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合作社如何让参与市场案例分析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影响资源配置的一个关键因素,社会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根据价格信号来作出自己的生产和购买决策的,而价格的决定和变化则是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济学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谚语是:“如果想要让一只鹦鹉成为经济学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教它学会需求与供给这两个单词。
”当2013年双十一结束时,天猫与淘宝当天交易总额创纪录高达350.19亿。
从2009年开始,阿里集团都会在每年的11月11日举行大规模的消费者感恩回馈活动。
五年间,这一天从一个普通的日子逐渐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乃至全社会关注的年度盛事。
回顾历年双十一,其成交额呈几何级增长,2009年,淘宝在11月11日发起“品牌商品五折”活动,当天销售额1亿元;2010年同一天,销售额翻了9倍,增至9.36亿元;2011年,成交额飙升至52亿元;2012年,天猫与淘宝的双11购物狂欢节实现191亿成交额。
就在那一天,天猫双11购物狂欢节,超越美国2012年网络星期一创造的单日120亿元记录,成为全球最大购物狂欢节。
事实证实中国并不缺内需,只是缺乏刺激内需的手段。
当寒流、洪灾纷至沓来袭击北方和南方大部分地区时,全国超市的蔬菜价格都上涨了。
当中东爆发战争时,中国的汽油价格上升,大排量轿车的价格下降。
当国家发布调控房地产政策时,全国房地产的价格上涨的趋势渐缓。
这些事件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表现出了供给与需求的作用。
供给与需求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
它们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以及出售的价格。
如果你想知道,任何一种事件或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你就应该先考虑它将如何影响供给和需求。
供给与需求是价格理论乃至经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会需求与供给原理就等于找到了进入经济学殿堂的钥匙。
本项目主要是讨论供求如何决定价格,以及价格如何配置经济的稀缺资源。
【案例讨论:】2010年以来,各地大蒜、绿豆、玉米等农产品的价格不同寻常地上涨。
先是前两年几毛钱一斤的大蒜价格一路飙升,一年间狂涨了十多倍。
接踵而至的是绿豆,不到一年的时间,也曝出了“天价”,从上年同期的4元一斤飙升到12元一斤。
人们分别戏称大蒜、绿豆价格暴涨现象为“蒜你狠”、“豆你玩”。
农产品市场为何出现“蒜你狠”、“豆你玩”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有识之士认为其原因有三:一是因灾造成蔬菜、绿豆等产量减产,导致供求关系紧张;二是宣传绿豆包医百病的“养生专家”张悟本“炒高”了绿豆价格;三是一些投机资金流入农产品领域,人为炒作,囤居农产品所致。
人们的解释是否符合经济学原理?【原理的应用:为什么商家钟情于捆绑式销售?】案例解析:捆绑式销售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推崇,成为经常被利用的销售技巧。
楼房与车位捆绑销售,机票与饭店房间捆绑销售,手机与电话卡捆绑销售,洗衣机与洗衣粉捆绑销售。
能够进行捆绑销售的产品大都具有互补性,通过捆绑式销售既可以降低厂商的销售成本、达到品牌形象的相互提升,也能使消费者带来超值体验。
如荣事达集团与宝洁公司的利用产品的互补性进行捆绑式销售。
荣事达在销售洗衣机的时候赠送保洁公司的碧浪洗衣粉,并在宣传单上推荐碧浪,而碧浪洗衣粉的包装上打出荣事达洗衣机的字样,同时,保洁公司为荣事达做洗衣机与洗衣粉的影视演示广告。
洗衣机需要洗衣粉来配合,洗衣粉也离不开洗衣机的洗、涤,二者构成了互补。
消费者在购买洗衣机时,除了获得产品本身外,还另外获得高质量的必须的洗衣粉,为消费者节省了购买洗衣粉的额外开支;消费者在购买碧浪时,经过保洁公司潜移默化的推荐,也会对荣事达洗衣机更加信赖,从而产生购买欲。
替代品:指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同一种欲望。
如茶叶与咖啡、猪肉与牛羊肉替代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相反,价格降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例如:当猪肉的价格不变而鸡蛋的价格上升时,鸡蛋的需求量会减少,鸡蛋的替代品如猪肉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课堂讨论:胶片双雄——冰火两重天】柯达和富士都曾同为昔日胶片巨头,可如今的命运却冰火两重天。
柯达是拥有131年的百年老店,曾是如日中天的巨头,如今却面临破产的命运。
柯达创立于1880年,以先锋技术和创意营销而闻名。
到1976年,柯达在美国胶卷和相机销售中的占比已经分别达到90%和85%。
直到1990年代,柯达一直都是全球五大最有价值品牌之一。
柯达的收入和利润分别在1996年和1999年达到巅峰,分别为160亿和25亿美元。
瞬息万变的市场和飞速发展的科技使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挑战,柯达也不例外。
胶卷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让柯达在传统领域中的收益锐减。
数字成像技术的出现,照相技术逐渐告别底片和相纸,则给予柯达深重的打击。
当时几乎一统摄影江湖的柯达在人们心中是永不会倒的品牌,正是处于这种过分的自信,让柯达固步自封,不断错过与时俱进的机遇。
实际上,柯达公司进入数字行业并不晚,柯达于1975年开发了首款数码相机,在上个世纪90年代,柯达率先进入数字摄影领域,但他仍把主要精力放在传统胶卷生意上,这使得在数字影像大发展时期,这使得柯达的盈利越来越难。
到2009年开始亏损,2012年宣布破产。
柯达死于数码摄影的刀下,胶卷巨人“柯达”遭时代的抛弃。
富士公司早在1980年代就预见到数码时代的崛起,并制定了三管齐下的战略:尽可能多地从胶片业务抽离资金,为数码时代的转型做好准备,并开发新的业务。
富士公司一是利用胶片中的胶原质,生产抗氧化、抗衰老的化妆品;二是为液晶平板显示器开发了光学薄膜,在此行业中占100%的市场份额。
富士成功把握了新的策略,并生存下来,已经转型为一家盈利能力稳固的企业。
柯达公司和富士公司不同命运,让人们不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科技面前,没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科技会不断创造出新的替代品出现,人们要履霜坚冰至。
【案例2:莫言小说获奖效应】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此事件一出,无论是莫言本人还是莫言的作品都成为热门话题。
当天莫言获奖的话题在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上均名列首位,且关注度远超排名第二的话题,由此带来的经济效应不可小觑。
10月8日-10月14日统计的图书榜单销售数据显示,虽然只有短短三天,莫言作品仍强势挺进十强,两部上榜。
与火爆需求相反的现实是从网上到实体书店“缺货”声一片。
10月16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6册莫言小说正式上架,但数量仅8000套,其余仍在抢印中。
据悉,应对断货,电商方面已用预售方式来弥补。
另外,莫言获奖具有很大的新闻标题效应,可能会带动人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关注,促进文学图书的销量,另一方面也会鼓舞更多人从事文学创作。
案例分析: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会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产生影响,偏好程度越高,需求量越大;相反,偏好程度越低,需求量越小。
那么,消费者的偏好受什么因素影响?影响因素包括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示范效应、广告效应等等。
在某一时间的某一地区内,由于受到示范效应的影响,就可能引导一个消费群体的消费偏好,就会形成时尚性的市场需求状态;【原理应用:国家调控房地产政策】2011 年楼市调控的主旋律是“限购”。
所谓限购,即采用行政手段,通过产权登记方式对城市居民购房套数进行限制,从而达到限制购房需求,稳定房价的目的。
限购属于直接调控手段,直接控制需求,主要是投机购房需求。
从国务院接连颁布的“新国十条”, 到“新国五条”,再到“新国八条”, 政策出台频率越来越密集。
从扩大限购城市的范围看,由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数量越来越多;从限购城市已经出台的政策看,限购措施越来越严厉。
限购政策实施以来,导致这些城市的楼市价格上涨的速率逐渐下降。
分析:政府的经济政策政府会通过采取一些鼓励需求或抑制需求的政策来调节需求。
例如,政府提高存款利率会使储蓄增加,当前需求减少;而实行消费信贷制度则会鼓励消费,增加当前需求。
例1:补贴、贷款消费、降低利率等政策会刺激消费;若对奢侈品征税,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
【课堂讨论:吸烟有害健康,如何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呢?】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全世界现有11亿人在吸烟,目前我国吸烟现状更是不容乐观:烟民人数不断增加,已经超过4.5亿人,烟民平均年龄在降低,女烟民及青少年吸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那么,如何减少烟民的数量或烟草的需求呢?减少吸烟需求量的一种方法是提高香烟的价格。
按照需求定理,价格提高会引起吸烟者减少对香烟的消费,需求量在同一条香烟或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上从某一点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较少的一点。
另外的方法是价格不变,利用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充分利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可以降低香烟需求量的政策,这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减少烟草的需求量。
事实上,政府大都在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减少烟草的需求量,那为什么我国的烟民或烟草的需求量还在增加呢?分析其原因。
目前,大学生吸烟的状况也令人担忧,调查一下周围吸烟的同学,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对香烟的需求?【“案例导入”问题解析】农产品市场出现“蒜你狠”、“豆你玩”的现象,有识之士提出三个原因都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因灾造成蔬菜、绿豆等产量减产,导致供给减少;二是宣传绿豆包医百病影响了人们的偏好,引起需求增加;三是一些投机资金流入农产品领域,人为炒作,囤居农产品导致市场上供给减少,这些原因共同作用导致大蒜、绿豆价格在短期内上涨。
【案例分析:如何从供给的视角解决猪肉价格上涨的问题?】2011年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其主要原因是供给量减少。
什么原因导致供给量减少?专家分析:1.生猪价格长期低迷,养猪业受损严重,价格长期低迷,导致生猪存栏过少,生产能力锐减,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这是本轮猪价暴涨的根源所在。
2. 猪病高发,死亡率上升,养猪业损失惨重.去年冬天猪病高发,母猪产仔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养猪业因此损失惨重。
3. 生猪养殖成本上升,养猪比较效益下降.成本的大幅上涨是猪价上涨的另一重要推手。
(1)以玉米为主的饲料价格居高造成牲猪养殖成本上升。
(2)雇工费用的上涨推动了肉价上涨。
养殖成本上升,还体现在生猪饲养员工资上涨。
随着去年以来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使得劳务市场上劳务人员的工资也有了一定的提升,由去年1500元/月增加到今年2000元/月以上,包吃住,节假日工资还要翻番,雇佣相同数量的员工需要支付更多的劳务工资,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养猪户的生产成本,助长了猪肉价格的上升。
【问题解析】对发展规模养殖场或养猪龙头企业要在项目、税收、基地建设、信贷、用地、无害化处理、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养猪场予以扶持建设资金;对生猪养殖大户按饲养量和存栏、出栏的贡献大小,给予更多的补贴和奖励;重点扶持大型繁育场,提高母猪种群质量和提供优良仔猪的能力,以满足生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