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宣贯

{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宣贯

WTO/TBT的5个正当目标:国家安全、人身安全、动植物安全、 环境保护、防欺诈、诈骗要在国际贸易中设技术壁垒。
是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家贸易发展的手段。 c、 拥有标准者得天下
国际上: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 我国三大战略:标准化发展战略、专利发展战略、人才发展战 略。
(3)规范企业的管理

——规划计划应有操作性
——应有计划实施情况和完成情 况的有关记录。
——标准化规划计划最好在企业 总的规划计划中体现
d. 机构、职责
(§6.1、7.1、7.2、7.3)
I)机构 机构设置与生产、 经营管理相适应。
• 应有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的管理者 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
标准体现了管理原则中领导 作用的原则。
设置专兼职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 员
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单位要确 定负责标准化工作人员
标准化机构职责(7.2) 共11项
各部门职责(7.3)
管理机构和标准化人员的 设置,按机构形式(履行责任的 能力)可得到加分
e. 标准化人员 (6.2)
具备与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 标准化知识、工作技能。经过培 训取得资格
熟悉并能执行标准化法律法规 有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能力
f. 标准化培训 (6.3)
• 培训对象:各级管理者;专兼职 标准化人员;一般管理和操作员 工。
• 培训计划 • 培训内容:法律法规、标准化基
础、专业知识、应执行的标准。
• 培训要有记录
h. 企业标准的制定要求(第10章)
• 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 制定程序符合“三稿定标”
三、标准化相关术语和定义
1、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 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 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
2、标准化——对实际与潜在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供共同和重复使用, 以在预定的领域内获取最佳秩序和效益的活动。
3、企业标准化——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安装、交付 技术标准
包装、搬运、贮存 测量、检验和试
标志技术标准
验设备技术标准
技术基础标准
设 产 采 工 半 设 检 测包 安
服能 安职环 信
计 品 购 艺 成 备 验、 量 装、 装、 务 源 全 业 境 息
技 标 技 技 品 基 验 、搬 交
技技 技健技 技
术 准 术 术 技 础 收 检 运、 付
2、评价依据
• 法律法规 • 强制性标准 • 本系列标准以及相关标准:
GB/T13016、 GB/T13017
• 企业标准体系(补充)
3、确认评分标准——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 标准化工作要求
80分
第二部分 标准体系
220分
第三部分 标准的实施、监督
与持续改进
100分
• 加分项目: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使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执行,从人制变为法制
二、实施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的意义
a 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管理的协调性增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生产连续性和节奏性好 b 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c 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人、机、料、法、环 设计、采购、加工、装配、安装、销售、售后服务 原材料、外协配套件、原器件、半成品、成品 d 是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 上标准岗,用标准语,干标准活,交标准班 e 标准是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科研成果等的桥梁; f 是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途径; 减少库存、降低成本
——标准实施应有计划
——确保标准实施的资源,包括技术
准备
——严格按标准生产
——应及时进行标准实施问题的反馈
•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列入本企业标准体系的子体系应进行 定期检查
——检查应覆盖到企业各部门 ——实施、监督检查和改进应有标准规定
的相应记录 ——应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
六、评价与确认
1、评价形式 • 自我评价(内部评价) • 水平确认(外部评价、社会确认) • 二者结合
结构图形式——序列结构
GB/T 15497—2003 技术标准体系 图1
技术基础标准
设计技术标准
产品标准
采购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
环境技术标准
职业健康 技术标准
产品
(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服务)
半成品技术标准
设备、基础设施 工艺装备技术标准
安全技术标准 能源技术标准 服务技术标准
检验、验收和试验 方法技术标准
{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宣贯
目录
一、实施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的目的 二、实施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的意义 三、标准化相关术语和定义 四、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构成和要求 五、标准化良好企业要求 六、评价与确认 七、标准体系的内容
一、实施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的目的
1、满足法律法规对生产者的要求 2、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规范企业的管理


标标 术 设 收 验 贮 技


标技 标


准 准 标 施 和 和 存、 术


准术 准

准 和 、 试标 标

工 试 验志 准

艺 验 设技
装 方 备术
备 法 技标
技 技 术准
术术标
标标准
准准
GB/T 15497—2003 图2
(三)管理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管理基础标准
经设采生 质 设 测 包 安
• 取得证书 • 质量与认证标准相符 e、鼓励研制和采用先进标准 • 采标 • 严于上级标准 • 有推荐性标准的——主要技术项目设置 • 研究先进的企业标准 •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f、政府鼓励企业评选名牌产品
(2)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a、产品质量的要求是不断发展提高的 • 如服装:遮体、保暖——美观、新颖——舒适、无害。 • 欧共体出台染料有害物质限量等。 b、与国际接轨需要有统一的标准:一个标准,一次检验,全球接受。
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
• 标准应由法人代表或授权管理者批 准,并以一定形式公布
i.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ii.
(5.1,5.2,5.3)
• 组成
建立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 体,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 系相配套的标准体系
• 编制体系表
j. 标准的实施,监督检查和持续改

(第11章)
• 标准实施
——标准的实施应符合5条基本原则
• 结合汇总表(统计表),分析现有 标准与国际、国外和国内、行业的 差距和薄弱环节,今后主攻方向
• 与其他体系交叉情况和处理意见
五、标准化良好企业要求
建立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 按国家系列标准的要求,做到 : (1)良好的企业标准化管理 (2)健全的标准体系 (3)体系得到有效运行 (4)获得明显的业绩和效益
(1)良好的企业标准化管理
a. 有明确的标准化工作的方针、目标 和具体要求
b. 标准化工作有依据 c. 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化工作 d. 标准化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明确 e. 配备能胜任工作的标准化人员
a. 围绕企业的总方针应建立企业标 准化工作的方针和目标
标准化方针—标准化的宗旨和方向 标准化目标—标准化所追求的目的 • 方针是方向性的,纲领性的



职环 信


营 计 购 产 量 备 量 装 装、 务


业境 息


综、管管 管 与 、 、 交



健管 管


合开理理 理 基 检 搬 付



康理 理


管发标标 标 础 验 运 管



管标 标


理与准准 准 设 、 、 理



理准 准


标创
施试贮标



准新
管验存准



理管管

标理理

准标标

准准
GB/T 15498—2003 图1
(四)工作标准体系
工作标准
决策层工作标准
管理层工作标准
管理人员 通用工作标准
操作人员工作标准
操作人员 通用工作标准




决 策 者 工 作 标 准
层 人 员 工 作 标 准
中层 管理 人员 工作 标准
一般 管理 人员 工作 标准
特殊 过程 操作 人员 工作 标准
术术 术康术 术

标 标 术 设 和、 验 贮 技
标标 标技标 标

准 准 标 施 试 和 存、 术
准准 准术准 准
准 和 验 试标 标

工 方 验志 准

艺 法 设技
装 技 备术
备 术 技标
技 标 术准
术 准标



结构图形式——层次结构
GB/T 15497—2003 图2
编制说明内容
• 编制体系表的依据及要达到的目标 • 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差异及原因 • 与企业实际生产、服务的符合性
25分 产品有内控标准
25分 企业标准化管理机构的设置
25分 企业标准化工作获得表彰
25分
4、确认合格(程度)级别 A 级—320分370分以下 ——4级 AA级—370分400分以下 ——3级 AAA级—400分460分以下——2级 AAAA级—460分以上(含46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