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也不断显现。
目前,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向好的因素仍在增长,但是,也要清醒看到,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稳定的局面,目前正在经受强烈冲击,同时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国家安全、安全环境、居安思危、和平友好、周边环境
《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当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国泰民安,没有太多的威胁。
然而,我国的周边环境安全仍然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周边安全环境是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将时有显现,并对中国国家安全提出复杂的新挑战。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周边围绕着为数众多的邻国,而有些邻国又往往对中国并不友好,有的甚至虎视眈眈。
中国周边的人文环境也非常复杂,这里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文化宗教差异巨大。
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面临如此复杂、严峻的地缘政治环境。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有利因素仍然在增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台海”形势趋于稳定,两岸和平合作势头加速发展,来自东南沿海方向的战略压力得到缓解,中国为维护“核心利益”所进行的国防投入和军力部署,有可能转向其他方向和考虑更长远的发展;二是中俄关系和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双边和多边合作不断深化,尤其在能源和军事领域的交流合作,对中国加强综合国力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促进了中国北部和西部边陲的稳定。
三是中国与东盟关系进一步加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双方的经济关系将更为密切,政治合作也具有更坚实的基础。
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推进,而且也有利于维护东南亚地区和平发展大局。
但是,也要清醒看到,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稳定的局面,目前正在经受强烈冲击,同时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特别是今年以来,周边突发事件明显增多,来得突然也相对集中。
这些事件多数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凸现,但有些也与国际形势的变化相关。
这些问题都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威胁。
首先,去年发生的钓鱼岛屿事件,使中日两国的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使中日争端升级,影响中国的周边环境安全。
中日之间在东海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中国主张大陆架原则,而日本主张中间线原则,邓小平曾经说过“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多年来中日两国还相安无事。
但今年中国渔民事件导致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的争执升级,美国更是声称钓鱼岛海域属于美日安保条约的框架内,公然力挺日本。
钓鱼岛绝非几个荒岛那么简单:一是钓鱼列岛所处东海海域蕴藏著十分丰富的海底石油资源,周围海域石油储量可达30-70亿吨,且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二是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列岛在中国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
于日本和中国而言,都具有极重要的军事意义。
该列岛可以为日本利用、作为日再次侵略台湾的桥梁或前进基地;也可以成为我保卫国家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
三是随着《联合国海洋公约》的签订,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确立,使日本企图占领岛屿从而获取岛屿拥有的海洋区域,如果钓鱼岛归属日本,则日本将多拥有17万平方公里的领海,进而与中国分划东海大陆架,并攫取东中国海油气资源的一半!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现在实际占领钓鱼岛,如果钓鱼岛主权问题久拖不决,对中国不利。
然后,我国周边环境面临的又一安全问题是朝鲜半岛危机。
朝鲜半岛介于中、俄、日三大国之间,从陆地和海洋方向面对着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等多个战略地区,是中国东北部地区的战略屏障,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多年来,北朝鲜一直秘密研制核武器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也直接威胁到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中国历来坚决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力主通过六方会谈来解决问题,但收效甚微,朝鲜仍然一意孤行。
近来朝鲜半岛战争一触即发,形势十分危急,即使近期不发生战争,但朝鲜独裁政权垮台和朝鲜半岛统一是迟早的事情,都将直接影响东北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剧变,对中国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中印边境争端依然是我国周边环境安全的一大隐患。
中印关系虽已正常化,但并未建立相互信任,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始终是不确定因素,加之印巴纷争尚未根本消除,中国西南边陲不可掉以轻心。
近年来,中印关系明显改善,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
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今年以来在边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这些现象都不是好兆头。
印度现在不仅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而且在海空军力量上也丝毫不逊于中国,其实施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决不能小觑。
西南边陲过去曾一度是中国维护周边安全的重点,现在的情势也不容乐观,加强中印边境地区战场建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无疑需要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第四,南海诸岛问题也一直威胁到我国的环境安全。
南海诸岛包括南沙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二战后,日本将其占领的南海诸岛交还国民党政府。
但由于南海油气资源丰富,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实际占领了很多岛屿,并在那里开采石油。
以南沙群岛为例,南沙群岛位于我国南海南部,是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但目前多数被他国非法侵占,其中越南是非法占有我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有28个之多,而中国只控制9个岛屿。
这些国家联合美国、日本、法国等,已经在南海拥有油气钻井1000多口,严重触及到我国的基本国家利益。
最后,台湾局势的不和谐因素和中亚局势的动荡也威胁到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因为,台湾一旦由民进党执政,问题就很有可能复杂化,台海问题也涉及到中国的核心利益。
另外,中亚地区局势动荡,而且中国新疆紧邻中亚,该地区局势的紧张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中国新疆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甚至威胁到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综上所诉,我国面临着许多严峻的环境安全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些问题,为解决这些严峻的问题做好准备。
我们应该一方面加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加强军事装备,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与邻国和平友好的相处,改善外交关系,来解决这些严峻的安全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