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变色龙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变色龙教案

2014—2015上学期语文组汇报课教学设计
授课课题:《变色龙》
授课教师:黄德芳
授课年级:九年级
授课班级:168班
授课时间:2014年11月25日
《变色龙》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沉静、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听读课文,通过填表的形式来分析主人公“变”的特点。

2、、结合文中相关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变色龙”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

1、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2、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默读法、讨论法、点评法、引导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本文是一篇小说,重点应该放在人物形象地分析以及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上,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得出结论,教师只需稍加引导。

此外,基础知识的教学仍是重要的教学
内容不容忽视。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义。

筛 shāi 逮 dǎi 崽 zǎi 盛满 chéng 醋栗 lì
畜生 chù乞丐 qǐ魁梧 kuí戳 chuō无赖 lài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错误到使人无法理解、不值一提的程度。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聪明灵活。

恐吓: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按自己的意愿直接行动。

(二)通过相关问题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感知。

1、本文主要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2、奥楚蔑洛夫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字进行概括吗?
二、跳读课文,按要求填表,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思考: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时一共改判了几次?他对狗和赫
留金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他不断变化的依据是什么?(请在跳读的同时在文中勾画出
表现主人公态度变化的语句并标注上序号,完成下表。


你这混蛋不要把你的那
2、概括人物性格。

思考:除了“变”这个特点外,奥楚蔑洛夫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请用以下格式“这
明确:
透过奥楚蔑洛夫“变色”的表面,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卑鄙,丑陋的内心,对贵族老爷,他极力讨好,奉承献媚,而对于平民百姓,却是横加欺凌。

“看风使舵、媚上欺下”这八个字构成了这个人物性格的基本特点。

三、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领悟主旨
1、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

(提示学生可以通过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句子来进行分析)
2、归纳主旨。

明确:
奥楚蔑洛夫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

当时正是沙皇俄国专制统治最黑暗、最反动、最腐朽的时期。

奥警官要在这种黑暗、腐朽的社会里得以生存,采用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生存方式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

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四、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思考:作为一篇讽刺小说,它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哪里?
明确:
1.夸张。

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本文也是如此。

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

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

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对比。

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的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五、布置作业。

续写课文内容。

(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300字左右。


七、教学反思:
小说的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人物形象分析上不够深入;教学时有意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没有养成让学生做笔记的习惯;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可将填表的环节换成另一种形式。

教学中一些细节问题有待改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