25 mL→加氢氧化钠溶液至产生白色 沉淀→水浴加热至60℃→过滤取滤液定容至500 mL。 (2)测定:10 mL样品溶液+4.5 mL氯化铵缓冲液+2.5 mL 60%乙酸溶液+5 mL显色剂→定容至25 mL→暗处静置25 min→用光程为1 cm的比色杯在550 nm处测定光密度值 (10 mL水作空白对照)。 (3)标准曲线的绘制:以亚硝酸钠质量为横坐标,以光密 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取样量(10mL滤 液的质量,kg)。
实验结果
1月4日(封坛前) 1月8日(第5天) 1月12日(第9天) 1月15日(第12天) 1月19日(第21天)
1号坛
0.15 0.60 0.20 0.10 0.10
2号坛
0.15 0.20 0.10 0.05 0.05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 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
(2)腌制过程加入的盐水量不能过满,否则会出现溢坛 现象,其原因是 萝卜会在盐水中发生渗透。失水现象
(3)发酵过程主要利用了乳酸菌和 假丝酵母 菌对萝卜中有
Step4:密封发酵
经常补水
腌制1周
用水封闭坛口:防止外界空气进入,为了保证坛内乳 酸菌的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泡菜发酵的三个阶段
发酵初期
发酵中期
菌种变化 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 乳酸菌数量达
酵母菌较为活跃
到高峰
发酵后期
乳酸菌数量 下降
发酵类型 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 同型乳酸发酵 同型乳酸发
的酒精发酵

认识乳酸菌
乳酸杆菌:28-32℃ 生物分类:原核生物(单细胞细菌) 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繁殖方式:二分裂 应 用:制作泡菜和酸奶
泡菜制作与乳酸发酵
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
原理: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 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实验1:泡菜的腌制
材料:白菜、洋白菜、黄瓜、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
发酵产物 乳酸、乙醇、醋酸和 乳酸
CO2
主要特点 咸而不酸、有生味 有香味且清香
乳酸
酸度过高, 风味不协调
乳酸菌和乳酸的含量变化
实验2 :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
比色计
比色杯
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 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 物,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
泡菜坛
Step3:加料入坛
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 坛沿深、盖子吻合好
特别注意:如果泡菜坛漏气会使需氧型微生物大量繁 殖,引起蔬菜腐烂。
将各种蔬菜、盐水、糖、白酒和调味品放入坛内(八 成满),混合均匀,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
加少量白酒有何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 剂,可增加醇香感。
有 温度
、 腌制时间 和 食盐用量 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
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
律是 乳酸菌数量增多,菌数量减少 ,
原因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例题:(2009·浙江高考)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 验。请回答:
(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 粉分解成 糊精 (填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 萄糖,这一过程可用 碘-碘化钾溶液 (填淀粉指示剂) 来检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 色。 第二步:用 酵母 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 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 是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强升高,。而可能 第三步引:起用爆裂 醋化醋杆 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
需要消耗 氧气。
(2)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
是 乳酸
,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
的定量测定可以用 光电比色 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
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 紫红 色
化合物。进行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
目的是
作为对照 。
例题:(2013·绍兴高二检测)萝卜干和泡菜是深受市场欢 迎的腌制食品,下图是一般的生产流程,据图回答下列有 关问题:
3号坛
0.15 0.80 0.60 0.20 0.20
特别注意: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多,后减少 (一般在腌制十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降到最低值)。
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腌制条件如何控制?
特别注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 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例题:(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
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 杀灭杂菌。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
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增加乳酸菌数量。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
行厌氧呼吸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 细胞质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