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蕈蚊

蕈蚊


韭菜迟眼蕈蚊
• 韭菜迟眼蕈蚊,俗称韭蛆,是韭菜的的重要害虫, 该虫以幼虫群集在韭菜地下的嫩茎和鳞基上蛀食 为害,造成根基腐烂,叶片瘦弱、枯黄或萎蔫, 重者整株或整墩枯死。一般地块造成减产40%~ 60%,严重者绝产,严重影响韭菜产量和质量, 威胁着韭菜的生长。长期以来,菜农经常使用甲 胺磷、对硫磷、甲拌磷等高毒、剧毒农药防治该 害虫,导致农药污染严重,因食用农药严重污染 的韭菜,致使消费者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 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蕈蚊
• 体长6mm,体色黑色,触 角黑色,中胸背板密生黑 色长毛,腹部前节窄,中 间宽大,末节又变窄,翅 膀透明,前缘脉及亚前缘 脉黑色,脉纹粗,各脚腿 节黄褐色,后脚最长,中 后足胫节端部具2枚棘刺。 分布于中海拔山区,栖息 光亮的墙角。
眼蕈蚊
• 中文名称:眼蕈蚊 中文别名:尖眼蕈蚊 • 形态特征:小蕈蚊成虫淡褐色,体长4.5~6毫米,触角丝状, 16节;足的基节长而扁,胫节端有一对距,腹部9节。幼 虫灰白色,长筒形,老熟幼虫10~13毫米长,头部骨化为 黄色,眼及口器周围黑色;共12节。 • 为害作物:食用菌 • 为害症状:幼虫均有群居性,为害菌丝,并蛀食子实体。 有趋光性。大蕈蚊还常将子实体的菌褶吃成缺刻,被害菇 体易萎缩死亡或腐烂;其对菌丝的为害,多在培养料表面 咬食菌丝、菌膜,不深钻料面。较喜阴湿。小蕈蚊除具上 述特性外,还吐丝拉网,将菇蕾罩住,幼虫在网内为害, 被其丝网罩住的菇停止生长,渐干黄而死亡。
蕈蚊
蛙将军有害生物防治中心
蕈蚊
蕈蚊
• 体长8.5mm,翅长 8.3mm,体色褐色, 前胸背板黑色具毛绒, 中央至前胸缘片有T字 形的黄褐色斑,触角 黑色,基部处数节为 黄褐色,各脚黄褐色, 翅膀透明但翅端上方 具一灰褐色横带。
蕈蚊
• 体长4mm,前胸背板 黑色光滑,翅膀透明, 前后宽度相近,翅端 弧圆,各脚淡褐色, 胫节侧边具排刺,端 部各有2根细长的刺 (距)。本种也是小型的 蕈蚊,生活于低海拔 山区,栖息潮湿的矮 丛林,常见停栖野姜 花及孤婆芋叶面。
蕈蚊
• 小型、 头部及前胸背板黑 色,触角黑褐色,基部数 节淡褐色,腹部黑色,各 节间具白斑,翅膀黑色略 透明,各脚腿节、胫节都 很粗大米白色但后脚胫节 是黑色,跗节细长,1-2节 间具2根白色的芒刺。生 活于中海拔山区,多数的 蕈蚊为褐色,本种体色黑 色则较少见。
蕈蚊
• 体长4.5mm,体色黄 褐色,头部背面靠后 方有1枚黑斑,中胸背 板黑色,中央具1条不 明显的黄褐色线纹, 翅膀透明,各脚黄褐 色,腹部具黑色的环 纹。记录于中海拔山 区。
蕈蚊
• 体长5.2mm,胸部背板褐 色,中央有一条不明显的 淡褐色纵纹,侧缘具黑色 的毛丛,翅膀灰褐色透明, 前缘下方有一条明显的横 脉,各脉黑褐色,各脚细 长,中后足胫节端部各有 一长一短的棘刺,跗节细 长有5节,端部内弯。本 种分布于低海拔山区,夜 晚会趋光。
蕈蚊
• 体长5.5mm,体型细瘦, 翅型宽长,头部黑褐色, 触角基节黄色余黑色,头 胸间具颈,前中胸背板隆 突黄褐色,中央有2条稀 疏的短毛排列呈纵线,棒 锤基部周围黑色,腹部黑 色,各腹节具灰白色的环 纹,中后足基节长,各脚 细长,胫节端部有一短刺。 本种分布于中海拔山区, 出现住家附近寻找食物。
异形眼蕈蚊

生姜贮藏期的主要害虫是异形眼蕈蚊,幼虫俗称姜蛆,该 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姜块以顶端幼嫩部分(俗称姜奶头) 受害为主,生姜受害后常引起腐烂,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 造成极大的影响。防治措施如下: 清理姜窖,做好药物处理 生姜人窖前几天,要将原姜窖内的旧姜、碎屑、铺垫物等 所有东西全部清理出来,打扫干净,上5厘米厚的细沙, 用气雾杀虫剂和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将姜窖均匀喷一 遍。如果姜窖内有上年的存姜,也要用杀虫剂把原存姜均 匀喷施一遍,但尽量避免两年的姜相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