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馥郁凝心聚力 滋养团队意识

馥郁凝心聚力 滋养团队意识

馥郁凝心聚力滋养团队意识
为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具有创新意识、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我校以“一个思想”、“四种精神”来要求教师,即:爱生育人的教育思想,忠于事业的奉献精神,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团结奋进的协作精神,勤奋踏实的实干精神。

为此我校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教科研领导小组”、“书法教育领导小组”、“校本培训小组”等。

由教务处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各类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同行互动、自主自律、研训一体”,促教师共同成长,并在培训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强化团队意识。

充分调动了学校教学骨干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并培养了教师团结协助的品质和顾全大局的精神,强化了“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团队意识。

一、凝心聚力,有的放矢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而打造一个有凝聚力的教师队伍,关键在于校长,校长要勤于学习,多读书,率先垂范。

一校之长要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培育什么样的氛围,执行什么样的制度,树立什么样的威信,描绘什么样的远景。

只有“心底无私,心底有思,胸怀大度,知人善用,更新理念”的校长,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深感:教育工作是大有作为的,贯穿其中的思想工作是永远需要的,它往往起着“润物细无声”的
作用。

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无论是管理还是经营都要通过人来把事情做好,因此关键是要用好人,真正做到“用其长,修其短,尊其人”,才能有的放矢,知人善任,使每个教师都能各尽其能,各显其才。

我认为,校长在用人时,应该用“心”,用“好心”,用“细心”,校长的细心能捕捉到更多契机,也就会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不论做什么事情,靠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大家的智慧和才华凝聚起来,把群众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倡导者;是学校办学目标的思考者和推动者;是学校内部氛围的营造者。

所以就出现了“有什么样校长,就有什么样学校”的评判取向,校长的个人素质和魅力也将会左右教师凝集力的持续时间。

二、和谐团结,坚持不懈
领导班子的和谐团结是教师凝聚力的指南,是引导,是方向,只要领导班子想得高、站得正、行得公,教师的凝聚力就能形成。

我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的。

首先,构建共同远景。

远景是校长与班子成员共同建立起来的、融学校发展目标与个人目标于一体的、是班子成员
们努力要追求的目标。

学校领导班子在一起,经过多次论证、协商、研究,理出了学校的发展思路:要借助一小条件优越的优势,把学校发展壮大起来。

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把办学目标定位为:“学生有特长、教师有个性、学校有品位”。

其次,校长要善于搞好班子和谐团结。

家和万事兴,为达到此目的,就要注意取信于班子成员,要让班子成员觉得你品德上是高尚的,跟你干事心里是塌实的。

要对班子成员大度,胸襟坦荡。

俗话说的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之长,则人才遍地,以短剔人,则孤家寡人”。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能全才,因此就要做到小事勤沟通,大事多商量,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既尊重班子成员不同的优势和个性,也要有原则的容忍其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真诚的加以引导和提醒,让班子成员感觉出你的诚心和对其的关心。

只有这样班子才能成为一体,群众才能尊重班子成员,对班子成员产生信赖,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也就水到而渠成,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畅通的执行力。

几年来,我们学校领导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子成员之间在政治上成了志同道合的同志,在思想上成了肝胆相照的知己,在工作上成了密切配合的同事,在生活上成了互相关心的挚友,从而有力地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师德为尚,合作为贵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够遇到两个“贵人”,那么这个人离成功就不远了!是哪两个贵人呢?一是在求学阶段,如果能够碰到一位影响你终生的老师,那么这个老师就是你的第一个贵人;二是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如果能够碰到一位欣赏你、尊重你、鼓励你的领导或者同事,那么这个领导或者同事就是你的第二个贵人。

为此,我常对老师们说:让教师们一起努力去做孩子们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做为校长,我经常提醒自己要做老师心中的第二个贵人。

学校一定要有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浓厚的研究之风。

广泛的阅读,深入的思考,可以便教师以更广阔的视野,深入分析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教育现象、教育关系,从而更准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读书活动,学校构建学习化校园,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促进教师发展,引领教师生命成长。

鼓励教师真诚相处,倡导融合共生的教师文化。

“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变为大家的共识,并落实在实践中。

学校政治、业务学习同样重引领,少灌输;重沟通,少命令;重文化熏陶,少空话套话,和老师品味优美的哲理散文、领略教育前沿的风采、聆听一线教师的教育感受、分享孩子眼中的世界,开展读书沙龙交流、教师论坛、专家讲座等活动,努力创建开放和沟通、包容和欣赏的氛围,促进教师自由全面地发展。

团队士气是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拿破仑曾说过:“一支军队的实力四分之三靠的是士气”。

将这句话的含义延伸到现代教育管理,为团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对团队的业绩非常重要。

所以,我在管理中,要始终关注教师士气的高低,以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要采取措施让教师的行为与团队的目标一致。

如果团队成员赞同,拥护团队目标,并认为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在目标中有所体现,教师的士气就会高涨。

二是工作利益分配要合理。

每位教师进行工作都与利益有关系--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有在公平、合理、同工同酬和论功行赏的情形下教师们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士气才会高昂。

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让教师对工作产生兴趣。

教师对工作热爱、充满兴趣,士气就高,因此,一校之长应该根据教师的智力、能力、才能、兴趣以及教学特长来安排工作,把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

四是实行民主管理。

团队内部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团队的管理层的领导方式对教师的积极性影响很大。

管理层作风民主、广开言路、乐于接纳意见、办事公道、遇事能与大家商量、善于体谅和关怀下属,这时士气就会非常高昂。

而独断专行、压抑成员想法和意见的管理者就会降低团队成员的士气。

五是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

团队内人际关系和谐、互相赞许、认同、信任、体谅,这时凝聚力就会很强。

六是要进行良好的
沟通。

管理层和下属之间、下属之间、同事之间的沟通如果受阻,就会使教师团队成员出现不满的情绪。

四、情感体验,拼搏前进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我校确立了“以德育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及社会小实践活动为特色”的办学思想,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实践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为此,我们学校开展书法教育和社会小实践活动,拓展素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让双休日、节假日更加丰富多彩。

学校不占用《新课标》规定的授课时间,利用双休日或长假举办一系列社会小实践主题活动,如春节期间“小小书法家”赠春联活动;最近开展的“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小市民”宣传活动;“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志愿者实践活动。

让家长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每位队少先队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虚心地去学习,认真地去观察,用心地去思考,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育效果,所表现出的良好的精神面貌也深得老师们的好评。

实践期间,学校领导班子亲自带队,确保
了每一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

每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学有收获,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时的绝对安全。

要求学生须遵守纪律,服从学校统一安排,确保社会实践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开展,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物,加强自我服务管理意识,培养生活自理能力,锻炼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加强对学生生活常规的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总之,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团队,校长要全面看人,合理用人,科学管理人,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优化组合,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营造一个相互提携、相互支持、相互宽容、相互学习的文化氛围。

只有如此,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才能产生积极的和思想共鸣,学校才能面对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形成柔性、合作、共享和宽容的管理机制,才能大大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如今,太和一小有一个“开拓进取,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班子团队,有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教师队伍,办学水平日趋提高,教育质量名列前茅,受到家长的信赖、社会的赞誉。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让一小品牌经久不衰,使一小教育之花永开不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