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关键词]:中毒乌头碱心脏阿托品利内容摘要:[摘要]目的:分析 147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抢救要点。
方法:147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分为心脏损害组97例(a组)和无心脏损害组50例(b组),从临床表现、体征、并发症、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乌头碱中毒对心脏的损害特点和救治要点、并从中毒机制上总结其临床特征。
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和心脏损害引起的一系列改变,与性别、年龄无关。
救治要点是正确、合理、及时地使用阿托品和利多卡因,防治并发症。
心脏传导异常和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是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显著特征,也是最重要、最多见、的危险因素和救治重点,采取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同瓶静滴是最为合理、安全、有效的方法。
论文内容:. 1 引言在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附片等这些温里中草药及中成药虎力洒、师力散中均含有乌头碱(aconitum)。
中医认为这些药物有回阳救逆、温阳、散寒止痛功用。
我国药源丰富、民间有自服治病习惯,乌头碱中毒并不少见。
自1992年1月-2002年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人147例,其中有心脏损害的共97例。
本文将这9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心脏损害病例的50例作对照,从中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人的临床特点和救治要点。
2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急性乌头碱中毒147例,心脏损害组97例(a组),占66%。
主要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男性48例,女性49例,男女之比1:1。
年龄15岁-68岁,中位年龄46岁,以青壮年为主。
其中房室传导阻滞、束枝传导阻滞、不定型传导阻滞86例(88.7%),室性早搏38(39.2%)房性早搏19(19.6%)合併两种或两种以上传导异常的心电图改变者94例(97%)。
无心脏损害的病例50例(b组),占34%。
男性27例,女性23例,男女之比1:1。
年龄17-64岁,中位年龄45岁,仍以青壮年为主。
2.2病因 a、b两组共147例中有29例为自杀性服药,34例为误服,主要是外用药内服或者是乌头碱类药物煎煮时间过短所至。
84例为自服生草药治病中毒,多认为服用生草乌等乌头碱类生草药能强壮身体、止风湿痛、更有甚者认为能防治感冒。
全部病例中既往均无心脏病史。
2.3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对比例(%)症状、体征a组(n=97)b组(n=50) 恶心、呕吐61(62.9)36(72)多汗、流涎88(90.7)43(86)全身及口周麻木59(60.8)32(64)心悸、胸闷19(19.6)3(6)心动过缓93(95.8)47(94)痛温觉异常6(6.2)4(8)瞳孔缩小87(89.6)46(92)血压下降13(13.4)0(0)腹痛24(24.7)15(30) 2.4两组併发症对比见表2。
表 2 两组并发症对比例(%)并发症a组(n=97)b组(n=50) 肺水肿6(6.2)0(0)脑水肿2(2)0(0)心脏骤停1(1)0(0)肺部感染4(4.1)1(2)咽部感染16(16.4)9(18) 2.5 治疗原则及结果乌头碱中毒的治疗原则:一是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泄。
包括及时洗胃、导泻、利尿、稀释毒素等措施;二是进行毒理对抗。
主要是早期、足量、反复使用阿托品,使之迅速达到阿托品化并维持之;三是仔细进行心脏听诊、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一旦发现心律失常迅速给预处理。
四是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包括防治感染、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治疗肺水肿、脑水肿等并发症。
结果:147例全部治愈,未发现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