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硼肥知识

硼肥知识

硼肥知识
硼是作物所必地面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

双子叶植物的含硼量一般比单子叶植物高。

据分析单子叶植物含硼 2 —11 毫克/ 千克,双子叶植物含硼8 —95 毫克/ 千克。

双子叶植物又以豆科及十字花科作物含硼量最高。

作物不同器官的含硼量也有差异,小麦叶中含硼量较高,比茎要高 4 —9 倍,穗的含硼量介于茎叶之间,籽粒中含硼量较低。

作物中含用一定量的硼,有时仍能表现出缺硼症状,主要是因为硼在作物体内再利用、再分配的能力差。

硼不是作物体的组成成分,在作物体内没有发现硼的有机化合物,但它对作物的某些生理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转。

植物体内含硼量适宜,能改善作物各器官的有机物供应,作物生长正常,提高结实率和坐果率(果树),硼对授精过程有特殊的作用,硼在花中的分布以柱头和子房含量最多,能刺激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授精得以顺利进行。

作物缺硼则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不能形成。

因此,缺硼作物突出的表现是“花而不实”。

硼能调节体内有机酸的形成和运转。

作物缺硼时有机酸在根中积累,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和伸长受到抑制,发生木栓化,引起根部坏死。

对施硼肥敏感的作物有豆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如油菜等),可能和它们体内含硼量高有关。

此外,还有甜菜、麻类、果等果树。

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不如上述作物对硼敏感,但在缺硼时施硼仍有明显效果。

(一)土壤中硼的状况自然界广泛存在着硼,动物、植物残体、降雨、矿物等都是土壤中硼素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矿物。

所以,土壤中硼的含量与成土母质有关,深积岩发育的土壤以火成岩发育的土壤含硼多,干旱地区的土壤多于湿润地区的土壤,沿海地区多于内陆地区。

同一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含硼也有一定差异。

质地愈砂的土壤含硼愈低。

另外,土壤中有效硼的含量也受到土壤酸碱度、耕作制度、栽培管理、气候及生态条件等的影响。

根据作物对土壤中硼的利用情况,土壤中硼的形态可分为三种:即水溶态硼、酸溶态硼及全硼。

能被作物利用的有效硼主要是水溶态硼及酸溶态硼。

全硼主要是存在于电气石中的硼,不容易溶解,不能被作物所利用,是有效硼的主体,约占全硼含量的6% 。

酸溶态硼包括在酸溶液中溶解度高的硼酸盐及一些溶解度低的硼酸盐,虽然含量低但也能为作物根系所利用。

硼的有效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自然界中保持着一定的动态平衡。

难溶的含硼矿物逐渐释放出硼,供硼迟缓是有效硼的贮物。

引起土壤中有效硼下降的因素有:
1 、pH 土壤硼的有效性随土壤酸碱反应而变化,以pH5 —7 时硼的有效性最高,pH5 以下或7 以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在湖北济春、监利等地五年试验,每公顷基施硼砂 3.75—15 千克,增产油菜籽225 —375 千克,增产率15% —25% 。

孝感试验点测定,喷施硼肥菜籽的脂肪含量从13.73%(对照)提高到41.94% 。

湖北天门县16 个喷硼试验,喷两次的平均公顷产皮棉1341 千克,喷等量清水的每公顷产1149
千克,每666.7 平方米增产皮棉192 千克,增产率16.7% 。

主要是喷硼减少了蕾铃脱落,增加了桃数,提高了铃重和衣分。

东北地区在土壤有效硼<0.2 毫克/ 千克时小麦发生不实症,每公顷用硼酸450 克喷雾,每穗不孕粒从9.6 粒降到0.8 粒。

柑橘、苹果等果树喷硼可提高坐果率。

辽宁金县用0.3% 硼砂溶液对苹果喷雾,坐果率提高23.2% —24.9% 。

土壤缺硼临界值与硼中毒含量值非常接近,施用硼肥必须注意,不可过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