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10年含乌头碱类植物中毒原因及解毒办法文献分析_陈芙蓉

近10年含乌头碱类植物中毒原因及解毒办法文献分析_陈芙蓉

来源、药物来源、中毒原因、药物剂型、临床表现、中毒预后情况及解救措施等各种因素。药物来源是引起药物中毒的重 要因素,而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用药过量是本类药 物 主 要 中 毒 原 因。因 此,注 意 这 几 方 面 将 有 助 于 有 效 控 制 和 减 少 中 毒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乌头碱; 中毒; 原因分析; 预防; 合理运用 DOI 标识: doi: 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2. 12. 077 中图分类号: R282. 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12) 12-3116-03
3. 6 药物中毒的预后情况 乌头碱类药物中毒预后情况见图 5,
中毒之后相当大比例的患者经过治疗后都痊愈,但死亡病例也占
有一定比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休克、心脏功能严重损
失等。
3. 7 中毒解救措施及药物 如图 6 所示,西医治疗是解救乌头碱
类药物中毒最主要的方法,其治愈率高达 97. 34% ,所用药物主
图 3 乌头碱类药物中毒原因分析图
3. 4 中毒药物剂型分析 如图 4 所示,在中毒的药物剂型中,汤 剂占的比例最大( 18. 58% ) ,因为我国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和医师 信任中药汤剂的疗效,故而大多数由医师开出处方,患者拿回家 自行煎煮,由于煎煮时间太短或患者服用时擅自加大药量,从而 引起中毒现象发生。其次是酒剂,中毒比例高达 14. 23% ,而生 品、散剂、外用、丸剂、食谱中毒比例相对较低。酒剂又名药酒,在 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载有“上古圣人作汤液”。 因药材产地的患者常采用民间自制药酒习惯治疗风湿类等疑难 疾病,如饮酒过 量 则 易 导 致 中 毒[2]。 因 而,谨 遵 医 嘱、延 长 煎 煮 时间、尽量避免用酒泡制等是改善本类药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重要 措施。
并且“症治大略发明”,阐述作者个人见解,如于浮沉迟数四脉之 治方于一体,实用于临床。此书编排新颖明了,注释简明,见解独
下,均列有“须知”一项,提出浮脉主表亦有主里的情况,沉脉主 到,便于掌握,是一部很好的脉学著作。
里亦有主表的情况,迟脉主寒亦有主热的情况,数脉主热亦有主 参考文献:
寒的情况,“症脉相参”,详细阐述辨证的要点,如“迟脉主热须 [1] 余瀛鳌,项长生,汪幼一,等. 汪文绮及其《杂症会心录》[J]. 安徽
知”中“迟脉主热之症”的辨证关键是“必当以便闭便赤者为据”,
中医学院学报,1982,3: 13.
近 10 年含乌头碱类植物中毒原因
及解毒办法文献分析
陈芙蓉,邹大江,闪仁龙,许直来,马兰花,梅之南,黄先菊*
(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 通过统计近十年中文数据库文献中 6936 例乌头碱类药物中毒案例的资料,探讨和分析了乌头属植物中毒的病例
学生.
因。因为乌头碱类药物中的双酯型生物碱有很强的毒性,酒精又
* 通讯作者简介: 黄先菊( 1972-) ,女( 汉族) ,湖北仙桃人,现任中南民族 能促进对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所以中毒的发生率很高。此外,药
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民族药物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工 物的用法不合理、煎煮时间不当、自杀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
②导泻: 洗胃彻底后经胃管注入 25% 的硫酸镁溶液 100 ml,促进 造条件,还可为其临床毒副作用解救提供理论依据。
毒质从肠道排出[3,9]。③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并鼓励患者多饮 水,增加尿液和稀释毒质在血液中的浓度,加速毒质排泄[3,9]。 3. 7. 2 心律失常的救治用药 ①阿托品[4,9]、利多卡因: 肌注阿
⑥与中药的配伍禁忌: 如乌头不能与半夏、贝母、瓜蒌、白蔹、 白及合用,否则就会引起中毒[3]。
⑦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很多患者依据民间经验,擅自使
托品 0. 5 ~ 1. 0 mg,根据病情可注射数次。如未见症状改善或出 用该类毒性药材,缺乏专业医师的指导,另有些患者不遵从医嘱,
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4]。轻度中毒 擅自加大药量或是缩短煎煮时间,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
·3117·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12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23 NO. 12
过程中,护士必须随时守护在患者床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3,9]。 以解毒[3]。所以,合理的配伍不仅能为本类药物的安全使用创
献,并对文献临床资料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毒药物来源是药物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仅草乌一种药材引起
2 研究方法
的中毒案例具有相当重的比例,达到了 31. 73% ,而川乌、附子、
分别对其病例来源、药物来源、中毒原因、药物剂型、临床表 雪上一枝蒿也有一定的比例。由此可知,控制中毒药物的来源是
减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中毒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收稿日期: 2012-05-31; 修订日期: 2012-09-20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No. 2012BAI27B06) 作者简介: 陈芙蓉( 1989-) ,女( 土家族) ,湖北利川人,现为中南民族大学
3. 3 药物中毒原因分析 通过对中毒案例进行归类分析,得出药 物中毒的原因分析图( 如图 3) 。其中药物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 用药过量( 包括酒剂用药过量) 是引起药物中毒的两大主要原
属植物具体又分为牛扁亚属、乌头亚属、露蕊乌头亚属三大类。 3 结果与分析
在我国供药用的乌头属植物已达 76 种之多,著名的有附子、川 3. 1 病例来源 以文献报道或作者工作单位确定病例的临床来
乌、草乌、雪上一枝蒿、关白附等,其传统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祛 源,按医院所处的地区及性质进行分类。从病例的发生地来统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12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23 NO. 12
子业,尤喜为诗”,其著作除《脉学注释汇参证治》外,另有《杂症 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便于掌握,确实做到了“无误于当日后世业
本文拟利用维普、万方、CNKI 等中文数据库文献,选择病例 ( 约 38. 30% ) 。其他 25 个省份乌头类药物中毒的报道相对较
主诉明确、药学信息较全的 6936 例含乌头生物碱类药材中毒病 少,平均每省只占 1% 左右,呈散点分布。从病例来源分布图( 图
例的临床药学资料进行了统计,从各种角度探讨中毒原因,以期 1) 中可看出,这些高比例的省份绝大多数为南方省份,可能因为
作.
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3116·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23 NO. 12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12 期
图 1 临床病例来源分布图 图 2 乌头碱类药物中毒来源分布图
3. 5 临床中毒表现分析( 例) 乌头碱类药物的临床中毒主要表 现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损伤[3,4]( 见表 1) 。其
1 数据来源
查研究。
运用网上中文数据库资源———中国知网( CNKI) 、维普电子 3. 2 药物来源分析 根据搜集的文献,从 6936 例中毒案例中按
期刊、万方数据库等,以“附子”“草乌”“川乌”“雪上一枝蒿”“乌 草乌、川乌、附子、雪上一枝蒿和其他类进行分类统计,得出了乌
头碱”合并“中毒”为检索词,从 2001 ~ 2011 年共统计了 450 篇文 头碱类药物中毒的药物来源分布图( 如图 2) 。从图中可看出中
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有毒事故的发生,并对如何控制事故的发生 乌头碱类药物在南方盛产,且南方有食疗的传统,尤其是南方泡
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最后对这类药物中毒的解救措施和合理使用 酒治疗风湿的用药习惯易造成使用不当中毒,这些地区的民众对
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中药的安全性认识以及毒性药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进一步调
图 5 乌头碱类药物中毒预后情况
图 4 乌头碱类药物中毒剂型分析
图 6 药物中毒解救措施分布图( 括号内为治愈率)
通过文献归纳与整理,最常用的中、西医治疗等解救方法小 结如下。 3. 7. 1 清除胃内毒物 ①催吐: 中毒后应立即遵医嘱催吐洗胃, 洗胃越早,越彻底,抢救成功率越高。该法适用于仅有消化系统 症状的轻度中毒患者,一般口服温开水或 1∶ 5000 的高锰酸钾水 溶液,每次 200 ~ 400 ml,反复进 行,直 至 呕 出 的 洗 胃 液 清 亮 为 止[3,9]。第 1 次洗胃的灌入量不宜过大,以免驱毒物入肠,洗胃
中毒症状包括: ①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悸气短、心律失常、血压下 降、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5]、室性心动过速、心脏骤停 等。严重的心 律 失 常、心 动 过 速 会 引 起 死 亡[3]。 ② 神 经 系 统 症
状: 表现为头晕、头痛、精神恍惚、语言不清、视物不明、昏迷,口 舌、四肢及全身麻木,甚至呼吸衰竭等[5,6]。③消化系统症状: 流 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3,5]。心律失常及呼吸功 能衰竭[14]是其引起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要包括阿托品、利多卡因、胺碘酮、东莨菪碱、地塞米松等,同时,
尚需用到辅助治疗手段如催吐、洗胃、导泄、血压灌注、营养支持
等。而中西医疗法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且治愈率比西医高,使 用较多的中药有: 解毒药甘草、绿豆、生姜、蜂蜜[3,7 ~ 9]; 清热解毒
药有金银花、黄连、苦参等; 补益药人参、五味子、黄芪等; 现代制 剂有参麦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10]等。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总计
心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