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之浇口设计分析解析

模具设计之浇口设计分析解析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结构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2)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了解塑料的成形性能 尽量避免或减少产生熔接痕 有利于型腔中气体的排出 防止型芯的变形和嵌件的位移 尽量采用较短的流程充满型腔,并校核流动比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2、主流道及分流道设计
1)主流道设计
主流道作用:连接注射机喷嘴与分流道或型腔 (单腔模)的进料通道。是熔料进入型腔最先 经过的部位。 设计要点:截面形状、锥度、孔径、长度、球 面R、圆角r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具体的设计要点:
主流道通常设计成圆锥形,锥角 = 2°~ 6° (一般取3°~ 6° ,对流动性较差的可取3°~ 6°)。内壁表面粗糙度一般为0.8 m 。 为防止主流道与喷嘴处溢料 R2= R1+(1~2)㎜ d2= d1+(0.5~1)㎜ h=3~5㎜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3)浇口的设计 浇口的作用(限制性浇口) 提高了塑料的流动性,有利于充型; 防止熔体的过度倒流; 成形后便于塑件与整个浇注系统的分离。
确定方法:
根据生产效率和制件的精度要求确定型腔
数目,然后定注射机。
先定注射机型号,根据注射机技术参数确
定型腔数目。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根据锁模力
Q A2 n P A1
注射机锁模力,N 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2
每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2
型腔内熔体的平均压力,MPa
3)流动比的校核
模具中各段料流通道及 各段模腔长度 流动距 离比
Li i 1 ti
模具中各段料流通道及各段模 腔的截面厚度
n
塑料的许用 流动比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例3.1
L1 L2 L3 2 L4 L5 t1 t2 t3 t4 t5
第 3章
复习
问题: 1、完整的注射过程包括那几个阶段? 2、注射成型有哪些特点? 3、哪些塑料材料适宜注射成型?
第3章 单分型面注射模
本章重点:
1、单分型面注射模的设计方法(包括:分型面
选择、浇注系统设计、成型零部件设计、推出机构 设计及标准模架的选择)
2、典型的单分型面注射模结构
本章难点:
读懂注射模具结构图
非平衡式排布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2、分型面的选择 1)分型面(动定模的结合处) 作用: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 2)形式
平面
斜面
阶梯面
曲面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3)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①分型面要取在塑件的最大截面处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②有利于塑件脱模
(a)不利于塑件脱模
§3.1 单分型面注射模概述
单分型面注射模工作过程、结构和组成
单分型面注射模结构
§3.1 单分型面注射模概述
型腔
单 分 型 面 注 射 模 的 组 成
成形零部件
型芯 镶件 主流道
浇注系统
分流道 浇口 冷料穴
导向机构
推出装置
温度调节和排气系统
结构零部件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1、型腔数目和分布 1)型腔数目的确定
分流道的设计要点
制品的体积和壁厚,分流道的截面厚度要大于制品的壁厚。 成型树脂的流动性,对于含有玻璃纤维等流动性较差的树脂, 流道截面要大一些。 流道方向改变的拐角处, 应适当设置冷料穴。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使塑件和浇道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的几何 中心与锁模力的中心重合。 保证熔体迅速而均匀地充满型腔 分流道的尺寸尽可能短,尽可能小 要便于加工及刀具的选择 每一级流道要比下一级流道大10~20% (D=d×10~20%)
根据注射量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g 浇注系统的质量,g
0.8G m2 n m1
单个塑件的质量,g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2)型腔的分布
单型腔模具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型腔一般在模具中心
塑件在定模 塑件在动模 塑件分别在动、定模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多型腔模具型腔的分布
平衡式排布
(b)利于塑件脱模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③要满足塑件的精度要求(比如同心度、同轴度、
平行度等等 )
(a)不利于满 足同轴度要求
(b)有利于满 足同轴度要求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④有利于满足塑件外观要求
不合理
合理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⑤尽量减少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⑥有利于模具的排气
作业
材料:ABS 批量:大批大量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1、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浇注系统:模具中由注射机喷嘴到型腔之间的
进料通道。
作用:使熔体均匀充满型腔,并使注射压力有
效地传送到型腔的各个部位,以获得形状完整、 质量优良的塑件。浇注系统的设计是否适当, 直接影响成形品的外观、物性、尺寸精度和成 形周期。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1)浇注系统的组成: 主流道:连接注射机喷嘴与分流道或型腔(单 腔模)的进料通道。 分流道:介于主流道和浇口之间的流道,使熔 料平稳地转向并均衡分配给各型腔(多腔 模)。 浇口:分流道与型腔之间最狭窄的部分,使熔 体流速产生加速度,以利于迅速充满型腔, 同时可防止过度倒流,在成型后凝料与塑件 易分离。 冷料穴:储存前锋冷料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浇口套
R2= R1+(1~2)㎜ d2= d1+(0.5~1)㎜ h=3~5㎜ r=1~3㎜ L≤60㎜ H:小型模具为8~10㎜ 大型模具为10~15㎜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浇口套的固定形式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2)分流道设计
作用:改变熔体流向,使其以平稳的流态均衡地分
配到各个型腔。
分流道的形状与尺寸
b 0.2564 m 4 L
h 2 b 3
L=1~2.5倍的大端直径,一般取8~30㎜ α=5°~10 °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Ra值1.25~2.5 m ,一般取1.6 m 分流道与浇口的连接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