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险费率的市场化背景下财险公司的发展战略

车险费率的市场化背景下财险公司的发展战略

车险费率的市场化背景下财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在2014 年2 月召开的全国财产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中,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当前产险业“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实际上自2012 年3 月保监会发布标志着车险费率市场化再次启动的《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之后,财险公司的发展策略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

车险的市场份额占到了整个财险行业的60%—70%,是财险产业的重中之重,车险费率的市场化打破了原有的统一费率制度,给财险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各财险公司想要在新的机遇中脱颖而出,认真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一、财险公司分类不同类型的财险公司适用的发展策略是不同的,在进行分析之前,对中国财险市场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有必要的。

学术界对中国财险市场的分类大体有两种标准:一种是以总保费收入为依据的总量标准,如:沈力、谢志刚将中国2012 年保费收入在500 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财险公司称为大型财险公司,以下的均称为中小型财险公司;另一种是以市场份额为依据的比例标准,如:徐景峰、廖朴认为,市场份额高于10%的为大型财险公司,5%—10%之间的为中型,5%以下的为小型。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见表1。

2013 年中国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保费收入情况,不管按照哪种标准,可以划分为大型财险公司的只有三家,分别为人保股份、平安财和太保财。

为了便于分析,将这 3 家之外的其他财险公司统称为中小型财险公司。

【表1】二、不同类型财险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保险作为风险分散与集中的特殊行业,其核心竞争力与一般的生产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保险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屏障,面临着较为特殊的风险状况,抗击风险的能力是保险公司最为重要的竞争力之一;消费者为了确保自己财产的安全性,对于保险公司的整体实力非常关心,品牌是比较容易受到关注的因素之一;任何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市场能力也是需要重点分析的因素。

所以对于财险公司的优劣势分析,以下主要从品牌效应、市场能力和风险能力三个方面展开。

(一)品牌效应中国财险市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中国的消费者对于保险存在着较大偏见,在购买保险产品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品牌优势的大型保险公司。

品牌优势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大型财险公司在形象宣传上有更多的资金和实力。

但这并不说明中小型财险公司在品牌建立上没有任何优势,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建立很多是依靠主要股东在某一地区或领域的影响力,这有利于其在局部地区或领域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

以2012 年成立的鑫安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前五大股东分别是一汽财务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股东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注册地长春)和行业性(汽车领域),便于其在某一小的领域或地区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

(二)市场能力大型财险公司占据着更多的市场份额,有更强的市场控制能力,但他们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着缺陷。

首先,中小型财险公司存在着灵活性优势。

由于组织层级少,中小型财险公司对市场反应更为灵敏,实施新举措的前期准备工作少,灵活性强,当某项产品市场趋于饱和后,退出壁垒小,能更好地避免市场衰退期的风险。

另外,中小型财险公司在专业化供给上存在着优势。

大型的财险公司由于规模的原因,对于少数人的特殊需求难以或者不愿意及时照顾,但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有更多人产生异于常规保险产品的需求,中小型财险公司可以针对某些特殊的消费群体,满足他们的消费偏好。

(三)风险能力一般而言,中小型财险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要弱于大型财险公司,这些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和法律风险。

中小型财险公司融资渠道匮乏,总资本金少,发生风险时及时弥补资金缺口的困难大;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质,由盲目扩张导致的破产可能性大;难以吸引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对风险认识不足,应对风险的能力差;很多中小型财险公司成立时间短,操作经验少,操作风险明显;刚成立的中小型财险公司主要股东专业技术的欠缺和对保险盈利模式认识的不足,容易导致经营风险。

三、不同类型财险公司的机会与威胁分析保险一直被人们誉为金融领域的“朝阳行业”,但发展却一直落后于同属于金融领域中银行、证券等行业。

费率的逐步放开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此外,信息技术环境优化、车险需求的增大和潜在进入者的加入也是财险公司在策略分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费率的逐步放开统一化的费率标准是以几家大型公司的数据为依据的,中小型保险公司难以参与到行业规则的制定中,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比如依据《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对于注册资本为 2 亿元的财险公司想要在注册地以外的地区申请一家省级分公司,注册资本须增加2000 万元以上,这就限制了很多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发展。

费率的放开使得中小型财险公司有了自己选择费率的机会,但目前有自己费率的中小型财险公司为数甚少。

在费率完全达到市场化之前,中小型财险公司会进一步加快抢占市场份额的步伐,大型财险公司也会有跟进的措施,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财险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所以费率放开对各财险公司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信息技术环境优化就像电销模式的成功是以手机技术革命为背景一样,每次创新的成功必须有技术上的支持做保障,最近由电商技术革命引起广泛关注的网销模式是各财险公司需要重视的发力点。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3 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18 亿,手机网购人数达到了1.44 亿,比2012年增长了160.2%。

实际上中国在2000 年就有保险公司尝试网销,但直到2010 年,国内保险的网销市场总值仅为77.6 亿元,而2010 年到2012 年的2年中,该数值增长到了347.6 亿元,增长了4.48 倍,这无疑是和信息技术环境优化有关的。

2013 年9 月由阿里巴巴、中国平安、腾讯联手设立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成立,他们显然是发现了这块蛋糕。

(三)车险需求的增大和潜在进入者的加入中国财险市场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车险保费收入增长率近3 年处于15%左右,且不断有新公司加入到财险市场。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 年底,中国共有财险公司65 家,且每年都有新的财险公司成立,成为财险行业有力的竞争者,如2013 年9 月31 日成立的众安在线,在其成立的3 个月时间内,销售额达到了1274.67 万元。

另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外资的进入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因素,有经验的外资保险公司必将使得财险市场形势更加严峻。

图 1 为车险保费收入增长率及新成立财险公司数增长率。

【图1】四、各财险公司SWOT 分析虽然各财险公司在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上大同小异,但在优势和劣势上却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各自应对费率市场化的举措也必然会有差异。

以下采用SWOT 分析法对各财险公司战略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一)大型财险公司应采取的策略1. 利用信息优势,科学厘定市场化费率,抓紧完善基础建设。

科学的费率是保险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费率的放开给各财险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寻找适合自己的费率。

大型财险公司成立时间长,行业数据的积累丰富,在以大数定律为基础的费率制定上占了先机;新费率的制定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前期费用,大型财险公司在财力和实力上更为有利;大型财险公司抗风险能力强,能够应对新费率试用阶段产生的风险。

基于以上分析,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大型财险公司如果能抓住机遇,抓紧完善基础建设,对于其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2. 加大创新力度,加强品牌优势。

目前中国的保险公司创新能力较低,保险市场存在着大量的重复产品,以前的竞争靠的大多是价格的挤压,这不仅大大的削弱了自己的利润空间,也使得整个保险市场不断恶化,形成了恶性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的创新不是仅仅停留在产品上的创新,而是贯穿于包括产品宣传、设计、营销、理赔在内的整个环节的创新,无论是在产品开发、营销渠道、还是提供服务、经营模式及新科技的应用上,只要其中的一项有所突破,都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3. 转变经营模式,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以电销、网销为例,电销于2003 年被用于寿险,被车险市场广泛关注却是在2007 年。

截止到2013 年年底,在中国车险市场具备电销资格的公司为19 家,相较于电销模式起步较早的美国而言,中国车险的电销市场还具备很大潜力。

同时网络车险营销模式的发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网络车险营销需要更少的人力资源,虽然在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进行技术开发和平台搭建,但是其不需中介渠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信息技术环境的优化使得市场环境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管理层必须转变思想,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发现新的盈利点。

(二)中小型财险公司应采取的策略1. 保险服务的精细化。

随着费率市场的逐步放开,财险公司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中小型财险公司如果继续按照大型财险公司的意愿实施压低价格的策略,无异于自取灭亡。

费率放开之后,中小型财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市场的细分,例如,可以根据险种进行细分,在盗抢险、玻璃单独险、车身划痕险等方面进行专业化细分。

通过对市场的专业化细分,可以把自己的优势资源集中于某个细小的领域,将劣势转化为相对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

差异化产品易于谋求更高的价格,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更愿意支付较高的费用,这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丰厚的获利空间。

2. 放弃追随战略,建立理性发展导向。

靠拉取保单、增加保费来达到竞争目的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财险承保周期短,赔付量大,其利润来源于适合于自己的“优质客户”,一味的拉取保单不仅难以获利,还会因不了解客户而导致破产。

在费率统一的时代,各财险公司只要按照规定好的费率开展业务就可以了,费率市场化之后,各财险公司必然会寻找适合自己的费率。

中小型财险公司厘定费率及设计保单的难度要比大型财险公司大,且由于自身规模和资本的限制,难以对各个方面考虑周全,同时保险行业十分依赖于数据的准确有效性,因此中小型财险公司必须出奇制胜,建立理性发展导向,改变竞争策略,开辟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

3. 加强成本控制,精细管理,实行成本领先战略。

财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会使得费率水平向更低的方向发展,各财险公司要想取得超额利润,只能在压低成本上着手。

中小型财险公司不具备大型财险公司的规模经济优势,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做好成本控制。

相关主题