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大学建筑系馆分析2

湖南大学建筑系馆分析2


走道是离教室最近的空间, 它除了要满足交通疏散的要求, 还应该为师生 提供一定的交往空间。有的学生
是很愿意在课间时能够就近找一个 比较安静的地方独处、休憩、交谈,
因此,在拓宽整个走道的同时,有
意识地在合适的地方挑出一些阳台 或是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例如靠 近庭院、共享空间或是走道的尽端 布置一些座椅,这样既提供了学生 休憩、交流的空间,不被过往的人 所影响,同时又有助于走道的采光。
建筑群总平面图
建筑系馆基地
建筑系馆总平面图
体块分析
设计运用了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对立方体的切割和复合处理可以强化 建筑系馆的形象特征,借助穿插的形体、变化的光影、流动的影像来塑造多维 空间。
减法运用突出 主入口
减法使建筑里 面丰富
体块分析——复合界面
把普通的硬质界面通过建筑形 体的处理, 使面具有体的某些 特征, 并结合周围的软质界面,
设计师魏春雨希望建筑本身是一个营造氛围的场所, 它是儒雅的,适宜的,为人提供各种活动的场所和环境, 而且是真实的。于是在设计时,让建筑的美更多地来源于 自然,使其跟土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强调出一种心 灵的归属感。
湖南大学总平面图

——建筑学院
主干道
建筑学院
法学院
主干道人流量大
主入口
法学院 建筑学院
谢谢观赏
建筑设计理念
湖南大学地处岳麓山风景区,为迎合满山的香樟、红 枫及红土所沉淀出的独特的湖湘气质,设计师选择棕黄色 调水刷石作外墙材料,且尝试以湘江中的石子作为材料, 用水刷石这种传统工艺做系馆的外墙,并确定了棕黄色基 调,同时将楼前铺地亦作水刷石,使建筑与大地浑然一体。 同时使建筑表皮具有某种粗糙感,建筑与大地紧密相依, 就像从红土地中生长出来的一样。
建筑系馆各分部设计——水刷石
为什么不采用石材,素混凝土,面砖,涂料?
1.不同的色泽与质感:源于维特鲁威的“坚固”之说,校内有香樟与红枫, 树皮具有很粗糙的质感, 外墙采用水刷石,正是对周围环境肌理的一种 反应, 广场铺地也采用水刷石,真正做到建筑与大地结合,仿佛建筑从 土地中突然生长出来一样。 2.反映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最后选择棕黄色调水刷石,正是基于这种湘 江、红枫与土地的红色情节,系馆建成后,与柳士英先生40年代设计的 红砖北楼相得益彰,没有一般新建筑的刺眼轻浮,而是安静地融于校园 之中。
1.水平流线
流线特点
入口大厅旁另设 人流聚散空间, 既避免了与报告 厅人流的交叉, 合理聚散人流, 又为首层的开放 展览厅做了开与 合的合理过渡。
五层平面图
2.垂直流线
交通空间 使用空间 开放空间
交通空间
使用空间
剖面
建筑系馆各分部设计——墙
墙可以承载光影, 通过墙 的阻隔、分割与围合, 可 以阻断外界的喧嚣与繁杂。 由于基地南北面宽不大, 而东西面相对较宽, 考虑 北向为学校主通路, 喧嚣 异常, 通过北面的整体实 墙可以构筑人为的心理及 视觉屏障, 同时营造一种 过渡场所由整体实墙面刻 意分离与界定, 中空部分 吸纳人流。
一层平面
一层二层主要是学术报告厅和展厅
教学办公用房
楼梯
教室
教学办公用房
卫生间 楼梯
二层平面
三层和四层主要湖南大学设计研究所
楼 梯
卫生 间 三层平面 楼梯
楼 梯
卫生 间 四层平面
楼梯
楼 梯
卫生间 五层平面
楼梯
流线分析
1.水平流线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流线分析
1.水平流线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流线分析
建筑系馆各分部设计——交流与场所
教学空间
专业教室 研究室 报告厅 模型制作 阅览……
建筑系馆各分部设计——交流与场所
非教学空间
门厅 中庭 边庭 联系走廊 屋顶花园
建筑系馆各分部设计——边庭与竹井
为避免简单的廊道空 间而创造更适合交流 的内部空间,边庭便 起到过渡内与外的作 用,巧借外景,聚散 人流,展厅与休闲交 流边庭融为一体,使 之成为立方体的呼吸 器。边庭之外形体凹 口恰好形成了一个天 井式的空间,种南竹 于其中,竹井和边庭 相映成趣,成为公共 空间的高潮,隐喻: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 无竹。
LOGO
湖南大学建筑系新馆
小组成员:刘 鹏 樊 亮 冯旭升 周传银 陈宝贵 原 超
建筑概况
工程名称:湖南大学建筑系馆 设计时间:2002—2003年 项目负责:魏春雨 建筑设计:魏春雨 宋明星 李煦 齐靖 建筑层数:地上5层 地下1层 建筑面积:5000㎡
结构体系:多层框架
建筑高度:22.90m
•为表达出立方体的沉稳,尝试以湘江中的石 子作为材料,体现了就地取材,与环境相结 合
建筑系馆面为面迎湘江的 主立面, 在空中庭院上配 以引桥, 南北贯穿, 花园中 植上桂花树, 形成视觉焦 点。在桥上行走, 重点在 于过程的感知, 强化了空 间序列, 达到心理舒缓的 目的。
共同改善建筑及其周边空间环
境。 新系馆东立面是比较典型的复 合界面处理,将三层以上部分 挖空,以下部分单独拉出形成 个体,这样就在面中建构7几 个层次,并结台竹井、廊桥、 桂花树等元素共同软化了这个 硬质界面。
功能分区
一层平面展厅和学术报告厅与门厅紧密结合
门厅
楼梯 中庭
展厅
学术报告厅 卫生 间
楼梯
不足
1、采光
2、通风(二层研究生教室)
3、人流疏散问题
经小组讨论一致认为: 1)、报告厅位置不是很明显 2)、报告厅没有直接对外出口 3)、在次入口位置报告厅人流易与楼梯人流造成拥堵
总结
平面布置
大的交往空间也就是“动”空间可以布置在楼内的最中心位 与之相对 照的其它 一些交往空间围绕其布置,并通过 行适当的划 分,再外圈为一些“静”空间 可以将“动” 空间设在低层,将“静”空间设在较高的层上,之 梯 等联系。 间通过楼梯、电 (如教室)等。从垂直方向布置上讲: 绿化、座椅、隔幽褪 置,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